?

淺析《生之舞》的創作手法分析

2016-08-15 08:15李吉興
人間 2016年22期
關鍵詞:大調蒙古族手法

李吉興

(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淺析《生之舞》的創作手法分析

李吉興

(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當代風格化作品成為主流,蒙古族風格鋼琴作品,是傳承蒙古族藝術文化的重要環節。鋼琴以其寬廣的音域、收放自如的音響效果等原因被作曲家喜愛,它能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內心情感與所思所想,并且是最理想的多聲樂器?!渡琛纷鳛槊晒抛屣L格的‘新音樂',對其創作手法及結構分析和對其創作思想與藝術風格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實際意義,對于我們學習者積累創作素材,提高作曲技術具有很大的理論指導作用。對于弘揚蒙古族音樂文化推動蒙古族音樂創作的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生之舞》;色彩和聲;音列;蒙古族風格

一、作者簡介及作品創作背景

(一)作者簡介。

賀希格圖(溫澤)1967年生人,蒙古族作曲家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學院博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大學音樂聯盟理事。曾榮獲內蒙古自治區“薩日納”獎“五個一工程”獎作品《生之舞》于2007年在上海之春“圣卡羅杯”全國鋼琴作品大賽中獲入圍獎。

(二)作品創作背景。

《生之舞》是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賀希格圖于2007年創作的一首優秀鋼琴作品。作品運用了色彩化的和聲及創新的音列等西方創作手法,并加入蒙古族風格化特點,表現了大地復蘇、萬物生機盎然的音樂形象。全曲為三部性曲式結構,變奏的創作手法貫穿始終。

二、音樂創作手法及結構分析

(一)主題材料。

這首鋼琴的主題材料運用的非常集中精細,一共包含三個主題材料,其中第一個音樂主題材料中,創作了一個蒙古族短調兒歌的音樂主題,用現代的創作技法將五聲性羽調式的五級音降低半音,使原來具有很濃厚傳統民族風格的音樂主題有了新的藝術形象。

譜例1:

第二個音樂主題材料中,運用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發源于科爾沁的安代舞中《奔波來》的節奏動機。節奏動機在第二主題中用八度音程進行的左手伴奏方式,表現出具有舞動性,樂觀性,輕巧且有靈性的效果。

譜例2:

第二主題的旋律用降五音的音塊加上具有科爾沁安代舞的舞蹈性節奏,表現了大自然萬物復蘇,生氣盎然的音樂形象。

譜例3:

第三個主題是在第一個主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音型加密變化發展而來的。運用移調的發展手法將降E大調的主題移到下行小三度的C大調上在回到降E大調再移到上行大三度的G大調上(G大調是C的屬調)最后回到以降E大調為主的主題上。體現了作者創作手法的高超和思維的縝密性。

(二)調式調性。

20世紀末期的80年代開始,中國作曲家進行音列 泛音列的研究與應用,也有很多作曲家對傳統的五聲性調式音階進行變形改造的試探,這部作品就是將民族五聲調式進行改音試探。將主題1的主旋律中D音降低,與和聲織體中還原D進行組合,形成的完整的主題。這部作品運用的是雙調性的形式來表達作品的。在A部主題3的織體中也有雙調性的材料。旋律聲部在C調式上進行而左手伴奏在F調上進行。

(三)節奏節拍。

這首鋼琴作品的節奏多樣化,因為變奏手法的大量應用對主題中節奏的變換起決定作用。主題旋律的八分音符加四分音符的組合,組織成為的主題簡約而不簡單,在再現部的主題變化中變成十六分音符加四分的組合 左手變成小三連音加四十六的快速的活潑的主題性格。節拍由引子開始的2/4拍進行到74小結變為6/8拍再到2/4拍的進行模式進行的。

(四)和聲構成。

A部中主題1的和聲是由于小二度音程的碰撞,產生一種特殊的音響效果,此主題就是用二度的非傳統和聲寫作而成的。

(五)織體類型。

再現部主題運用了性格化織體中的“主題并列的寫法”。

三、作者創作思想研究

音樂主題由兩個不同的音樂形象構成,第一個音樂形象類似蒙古族民間童謠,在旋律發展中加入降五級的音,使音樂產生新的風格形成新的音樂語言,并加以器樂化,其旋律簡練,明朗,賦予頑皮、詼諧幽默之感,同時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達到藝術創新。

第二個音樂形象取決于蒙古族安代舞的節奏動機,具有舞動、歡快、嬉戲和歌唱性的特點。在樂曲發展的過程中兩個主題交相輝映,或動、或靜、或唱、或跳,非常形象的刻畫出大自然中那些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又充滿希望的畫面。

這首鋼琴作品用三部性的曲式結構加入具有特色的變奏手法和現代的和聲技法,再加有復調性思維的創作,讓作品更具有現代氣息、和民族風格特點。

[1]桑桐著、《和聲學專題六講》[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8月第一版。

[2]賀希格圖著、《蒙古族風格鋼琴作品的創作隨感》[J].2014年第一期《音樂創作》。

[3]龔曉婷著、《熟悉中的驚奇》[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3年2月第一版。

[4]夏中湯著、《曲式與作曲技法》[M].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

指導老師:金克日?鐵宏

G64

A

1671-864X(2016)08-0230-01

李吉興 (1992-2-),男, 蒙族,內蒙古通遼市,研究生在讀,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級音樂與舞蹈學專業,研究方向:作曲理論與教學

猜你喜歡
大調蒙古族手法
層遞手法
畫與理
黑龍江蒙古族古籍考錄
G大調隨想曲
蒙古族“男兒三藝”傳承研究
七步洗手法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談和聲配置中大調Ⅱ7和弦的應用
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呈示部和聲結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