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思維“輕舞飛揚”

2016-08-15 18:18朱曉芳
考試周刊 2016年62期
關鍵詞:創造教育解放小學數學教學

朱曉芳

摘 要: 創造教育是培養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養學生“獨出心裁”能力的教育。本文以陶行知提出的“六個解放”為指導,闡述了“六個解放”的重要意義及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途徑。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創造教育 解放 創造力

陶先生提出“六個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下;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社會里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添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閑時間消化所學,并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干一點自己高興干的事情。陶先生說:“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盡量及揮出來?!痹谶@六大解放中,陶先生特別強調時間解放,他說:“我個人反對過分的考試制度的存在。一般學校把兒童全都時間占據,使兒童失去學習人生的機會,養成無意創造的傾向,到成人時,即有時間,也不知道怎樣下手去發揮他的創造力?!?/p>

往往剛開始接一個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無拘無束。但到期中考試成績一塌糊涂,錯得最多的就是看一幅圖列四道有聯系的加減法算式。在平時教學中,我一直不明白看一幅圖列四道加減法算式到底是何意圖,還非得列4道有聯系的。這是一個“套路”,這類題必須用這樣的套路來解,否則就是錯。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道題:幾個小朋友在跳繩,2人甩繩8人跳??磮D列4道算式。這題的正確答案就是:2+8=10,8+2=10,10-2=8,10-8=2。其他班學生基本都對,而我班好多學生都是這樣寫的:2+8=10,10-2=8,4+6=10,10-4=6。有人說,不是把孩子分成2個和8個嘛,你們的就是錯的。但我認為我班孩子有另外的見解,因為圖中男孩有4個,女孩有6個。這樣我們的答案可以是多樣的,里面可以有無窮無盡的答案,只要你能說出你的道理來,讓人心服口服都是對的。這道題目后來問過權威人士,人家回答是“不可以”,至于原因不得而知。

陶行知以既勇于百折不撓,大膽創新,又善于堅持真理、細心探索的科學態度,躬行于實踐之中,創造了一系列創造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一、解放頭腦,善于思考

“解放兒童的頭腦,撕掉束縛兒童創造的迷信、成見、曲解、幻想的層層裹頭布,讓兒童去想、去思考”。

解放頭腦就是鼓勵學生敢于動腦、善于動腦。教師要創造想象的機會,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盡量運用形象直觀的方法。例如,在探索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時,讓學生自己用小棒擺,動腦想一想可以怎么計算,在討論交流后,再引導學生將方法抽象出來,形成自己喜歡的計算方式。又如,在探索一個長方形最多能畫出幾個長方形時,讓學生用多個長方形來畫,動手動腦,小組合作探索出最多只能畫3個。

二、解放雙手,樂于動手

“解放兒童的雙手,打破封建教育不讓兒童動手,摧殘兒童創造力的舊傳統,給孩子以動手的機會,使他們在手腦并用中發展創造力”。

解放兒童雙手,就是要引導學生敢于動手、善于動手。例如,上《認識圖形》時,先讓每位小朋友動手摸摸長方體的每個面,感知是平的。接著讓他們小組合作畫畫每面能在紙上畫出什么圖形來。大家發現了長方體能畫出長方形來,正方體能畫出正方形來,三棱柱能畫出三角形來,圓柱能畫出圓柱來。在一些小組里,長方體還畫出了正方形,三棱柱畫出了長方形,這些光是老師講解的畫孩子永遠沒法理解,小朋友在課上動動手、動動腦,自己發現了真理,不僅學到了新知,發展了智力,還增強了自信心。在本節課末,還有一個大難題:在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起初大多數學生都說能,我沒有說話,讓孩子自己在釘子板上去嘗試,在嘗試后,大部分學生都得出了不能圍出的結論,只有少部分學生仍堅持原來的意見。此時,老師稍作講解:釘子板上圍出的線條都是不光滑的,而圓的線條是光滑的。此刻,學生醒悟。低年級的孩子喜愛動手,我們作為老師,不應該遏制他們的行為,而應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他們的喜好,讓孩子樂于學習,勤于學習,在動手中快樂學習。

三、解放眼睛,勤于發現

解放兒童的眼睛,不要讓兒童“帶上封建的有色眼鏡,使眼睛能看事實”。教育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兒童脫離社會實際生活的做法,培養兒童對大自然界、大社會進行觀察和分析,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兒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鍛煉。

例如,《百數表》這課可先讓學生按順序將百數表填完整,接著讓學生觀察,學生發現:橫著看,從左往右一個數比一個數大了1;豎著看,從上到下,一個比一個大了10;橫著看,每個數的十位不變,個位一個比一個大了1;豎著看,每個數個位不變,十位一個比一個大了1;斜著看,每個數的個位和十位都是按123456…的順序排列的;斜著看,一個比一個大了11。小朋友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了好多好多的規律,就連班上一個多動癥的小朋友,平時不怎么說話,這次也發現了好多的規律。讓孩子自己觀察,獨立思考,在發現規律的同時提高了學習興趣。

又如,上《我們認識的數》時,教師帶了一包花生和一包紅豆,先讓學生抓一把花生,數數有幾粒,再讓這位學生抓一把紅豆,讓學生觀察,猜猜有幾粒。學生獨立觀察,通過感知花生和紅豆的大小來估計一把紅豆的粒數。

四、解放嘴巴,勇于表達

解放兒童的嘴,陶行知認為“兒童應當有言論自由,有話直接和先生說,而且高興和心甘情愿和先生說。首先先生知道兒童們的一切痛苦”。

教師要創造愉悅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大膽回答問題。例如,教《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每節新課都會有一張主題圖,圖上會有對話,但只有一句,此時,教師只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話編個故事帶個問題嗎?這個時候,小朋友們可以盡情發揮想象,說出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小故事。如:星期天,小猴子的媽媽生病了,非常想吃桃子,小猴子很孝順,馬上跑到水果店去買桃子,店里一共有13個桃子。他對營業員說:我要買9個,那么水果店還剩多少個桃子呢?動人的故事不僅能激起其他小朋友的興趣,而且能鍛煉該小朋友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解放空間、時間,回歸生活

解放兒童的空間,因為創造需要廣博的基礎,鳥籠式的學校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解放了空間,才能搜集豐富的資料,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揮其內在之創造力”。解放兒童的時間,“創造的兒童教育首先要為兒童爭取時間之解放,時間的解放,可以使兒童有時間從容地消化、思考所學知識,去接受自然和社會的寶貴知識,積極去創造”。

教育不應只在課堂進行,更多的應該是在生活中。如,在教授《認識100以內數》時,讓學生課后去數一數學校里樹的棵樹,讓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數樹的過程中鞏固了數的順序。

陶先生說:“我個人反對過分的考試制度的存在。一般學校把兒童全都時間占據,使兒童失去學習人生的機會,養成無意創造的傾向,到成人時,即有時間,也不知道怎樣下手去發揮他的創造力?!?/p>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為了應付考試,浪費了很多時間,反復鞏固簡單的知識,學生累,老師更累,何來興趣?

為什么學生都喜歡美術課、音樂課?并非他們都愛畫畫、愛唱歌,更重要的是這兩門都不用考試,他們是在無壓力快樂中學習的。如果哪天美術要很嚴格地考試,筆試,操作;音樂也要很嚴格地考試,同樣筆試,唱歌。而數學、語文如也取消考試,相信學生也會愛上它們的,因為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教師思維更敏捷,言語更富有樂趣。

猜你喜歡
創造教育解放小學數學教學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
數學課程中的創造教育淺議
“創造教育”引領幼兒生活與學習
基于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的幼兒美術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