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課程中的創造教育淺議

2017-01-03 13:32楊仙鋒
未來英才 2016年20期
關鍵詞:創造教育猜想非智力因素

楊仙鋒

摘要:本文所談的創造不是指發明創造出某種先進的東西或理論,而是一種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為今后的創造打基礎。會創造的人的必然有其內在原因,我想這就是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在數學課程中是完全可以培養的。

關鍵詞:創造教育;非智力因素;質疑;猜想

創造性活動存在于任何學科之中,因此在數學課程中也應重視創造教育。由于數學學科的嚴謹性、問題結果的唯一性及有限的開放性,讓廣大教師感到數學離創造很遙遠。因而在教學中不夠重視數學的創造性教育。事實上,數學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創造力資源。數學課程中的創造教育離不開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

一、創造的情感因素

創造的情感因素包括意志品質、興趣動機和情操培養。數學創造的實質是對前人的超越,對現實的超越。打破某些固有觀念,時??赡艹霈F挫折,需要有百折不回的堅強意志,要有逆風而上的勇氣,要有敢于向傳統挑戰的氣概。

二、創造的智力因素

創造的智力因素包括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品質等多種因素。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勤于觀察、善于觀察。因為創造性活動需要充分占有資料、廣泛吸取前人經驗。在數學教學中,經常需要對學具、掛圖、實物模型等進行觀察,這就是培養學生觀察力的良好契機。觀察力是創造力的基礎,而想像力是創造力的翅膀。數學中的許多發明一般總是先給出一個猜想,然后再進行證明。沒有豐富的想像力,再多的知識也可能成為一潭死水。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多讓學生猜想。培養創造性思維品質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途徑。如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批判性、獨創性等是創造活動的思維特征。

三、創造的社會文化因素

創造的社會文化因素主要是指集體間的合作。在數學學習中,通過小組內的合作,不僅可提高交流的速率,更重要的是相互啟迪,即“思維的碰撞最容易擦出創造的火花”。有效的合作將增強創造的機率。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教育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進行探索。

1、創建有利于創新的課堂環境。只有在民主、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高漲,才有利于學生萌發創新意識,形成創新的思維和創造的能力。沒有民主的氛圍,許多學生就可能不敢去想、不敢猜,即使想到一點什么,猜到一點什么也不想講、不敢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大腦經常產生腦電波,容易對有興趣的事入迷,是最適合創造的狀態。

2、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大膽地猜想。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事物大膽進行猜想,并以此猜想目標為導向,激勵學生遷移、綜合、靈活運用掌握的知識,尋找各種將猜想目標化為現實的途徑,從而增進創造能力。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千萬不可對猜錯了的學生潑冷水,可以問他是怎樣猜的,引導他們去發現自己猜錯了,有時卻可能導致另外的發現,也許是更好的發現。多次錯誤的或淺顯的猜想使得導致正確和深刻的發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結果、集體智慧的結晶。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學習小組可由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教學中,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系統材料和問題展開研討和交流,這樣優等生可以得到發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群體之間的互補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能力、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可以得到發展。如三年級教材中要求學生在方格紙上畫指定面積的圖形,一般同學只想到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但當小組中有一人畫出不規則圖形時,其他同學會馬上效仿,畫出不同的不規則圖形。這就是一人的創新給了別人打開創造之門的鑰匙。

4、提倡學生質疑問難,不迷信權威(書本、教師和好學生)。質疑能夠擺脫傳統思維方式的束縛,在前人經驗和智慧的基礎上迸發出創新的火花。質疑是創新的突破口,因為有疑才有思,有思能啟新??茖W的發明創造往往是從質疑開始,從解疑入手。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質疑、解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5、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實驗證明,班級集體討論方式、數學教學中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有效方式。例如,通過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的練習,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鼓勵學生自編應用題,以發展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和新穎性。在數學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多問一些:“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引導學生打破常規,沿著不同的方向思考,多方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6、多開展創造性的數學實踐活動,鼓勵學生“haveatry”。創造能力來自實踐。要重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能靈活應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掌握的基本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國標本新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實踐活動,我們應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帶領學生共同實踐,這樣做,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融入社會實踐,服務于生話,真正體現了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同時,我們可設計一些更富于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如學習平移后,讓學生自行設計美麗的花邊。

7、在培養學生智力因素的同時,還要培養優良的非智力因素。大家都知道:創造力高的人,不一定最終能成為創造者。真正有作為的創造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即非智力因素。有研究表明,創造能力強的兒童大多具備如下特征:富有責任感、感情豐富、有決心、勤奮、富有想象力、依賴性小、自行學習嘗試困難、興趣廣泛、獨立學習與生活、沉思而不盲從。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這些品質。

在人的各種活動中,非智力因素往往發揮著比智力因素更為重要的作用。持久的興趣、堅韌的意志、良好的自信心、銳志的進取心等等這些都是創造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富于智慧的,優秀的教師定會讓他們懂得:勤奮能使你的智慧、你的潛能煥發出來。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運氣好,優秀的教師會讓他們懂得:有堅強毅力的人的運氣總不會太壞,只要努力就會有所成功。

綜上所述,在落實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滲透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課堂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利用課外一切資源,引導學生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為新世紀的中國培養出更多的創造型人才。

猜你喜歡
創造教育猜想非智力因素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
“創造教育”引領幼兒生活與學習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影響
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非智力因素的訓練
讓思維“輕舞飛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