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改條件下中專語文教學觀念的轉變

2016-08-16 14:40陳輝
考試周刊 2016年61期
關鍵詞:觀念轉變新課改

陳輝

摘 要: 新課標的研究依托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因此實踐性和綜合性成為語文改革的必經之路。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推陳出新,課堂上靈活多樣。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加快課程交流互動步伐,堅持基礎知識的學習不能丟,更注重方法教育,實現新課改目標。

關鍵詞: 新課改 中專語文教學 觀念轉變

長久以來,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中枯燥、樣板戲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學習被動,學習效率低下,社會各界眾多的批評撲面而來。對于一門基礎工具性、長期存在嚴重問題、待改革的學科來說,一場轟轟烈烈的徹底的課程改革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此時新課改的出現對于現在的語文教學無異于及時雨、雪中炭。

一、讓信息技術與語文新課改有機融合

新課改用好教材、用多種教材,起到引導作用,可以將網絡、信息引進,通過補充網絡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多更充分地了解文章、了解文章作者、了解作者相關文章,善于激發學生興趣。除上課時間進行相關知識學習外,可以把課余時間當做第二課堂。只有善于引導,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學習知識,避免純粹的應試教育。讓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通過課堂、課外的積累,終能厚積薄發,取得成效。此種情況對老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師應時時備課,不斷通過網絡、日常生活等各種手段補充自身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以便更充分地引導學生學習,不會因為信息技術等的引入而沒能把握好課堂,起到反作用。

二、讓學生自主選擇語段學習,打破課文由先到后的講授法

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一直沿襲課文從前到后的順序性講授,這種傳統的講授法的弊病是把學生局限在事先畫好的一個圈子內,無形中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能力受到束縛。這恰好與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法背道而行。在有些課文的教學中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課文的先后順序,拓展思維。

三、朗讀課文,增加情感體驗,塑造健康人格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體味到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的情感,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增加情感體驗。

語文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教師滿堂唱“獨角戲”引不來學生的興趣和情感,更不用說實現教學目標。語文教學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和溝通的過程,教師要努力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能夠觸景生情,積極參與,讓他們自己感受,自己體驗,最終能真正深刻地體會到文中的情感。通過文中真善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的人生境界,豐富學生美好的心靈,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

四、師生共同提問,共同解答完成課堂教學

新課標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這是一項課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學過程中的新舉措。它使學生能自由、積極、靈活多渠道地鍛煉能力,從而掌握知識。換而言之,教師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能力,而不是一味傳授知識。

五、注重方法指導,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究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更應該將其應用到現實的語文教學中。知識固然重要,如果我們能在授予知識的同時將獲得知識的方法、過程教給學生,我想他們的成長道路是無限寬廣的。同時教會他們靈活運用新方法,在學的同時更加注重用,只有學以致用,才是真正學到新知識。道理很簡單,我們需要的是將道理變做教學中的實踐。

在學生學法的指導和傳授中,加強課前預習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查閱相關資料做好課后拓展延伸,增加學習容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從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謂“新”的課堂教學形式,而進行問題多而雜、啟而不發的“滿堂問”,進行淺層次而不著邊際的盲目討論。不忽視實在的教學內容,做好語文知識的傳授,加強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的對話,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視學情、機械操作的教學模式,盲目進行過于寬松、不作評判的模棱兩可的評價。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堅持“以學生個性發展為本”的思想,樹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觀,讓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這樣既可鍛煉學生直覺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又可塑造學生的自信。

六、重視課堂交流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改變課堂的主導方向,要充分依據新課改提出的核心理念“以人為本”,此處的人應是學生,而不能再是老師。新型課堂要改變“師必賢于弟子”的觀念,重視課堂的交流互動,課堂上切不可是老師講學生聽。要通過課堂交流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充分融入課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但主導并不意味著一切以學生至上,不能將課堂變成毫無秩序、思維混亂的課堂,應是在老師引導下、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此外,在課堂當中可以適當穿插德育、學習方法等教育,此舉不單單是讓學生更好地學到知識,對于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關鍵期的中專學生來說,對其今后的各方面成長也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七、激發情感,培養學生感悟能力

要使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感悟,調動其情感參與至關重要。白居易曾說:“人之感于事,則必動于情?!爆F行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形神俱佳,文質兼美,蘊含深刻的思想和濃郁的感情,是情感滿溢的海洋。這些課文為學生創設了多種情境,為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創造了有利條件。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動在字里行間的情感脈搏,激發學生體驗與思考,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諦閱讀時,學生要將自己有限的人生體驗引入對文章的解讀,以對文章的思想內容有所感觸和領悟。只有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聲,才能與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產生強烈共鳴,形成心理相融,在閱讀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面對21世紀職業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職語文教育任重而道遠。少一些報怨,多一些嘗試;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既借鑒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又保留傳統的優良的教學方法;“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突出實踐教學,做到“學生愿意學,老師愿意教,企業愿意要”,即“學習—教學—服務”為一體的教學思路,努力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一片廣闊天空。

猜你喜歡
觀念轉變新課改
緊跟新課改新布局,提升一輪復習效率
新課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創新實踐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初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技巧的研究
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率的研究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論高校學生管理觀念的轉變
論高校學生管理觀念的轉變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