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科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

2016-08-16 06:43常效武
考試周刊 2016年61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

常效武

摘 要: 教學資源庫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是需要長期建設與維護的系統工程,成為農村學校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途徑,必須得到農村學校的重視。要明確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原則,強化資源開發和管理的有效性,探究教學資源庫模塊的構建模式,強化資源庫建設的科學性,確定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步驟,強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規范性。

關鍵詞: 學科教學資源庫 信息技術環境 建設原則 建設步驟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一切優質教學資源進行集中和整合,通過建立教學資源庫進行有效利用,實現對資源的共享。教學資源庫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是需要長期建設與維護的系統工程,成為農村學校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途徑,對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成為農村學校必須探究的教育課題。建設資源庫就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學資源的互用性,將教學資源劃分成素材,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分類,并以多媒體化的電子信息形式存儲于計算機中,構建成統一的教學資源素材庫。學校自行建設的教學資源庫因為是學校自身定做,而且親自參與的,符合學校教學實際,使得教學資源庫可以有效地、重復地共享、使用,減輕教師負擔,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效支持。

一、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原則

1.按照學校所開設的科目設置體系,分學科作為構建資源庫學科體系的框架,在學科框架內以固定的模式,統一標準和管理模式進行資源庫建設。

2.資源庫建設以信息質量為本,切實做到所提供的資源信息是優質的、系統的和有用的,使學科資源庫真正地為廣大教師使用,為教學和科研服務。

3.建設有效的教學資源發布平臺,拓寬資源共享信息渠道,方便教師查閱、下載、使用,并強化教師使用教學資源的安全意識,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有序管理。

4.避免重復建設和造成各種浪費,原則上由各教研組負責本學科的教學資源模塊的承建工作,但仍需加強有關信息、方法等方面的溝通、交流、共享,并對建設過程中取得的經驗成果須作定期交流、展示、研討,促進資源庫建設的規范、有序實施。

5.重視教學資源管理和維護團隊建設,確保教學資源庫的安全、高效運行。以信息技術教師為核心成員并輻射各學科有特長的教師,培養一支具有一定信息素養,熟練操作,對教學資源庫的開發、管理和使用起指導作用的具有創造能力的骨干隊伍。

二、教學資源庫模塊構建

實踐證實,一般情況學校教學資源是以科目為基本單元進行設置建設。我們把每一學科教學資源稱之為“學科教學資源模塊”,具體設置為以下模塊要素框架:

1.素材。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flash動畫等教學素材。

2.題庫。包括課程同步練習(課堂練習、隨堂檢測、課后作業等),單元檢測,期中、期末試題等。

3.案例。包括優秀網絡案例(網上下載)、校本教學案例(本校優秀教學案例)、微課等。

4.課程。包括主題單元課程、實踐課程、校本課程、精品課程等。

三、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步驟

1.成立資源建設領導小組。組成由教學副校長任組長,各處室主任、教研組長為成員的學科教學資源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建設項目的常規管理。

2.資源內容規劃。各學科按教學大綱和課程目錄的順序,并依據資源模塊框架確定各學科要建設的資源的內容清單,要求細化到每一節的每一個知識點。比如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五節“自由落體運動”中“自由落體運動演示實驗”,所需資源類型為動畫(模擬實驗)或實驗視頻。

3.建設計劃及分工。根據各模塊要素,制定明確的建設目標、建設內容,進行人員分工,任務細化到人,并按照建設計劃作出時間安排,以及明確資源驗收要點等,最終提交資源庫建設整體計劃。另外,還要對教師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并給教師配備必要的工具,如移動盤、相應的軟件備份等。

4.建設計劃實施。首先確定教學資源,如網站、各類教育光盤、電教資料和教育軟件等。然后進行檢索、搜集、獲取資源素材,再進行整理遴選素材內容,選擇適合要求的素材并對內容進行審核,分類整理到各模塊要素資源包中,并最終提交模塊要素資源目錄。

5.編輯加工。根據“資源要素技術要求”按照統一文件格式進行制作、加工處理素材,形成確定的資源成果。對“內容規劃”與“模塊要素資源目錄”進行對比審核,列出未能實現的“模塊要素資源目錄”。召開研討會,重新確定資源建設方案。

6.建設計劃的再實現。各學科組核心成員組成團隊,對未能實現的資源進行再建設,若遇到困難提交資源建設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比如,聯系兄弟學校,或教育資源開發機構,或大專院校進行解決,最終提交素材資源包、資源編目表。

7.資源審核。由資源建設領導小組組織資源建設專家組及各學科工作小組、技術小組按照已定的“資源評價指標”對提交制作完成的資源進行最終審核、評價、認定。

8.資源入庫。由資源管理技術人員將資源批量或單個存入各模塊下的數據庫中,在入庫時要對資源的所有屬性進行預校驗,確保資源庫中數據的精確性、信息的有效和性能的穩定性。

9.運用與反饋。教師對教學資源通過教學實踐運用進行測試檢驗,提出反饋意見和建議,對資源素材進一步作出糾錯、調整與更新。

參考文獻:

[1]夏麗雯,張敬.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規范性研究[J].讀寫算,2012.

[2]朱凌云,余勝泉.教育資源庫建設的觀念與方法[J].教育技術通訊,2001(10).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環境
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
讓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設計助力
信息技術環境下企業成本會計的發展與變革
信息技術環境下審計風險預警方法探析
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軟件專業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探索
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