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DWI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應用

2016-08-19 11:59尹發友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2期
關鍵詞:磁共振檢出率急性腦梗死

尹發友

【摘要】 目的 分析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CT掃描、常規核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及DWI掃描, 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 就其檢測結果展開分析。結果 經臨床追蹤隨訪及影像復查確診, 120例患者中, 48例為超急性期腦梗死、60例為急性期腦梗死、12例為亞急性期腦梗死。120例患者中共檢出病灶144個, 其中新發病灶105個, 合并慢性期梗死病灶39個。經CT掃描檢出率為65.83%, MRI檢出率為73.33%, DWI檢出率99.17%, DWI檢出率顯著高于CT掃描和MRI檢查,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可行磁共振DWI檢查, 能夠準確的檢出患者病灶情況, 診斷患者疾病情況,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急性腦梗死;檢出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15

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 是由于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突然減少導致該血管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腦組織壞死軟化, 臨床癥狀分為主觀癥狀、腦神經癥狀及軀體癥狀。CT和MRI檢查是目前臨床上用于診斷和判斷腦梗死的主要手段, 但針對急性期腦梗死同時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檢測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磁共振DWI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1]。本次研究就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別行CT掃描、MRI檢查及DWI檢查, 就其診斷情況展開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急診、神經內科門診檢查, 并符合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斷標準。120例患者中男64例, 女56例, 年齡56~75歲, 平均年齡(65.5±6.5)歲。其中經臨床追蹤隨訪及影像復查確診, 120例患者中, 48例為超急性期腦梗死、60例為急性期腦梗死、12例為亞急性期腦梗死。120例患者中共檢出病灶144個, 其中新發病灶105個, 合并慢性期梗死病灶39個。①主觀癥狀: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及感覺性失語重則昏迷。②腦神經癥狀:雙眼向病灶側凝視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飲水嗆咳和吞咽困難。③軀體癥狀:肢體偏癱或輕度偏癱、偏身感覺減退、肢體無力、步態不穩等[2]。排除意識障礙、不簽署同意書的患者。

1. 2 方法

1. 2. 1 MRI檢查 采用蘇州朗潤生產的Lonwin Medical SuperVan 1.5T MR成像儀進行掃描, 所有患者均行橫軸位SE序列, T加權圖像TR/TE = 400 ms/30 ms, T加權圖像TR/TE= 4000 ms/325 ms, 成像T1WI、T2WI、DWI, 同時行冠狀位SE序列, 設置掃描厚度為5 mm, 層間距為1 mm, 掃描層數為15~20層[3]。

1. 2. 2 CT掃描 采用東軟螺旋CT機檢查, 行常規頭顱急診CT平掃檢查, 設置層厚層距為8 mm, 采用130 kV電壓, 電流40 mAs, 連續掃描15層[4]。

1. 2. 3 DWI掃描 采用蘇州朗潤生產的Lonwin Medical SuperVan 1.5T MR高場強超導磁共振成像儀。并采用單詞單次激發EPI脈沖序列, TR/TE=3940 ms/98 ms, 設置層厚為5 mm, 層距為1.5 mm。彌散敏感系數b數值為0、500、1000 s/mm2, BW:1260 Hz[5]。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組醫師及影像診斷師對病例影像檢查情況做出診斷。

1. 3 觀察指標及梗死分期標準 回顧性分析患者臨床癥狀, 并就患者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超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發病時間在6 h內;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發病時間為6~24 h內;亞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發病時間為24 h~14 d。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CT掃描結果 經CT掃描檢出率65.83%(79/120)。CT檢查大面積超急性期梗死除可見一側腦溝稍變淺外, 無明顯密度變化。超急性期小梗死灶CT無陽性發現。急性期大面積腦梗死見腦溝變淺, 梗死區部分呈稍低密度影。24 h后亞性急性期梗死呈現出大片狀低密度陰影, 多為腦葉或跨腦葉分布, 腦組織損害范圍較大;部分患者在原有的低密度梗死灶內可見點狀斑片狀、換裝條索狀的混雜密度影, 合并慢性梗死的患者CT表現為更低密度影表現。

2. 2 MRI掃描結果 MRI檢出率為73.33%(88/120)。超急性期患者T1WI和T2WI均顯示正常, FLAIR顯示缺血區輕微高信號。急性期患者表現為T1WI稍低信號, T2WI 稍高信號, FLAIR序列高信號。

2. 3 DWI檢查結果 DWI檢出率為99.17%(119/120)。除1例患者為發病1.5 h的超急性期梗死無陽性發現外, 其他超急性期患者DWI呈稍高信號或高信號, 表觀擴散系數(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圖像顯示低信號。急性期腦梗死患者表現為DWI高信號, 所顯示明顯比FLAIR、T2WI范圍大、且更為清晰。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DWI檢出率99.17%顯著高于CT掃描65.83%和MRI檢查7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DWI的基本原理:擴散是指水分子微觀隨機熱運動, 即布朗運動;擴散加權成像是在SE序列180°脈沖兩側對稱加入擴散敏感梯度磁場。對于相對靜止的水分子, 第一梯度脈沖所致的質子自旋去相位會被第二梯度脈沖再聚焦, 信號不降低;對運動(擴散強)的水分子第一梯度脈沖所致的質子去相位后離開了原來的位置, 不能被第2個梯度脈沖再聚焦, 信號降低[6]。b值稱為擴散敏感系數, 是SE-EPI序列對擴散運動表現的敏感程度, b值越大, 擴散權重越大。在臨床實際應用中常用ADC來代替擴散系數D直接反映活體組織中分子的真實擴散特性, D值越大, 擴散的速率越大, 反之則變小[7]。DWI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體進行水分子擴散測量和成像的無創性方法。

腦梗死的發病較急, 很多時候患者還伴有其他合并疾病,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腦梗死不僅會影響患者肢體功能, 更可能影響其神經系統和認知功能障礙, 一旦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 則可繼續引發多種問題。腦梗死患者多無前驅癥狀, 多表現為完全性的腦卒中, 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主干栓塞導致大面積腦梗死, 可發生嚴重腦水腫, 顱內壓增高等情況。因其臨床癥狀較為復雜, 導致其治療時間較長[8]。腦梗死疾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隨年齡而增加46歲后呈逐漸上升趨勢, 有50%~70%患者遺留癱瘓、失語等嚴重殘疾給人類社會及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

有研究者提出, 血管閉塞在3~6 h以內恢復血流的情況下, 腦梗死挽救的幾率較高, 當閉塞超過6 h后, 可能再次引起灌注損傷, 繼而引發出血、腦水腫。一旦血管部分再通或完全再通會縮小梗死面積, 但血流的再灌溉常常會導致腦水腫情況加重, 因此診斷和治療均存在一定的難度[9]。目前, 臨床上針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主要包括CT掃描、MRI檢查和DWI加權掃描。傳統的CT掃描對于大部分的腦梗死患者需要在其發病后24 h才能夠準確診斷, 清晰顯示低密度病灶, 但對于急性期腦梗死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時可行MRI成像檢查, MRI的成像清晰, 對病變位置的敏感性較高。當發生腦梗死后, 血管長期閉塞, 再加高血糖、梗死區域酸中毒導致血管內皮損傷, 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可清晰顯示患者腦部大動脈的狹窄、閉塞情況, 顯示出血栓形成的位置、程度及側支循環的情況[10]。但MRI檢查針對超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的檢出率較低, 當病灶遠端不充盈或充盈不良時, 檢出效果較差。

本次研究選取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CT掃描、常規MRI掃描及DWI掃描, 結果顯示, 經臨床追蹤隨訪及影像復查確診, 120例患者中, 48例為超急性期腦梗死、60例為急性期腦梗死、12例為亞急性期腦梗死。120例患者中共檢出病灶144個, 其中新發病灶105個, 合并慢性期梗死病灶39個。經CT掃描檢出率為65.83%, MRI檢出率為73.33%, DWI檢出率為99.17%, DWI檢出率顯著高于CT掃描和MRI檢查,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超急性期腦梗死可行DWI成像檢查來確診。DWI采用EPI序列, 采集時間較短, 且能夠自動呈現DWI和ADC圖像, 有助于危重期患者配合檢查, 再加上其無創、簡單的優勢, 對于診斷疾病情況, 幫助改善預后有很好的價值。

綜上所述, 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可行磁共振DWI檢查, 能夠準確的檢出患者病灶情況, 診斷患者疾病情況,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亞南, 程敬亮, 張勇, 等.磁共振灌注加權成像評價交叉性小腦神經機能聯系不能.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3, 24(5): 314-316.

[2] 崔保剛.磁共振彌散加權對腦干、小腦局灶性急性梗塞的診斷與臨床價值.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5, 24(2):220-222, 226.

[3] 安永清.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在診斷急性腦梗塞中的價值.中國農村衛生, 2015(3):76.

[4] 周婷, 白艷, 王剛, 等.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技術在急性腦梗塞診斷中的應用體會.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 11(3):561-562.

[5] 普光宏.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對急性腦梗塞的診斷價值.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 2014, 23(10):35-36.

[6] Chaves CJ, Silver B, Schlaug G, et al. Diffusion and perfusion weighted MRI pattemsin borderzone infarcts. Stroke, 2000, 31(5): 1090-1096.

[7] Rovira A, Rovira-Gols A, Pedraza S, et al.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in the acute phase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Am J Neuroradiol, 2002, 23(1):77-83.

[8] 汪有錦, 姚群立, 方芳, 等. 7.O T磁共振灌注和彌散加權成像的缺血半暗帶實驗研究.中華醫學雜志, 2010, 90(25):1773-1777.

[9] 楊婷, 唐志, 吳召琪, 等. DWI聯合1H-MRS檢查在皮層彌漫性病變診斷中的價值.醫學信息, 2015, 17(9):79.

[10] 閆玉敏.分析聯合DWI和MRA在早期腦梗塞診斷中的價值.婚育與健康·實用診療, 2013, 28(12):36-39.

[收稿日期:2016-03-29]

猜你喜歡
磁共振檢出率急性腦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頸部動脈血管中的應用
大面積腦梗塞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及檢出率研究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診斷脊柱損傷的臨床準確率比較探討
CT和磁共振用于頸椎病診斷臨床價值比較
探討磁共振增強減影技術在顱腦出血性病變中的應用價值
你家孩子胖不胖
山東中小學生四成視力不良,三成超重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奧扎格雷鈉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評價及對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