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干預效果體會

2016-08-19 14:40劉艷秋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2期
關鍵詞:慢性腎衰竭干預效果心理護理

劉艷秋

【摘要】 目的 探究心理護理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接受基本護理,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心理護理, 對兩組患者經相關護理效果的差異性進行對比。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41.12±7.10)分、(32.50±6.52)分和(50.47±8.20)分、(44.20±7.12)分, 均較治療前(61.20±8.52)分、(50.20±8.23)分和(61.33±8.75)分、(50.32±8.19)分明顯改善(P<0.05), 實驗組焦慮、抑郁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慢性腎衰竭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十分有益。

【關鍵詞】 心理護理;慢性腎衰竭;干預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76

慢性腎衰竭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其是慢性疾病的一種, 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發展, 其腎臟功能則會不斷消失, 導致患者出現水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失調的情況, 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尿毒癥的情況[1]。慢性腎衰竭患者接受有效治療十分必要, 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 較易出現不良的心理, 這樣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2]。本文主要對慢性腎衰竭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作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慢性腎衰竭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均已經確診, 且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將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 每組50例。實驗組男30例, 女20例, 年齡在36.5~80.0歲, 平均年齡(48.52±10.98)歲, 病程在6.5個月~7.5年, 平均病程(3.71±1.20)年。對照組男31例, 女19例, 年齡在36.0~80.5歲, 平均年齡(48.60±10.88)歲, 病程在6個月~7.5年, 平均病程(3.82±1.11)年。兩組慢性腎衰竭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慢性腎衰竭患者接受基本護理, 即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 對患者病情進行監控, 給予患者日常護理、生活指導、用藥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

1. 2. 2 實驗組慢性腎衰竭患者在基本護理的基礎上接受心理護理。

1. 2. 2. 1 建立護患關系 護理人員為慢性腎衰竭患者實施護理時, 應保持熱情以及真誠的態度與患者交流以及溝通, 并認真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在實施護理操作時, 護理人員應以熟練的技術為患者實施護理, 以此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以及安全感, 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 2. 2. 2 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為慢性腎衰竭患者講解疾病發生的原因、主要臨床癥狀以及治療的方法和效果, 增加患者對慢性腎衰竭的認識。同時為患者講解治療效果較好的案例, 從而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1. 2. 2. 3 心理疏導 積極與患者交流, 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負面情緒, 則應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為患者實施心理疏導時, 護理人員應保持語言溫柔、態度親切, 使得患者易于接受。

1. 2. 2. 4 社會、家庭支持 護理人員告知慢性腎衰竭患者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通過家屬對患者治療的理解, 從而促進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家庭支持, 增加慢性腎衰竭患者治療的信心。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慢性腎衰竭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通過焦慮、抑郁評分對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進行判斷, 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3]。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慢性腎衰竭患者護理前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分別為(61.20±8.52)分、(50.20±8.23)分, 護理后的評分分別為(41.12±7.10)分、(32.50±6.52)分。對照組慢性腎衰竭患者護理前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分別為(61.33±8.75)分、(50.32±8.19)分, 護理后的評分分別為(50.47±8.20)分、(44.20±7.12)分。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 實驗組焦慮、抑郁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慢性腎衰竭是患者腎臟損害惡化的表現, 若患者對慢性腎衰竭知識的了解程度不夠, 則會增加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 不良的心理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 加快患者病情惡化的程度[4]。因此, 在慢性腎衰竭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給予有效的心理護理來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與慢性腎衰竭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可以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以及親切感, 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以及治療工作的配合度;健康宣教可以增加患者對慢性腎衰竭相關知識的了解, 增加慢性腎衰竭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從而保持較好的狀態接受治療;心理疏導根據患者的具體心理情況, 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從而舒緩患者的不良心理;家庭以及社會支持可以促進患者家屬對患者治療的理解, 從而更好的支持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治療[5]。

綜上所述, 不良的心理會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治療造成不良的影響, 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緩解不良的心理, 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 從而更好的接受治療, 提高慢性腎衰竭患者治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慧.心理護理對慢性腎衰竭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 2(16):160-161.

[2] 溫雷明.心理護理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影響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26):258-259.

[3] 高潔.慢性腎衰竭的中西醫護理研究.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3, 11(12):119-120.

[4] 華燕麗.深靜脈置管在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觀察和護理. 中外醫學研究, 2014, 12(6):124-125.

[5] 梁文英, 陳淑平, 羅子云, 等.心理護理對慢性腎衰竭病人遵醫行為的影響.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4, 25(1):224-225.

[收稿日期:2016-02-15]

猜你喜歡
慢性腎衰竭干預效果心理護理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老年慢性腎衰竭的療效
微型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置管術的綜合護理干預
慢性腎衰竭的臨床診治策略研究
優質護理干預在慢性腎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阿托伐他汀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二級預防和干預效果評價
聯合治療方法對透析低血壓的干預效果
綜合性護理措施對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干預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