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數學第一輪復習中的做法和反思

2016-08-23 14:47耿梁燕
考試周刊 2016年58期
關鍵詞:知識網絡理性思維心理特征

耿梁燕

摘 要: 一輪復習主要是針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總結和回顧,引導學生對所有知識進行整理,形成網絡;總結彌補以前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理,為二輪復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 知識網絡 理性思維 心理特征

經過兩年新課的學習,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的內容都有了大致了解。在有些學校,新課學習時就能立足高考,滲透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練習。在面對高三一輪復習時往往是既躊躇滿志又忐忑不安,學生尤其如此,眼睛盯著高考題,總感覺做綜合題才過癮,才覺得是高三學習,正是這種心態,使得高三數學課變成了解題課,時間長了自然乏味。事實說明,一味解題不會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分析學生現狀,由于時間因素,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大都殘缺不全,基本方法的掌握支離破碎,在這種狀態下很難解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題,根本談不上能力的提高。在一輪復習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在教學安排時合理把握廣度和深度,利用一輪復習時間扎實打好基礎為下一輪專題復習做好準備。因此,我認為在第一輪復習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基礎的覆蓋面

高三數學一輪復習必須堅持以“綱”為綱,以“本”為本,認真研讀《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認真研究教材,明確高考考試范圍,掌握高考試題結構與題型,懂得考什么、怎么考,哪些內容在近幾年的高考中已經出現,哪些還從未涉及過,哪些知識??汲P?,逐一排查找出,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圖像、表格構建知識網絡,使之變成清楚的幾條線而不是模糊的一大片。

二、注重例習題的選擇,力求符合學生特點

例習題的功能就在于揭示知識的實質和內涵,通過解題讓學生逐步提高認識,積累解題方法,從而增強能力。高考的命題原則是3∶5∶2,這意味著基礎題占了120分。我校平行班尖子生少,例習題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我們要求選擇例習題必須帶有目的性:或是鞏固所復習的基礎知識,或是提煉解題方法,或是體現某種數學思想,或是讓學生了解某些特殊問題的特定解法。規定思想極其繁難而使學生頭昏腦漲和解法極不自然而使學生茫然四顧的題目不作為例題進行分析。

三、注重課堂教學設計,優化課堂教學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每個環節達到科學、合理,我們要加強集體備課,不僅要求統一進度、統一內容,還集中研究每節課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是高三復習主陣地,注重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時效是永恒的話題。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計算機進課堂,教師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省去課堂上抄寫例題的時間,以便留給學生更多的實踐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實踐、探索、類比、推理,引導學生反思,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從而形成知識體系,提高認識,掌握方法,逐步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四、注重訓練解題反思,加強綜合應用

學習數學不做題如入寶山而空返,而盲目的做題只能疲于奔命且收效甚微。不僅要做題,更要注重解題后的反思,反思什么?主要反思怎樣尋找解題突破口,思維障礙是什么,又是怎樣跨越的,以便在今后解題中加以借鑒;二是反思涉及哪些知識點,哪些解題方法,是否可以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再加以歸納整理,以此增強識別相關問題類型的能力。

五、注重知識網絡的構建

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也是成功解題的基礎??荚囍袑W生由于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運算不準確而失分的情況非常嚴重。在新授過程中,學生一段一段地學習基礎知識,很少有學生對基本概念進行揣摩思考,學習數學的過程被錯誤地認為是套公式、概念不斷解題的過程,因而普遍存在理解不透、記憶不牢的現象。從記憶的規律來看,理解的東西才能有良好的記憶效果。教師在每個章節復習之前,需引導學生對公式概念進行再認識,認清每個概念的內涵外延,注意比較概念間的聯系和區別,注意基礎知識的條理化、系列化,使學生能構建成一章節的知識網絡,強化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還應在書本概念的基礎上,結合學生解題的實際,挖掘出一些有價值的二級定理,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溫故而知新”,激發他們整理基礎知識的興趣。在整理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亦可提供一些形似質異、形異質同的練習,讓學生在對比中練習,在對比中區分,在對比中領悟,在對比中內化,提高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

六、注重基本方法的形成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往往是只顧做題,無暇進行反思和回顧,對基本解題方法的掌握往往是回憶和再現老師解題的操作過程,并未讓方法上升到理性層面。在具體解題中,表現為對碰到的問題若是熟悉的則不顧其間變化,審題馬虎輕率,倉促應答,反映在解題上是常出現丟三落四,考慮不嚴謹,自我調控意識不強。對于面目新穎的問題束手無策,不能尋求解題突破口,以前所接觸或掌握的方法不能發生遷移。甚至有的學生會出現生搬硬套、令人啼笑皆非的解答過程,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針對某一類型的問題,整理不同條件特征的題目,提供相應解法,引導學生觀察和體會各種解法的聯系和區別,反思各種解法的利弊,落實到具體解題時,使學生能觀察和分析題目條件的差異,合理進行選擇。如在求數列前n項和時,針對不同題型特征有裂項求和、錯位相減、反序相加、分項求和,各種解法均需有不同已知條件的特征,教師在講解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比較,循序漸進,最終尋找合理的解法。此外,在進行訓練時,還可適當進行一題多解,一解多題的練習,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提高思維品質。在授課時注意對學生典型錯誤的分析?!板e誤是正確的先導”。不要怕思維失誤,而應從個別失誤中引發帶有普遍性的教訓,把失誤中的教訓轉化為成功的經驗,在失誤中建立正確的方法。

七、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于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之中,蘊含于知識的教學,又超越知識的教學,是知識向能力轉化的橋梁。一般來說,在二輪專題復習時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將有重點體現,但在一輪復習時也應有一定的滲透和鋪墊。復習時,對重要概念及定理的形成和推導過程及典型方法的思維過程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力求使上述過程成為數學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滲透,領悟和升華的過程,為進入第二輪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高中數學需掌握的基本數學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數與方程,化歸與轉化,分類與整合,特殊與一般。在一輪復習的各個章節,應認真剖析各章內容,結合知識多角度地凸顯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數學理性思維能力。

八、注重學生學習心理的輔導

了解高三學生面對數學復習時的心理特點基本可歸結為以下幾種類別:急于求成,淺嘗輒止;遇到困難失去信心,怕苦怕累,時冷時熱;基礎較差,一竅不通,幾乎失去學習信心等。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狀況,引導學生戒驕戒躁,克服焦慮、浮躁的心態,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工作,在教學中適當貫穿學法指導,通過一輪復習扎實打好基礎。對情況嚴重的學生要給予足夠的關愛,引導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理。授課時控制好復習的難度和深度,課后作業量需適當控制。指導學生抓好預習、上課、課后鞏固三個環節,使每個學生通過復習有所獲。高三學習緊張,競爭激烈,思想負擔重,教師在講授知識時,應盡力營造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真正提高復習效益。

九、注重查漏補缺

在每次測驗后,教師對本次考試的難易程度,考點的覆蓋面,學生掌握的程度逐一等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找到盲點,進而攻克,把每一次考試遺漏的知識點在下次測試中展現,讓學生在每次測驗中能有所得,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

猜你喜歡
知識網絡理性思維心理特征
談談“如意提梁”創意色彩與文化心理特征
有這13個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潛在家暴傾向
農村中小學生書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應對策略
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有效性的影響
知識網絡環境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過氧化鈉的性質及產物驗證探究實驗
認知抑制與理性思維新論
醫療糾紛不同階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