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誠智能玩轉特種機器人魔方

2016-09-05 01:28鄧繼躍張瀟卓
中國機械 2016年9期
關鍵詞:特種核心技術機器人

中國工業報記者 鄧繼躍 張瀟卓

?

開誠智能玩轉特種機器人魔方

中國工業報記者 鄧繼躍 張瀟卓

目前,中國在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的同時,基本形成了涵蓋整個機器人產業鏈的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能力,盡管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差距明顯。事實上,與國內城市發展“千城一面”相似,在國內裝備制造領域,精致與特色同樣稀缺。而在這樣的產業氛圍中,只有致力于發展核心技術的企業才可能脫穎而出,暢游藍海。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就以其構建起的核心技術能力,抓住了市場機遇,在裝備制造行業面臨嚴重競爭與生存壓力的形勢下,逆勢上揚,在特種機器人產業領域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今年以來,該公司特種機器人訂貨數量較去年同期實現爆增。截至4月底,公司特種機器人銷售已達490臺套,合同額3.9億元,在國內特種機器人市場占有率上高居首位。對此,公司董事長許開成深有感觸地說:“這得益于發展技術專長已固化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p>

吃技術飯才有未來

創新、變革,這是多年來在各種語境中使用頻率極高的詞匯。這不僅僅因為核心技術從來就是買不來的,而且,產業領域核心技術“空心化”長期得不到實質性改觀,已經使裝備工業在變化了的市場環境中,競爭力受到明顯制約。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傳統增長模式的失效,都要求裝備企業要著力于技術以及品質的附加值。

應該說,在開誠智能的發展軌跡中,技術能力始終在主導著企業的運行軌跡。在唐山這個以資源為特點的重化工業區域,這簡直就是一朵奇葩。較早形成的服務制造理念以及走技術專長型的企業發展定位,使開誠智能在發展歷程中的每個節點,總能以新技術、新產品改變格局,逆轉運勢。以自動化裝備和裝置提升傳統產業效率的經營模式,使其在區域企業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個性。

在開誠智能開發的產品中,許多貴為“國內第一”,譬如 “PLC礦井操車信號控制系統”、“PLC礦井提升信號控制系統”、“礦用隔爆變頻調速裝置”、“礦用隔爆高壓軟起動裝置”等。開誠智能儼然成為國內煤礦自動化裝備的優質供應商和新技術應用的引領者。

進入新世紀,開誠智能將發展重點指向了更高層次的機器人領域。這意味著,開誠智能開始從工業自動化向智能化領域發力。

說到開誠智能啟動機器人研發,契機應該緣自一次礦難。在那次事故中,受制于井下的惡劣環境,貽誤了最佳救援時間,造成了人員生命的損失?!爱敃r我就想,應該做個可以到危險環境中代替人、提高救援效率的機器人,免費提供給礦區用?!痹S開成回憶說。正是這樣一種人文情懷,成就了今天開誠智能在高危作業環境下的機器人研制。

目前,開誠智能已形成五大機器人系列產品,并取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外觀專利4項。開誠智能緊緊結合市場需求,制定企業機器人發展戰略,特種機器人的研發方向正逐步向消防、化工、煤礦、非煤礦山、軍工、電力、市政建設等領域擴展。

沉寂中迎來的暴發

開誠智能的產品結構主要由煤炭裝備和特種機器人組成。近幾年,煤炭行業的持續低迷使相關裝備市場需求疲軟,開誠智能的煤炭裝備在銷售出現拐點后,呈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而機器人產品在2015年之前的銷售規模,尚不能對沖傳統產品銷售下降所造成的缺口。

不過,以近期發生的一些重大安全突發事件為契機,十年磨劍的開誠智能特種機器人終于迎來了市場暴發。

4月11日,由10多人組成的某地區考察團在開誠智能進行了深入交流考察。據了解,該考察團對開誠智能的綜合體系給出了高度評價,頗具規模的產品訂單隨之簽訂。進入2016年以來,這類考察、交流、合作活動在開誠智能形成了常態化。訂貨額成十倍的增長局面甚至超出了企業最樂觀的預判。

自重組加入中信體系后,依托集團的資源優勢,開誠智能在研發、銷售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發生了質的提升。面對機器人需求市場的迅速擴大,開誠智能已新增三條生產線,預計到年末有望形成年產機器人1000臺套的能力。

開誠智能的主打產品——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憑借體積小、性能優的特點,迅速打入了國內外市場。目前,菲律賓、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國的供應商已與開誠智能簽訂了采購合同。其中,德國某知名企業還將開誠智能生產的消防機器人作為標準配置,每臺消防車配套4臺消防機器人,隨消防車一并銷售,以提高消防車自動化水平。

機器人屬智力密集型產業。在國內機器人市場主要由國外品牌控制的格局下,國內企業的發展需要不竭的技術升級為支撐。在開誠智能的300多名員工中,近三分之一是研發人員。企業完成重組后,開誠智能在積極吸引機器人研發高端人才的同時,借助中信集團的優勢,充分利用中信重工與中科院自動化所在北京共建的自動化研究分院資源,持續加強核心技術能力的提升。許開成介紹說,開誠智能在智力資源的利用方面不會僅僅局限在國內,而是要走向國際,包括考慮到歐美設立研發機構。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對話開誠智能創始人許開成

在淘汰落后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發展智能裝備產業的大背景下,機器人所承載的智能制造光環,使其成為許多地區推進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特別是自《中國制造2025》發布后,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概念高燒不退。一時間,大江南北,機器人產業園遍地開花,各路熱錢趨之若鶩。令人頗有搞“運動”式發展機器人產業的感覺。當富有悲情色彩的很多傳統產業還處于緩慢復蘇的半休眠狀態時,機器人產業會否再次陷入低端同質化擴張的泥潭呢? 作為一個起步于“民間”,卻始終在工業自動化領域不斷追求、并在機器人制造領域脫穎而出的企業,開誠智能是如何成為了“先知先覺”的開拓者呢?

開誠智能董事長許開日前就此接受了中國工業報社記者的專訪。

記者:近年來,國內機器人市場增長迅猛。國際機器人巨頭紛紛搶灘登陸,以ABB、庫卡、安川電機、發那科為代表的國外機器人企業占據了國內大部分機器人市場。特種機器人領域的競爭格局是否也有同樣的強度?

許開成:應該承認的是,在特種機器人領域,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確存在明顯差距。這種差距最直觀的體現在產品價格上。與開誠相類似的產品,國外價格是我們的兩至三倍。目前,國內從事特種機器人制造的企業不超過10家,具備自主核心技術的,除我們也許就沒有其他了。

記者:開誠智能脫穎于唐山這樣的資源型城市,的確難能可貴。中國制造長期與低質低價并行。更多關注規模擴張的運作模式,不易于先進制造能力的形成。有人說,企業家是一種天賜資源。那么,在您看來,企業個性化與專著力的形成,也是一種本能?

許開成:我是礦工出身。不過,開誠智能的第一桶金,是來自于我開發的一項井用電子通訊專利產品。俗話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很早就對工業自動化有一種特殊的興趣,而且伴隨至今。有些事就是這樣,當一個人堅持做自己,不游離,不動搖,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到極致,改變將自然而至。曾經也有人建議我上房地產項目,但我回絕了,固守實體,只吃工業自動化這碗飯。事實證明,只有如此,企業才能保有持續發展的后勁與能量。我們今后仍會沿著發展技術專長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記者:眼下,機器人產業在國內熱得發燙,而高級復合型技術人才的短缺又成為產業內質提升的短板。在唐山這樣的三線城市,開誠智能是如何留住人才的?

許開成:眼下,一些企業對人才已經到了公開掠奪的地步。不過,開誠的技術隊伍基本穩定。我們主要是靠事業留人,提供平臺,讓能人充分施展。同時,我們也積極通過多種形式,為人才提供更多的提高機會,包括提供國際性的交流機會,讓研發人員能在國際頂級的平臺上參與技術創新活動。

記者:國內現有的機器人產業園區已多達四十個,估計這個數字還會不斷攀升。據了解,許多省市在“十三·五”規劃中,都提出要發展機器人。那么,在您看來,發展機器人產業首先應該具備哪些資源要素?

許開成:離我們不遠,就有一個機器人產業園區。僅僅是河北省,還有許多想上和已經上了機器人產業園的城市。其他省區大手筆投資的也大有人在。

機器人屬于高技術密集的產業領域,掌握核心技術是發展產業的基本要求。如果我們搞了大量的產業園,而沒有核心技術,只是做組裝,搞代工,無非就是來料加工后的國內銷售。如此,在盈利模式及技術形成與經驗積累上得不到任何新東西。如果迅速出現低端產能過剩的局面,將對機器人這一智能產業的健康發展造成損害。

機器人產業的核心技術由伺服系統、控制器、核心算法、減速器以及應用和集成技術組成。如果不同區域的產業園能在其中的某一兩個領域形成特色,或者在關鍵配套件甚至是基礎部件、原材料上形成核心優勢,國內機器人產業強鏈的形成才有可能。

記者:眾所周知,國內的教育及科研體制對產業的核心支撐作用仍有待提高。除此之外,發展機器人產業還應注重哪些關鍵點?

許開成:體制機制創新。制度必須是公平的。如果制度因人而異,在壟斷性行業有人為的準入限制,有非市場化的門檻,那就不叫制度。失去了公平競爭,產業發展也將失去動力。

記者:今年兩會上,“工匠精神”成為熱詞?,F在一提到工匠精神,似乎成了德國制造的專有名詞。歷史上,中國的工匠不是同樣很有一套?

許開成:德國我去過很多次。德國制造的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事實上,開誠與德國企業界之間有廣泛而密切的交流合作。經常會有德國專家到公司進行技術指導。

我們有自己的價值觀。對于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我認為,就是通過我們的產業行動,讓國內外客戶能感受到一流的中國制造的品質。

記者:今年特種機器人市場的暴發式增長是企業從未經歷過的,企業在生產上是否有能力應對?

許開成:的確存在一定壓力。畢竟保障品質是我們產品生產的前提。當然,我們也有針對性措施。一是通過產品模塊化設計,提高生產效率;二是進一步優化生產流程,包括采用工程措施確保產品品質;三是考慮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整合利用現有存量制造資源;四是在產品應用具備規模的地區進行有選擇的產能直接布局。

記者:工信部在其近日發布的機器人“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將制定工業機器人產業規范條件,促進各項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鼓勵機器人產業向高端化發展,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同時,將成立中國機器人中心,支持產業技術創新。

許開成: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確有必要很好的總結一些新興產業發展的失敗案例?,F在的情況是,由于存在政府補貼,不少企業涌入,但由于不掌握核心技術,往往是通過采購零部件組裝拿補貼。這與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產業向高技術領域拓展的政策導向完全相悖。

事實證明,核心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同樣,發展產業光靠資金也解決不了問題。如果不能對制約產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并有針對性的解決,再多的資源投入也很難達到目的。

或許,由管理所形成的高效運行系統,遵從產業發展內在規律的制度設計,才是企業得以顯示競爭力與技術優勢的關鍵所在。

猜你喜歡
特種核心技術機器人
特種偵察游騎兵
小型地面特種機器人初露鋒芒
歡迎訂閱2020年《特種經濟動植物》
這些特種蔬菜種植前景廣闊
提升變電站一次檢修核心技術的研究
影響規?;i場收益的核心技術探討
顛覆式創新: 集汽車級十項核心技術的ROBYF1
機器人來幫你
認識機器人
機器人來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