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

2016-09-07 14:13胡康寧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8期
關鍵詞:偽科學現實生活科學知識

胡康寧

【摘 要】 日本3.11地震發生以后,由于地震對日本的核設施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導致了核廢料的泄漏。從而在全世界引起了恐慌,人們爭相購買碘鹽,造成全國上下的搶鹽風潮。但是,稍微有點科學意識的人都知道,碘鹽并不能防治核元素所造成的病態。再加上我國有大面積的鹽田,是夠中國人吃上幾萬年,所以,瘋搶碘鹽實質上就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關鍵詞】 科學知識;現實生活;偽科學;科學道理;現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8-00-01

日本3.11地震發生以后,由于地震對日本的核設施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導致了核廢料的泄漏。從而在全世界引起了恐慌,人們爭相購買碘鹽,造成全國上下的搶鹽風潮。但是,稍微有點科學意識的人都知道,碘鹽并不能防治核元素所造成的病態。再加上我國有大面積的鹽田,是夠中國人吃上幾萬年,所以,瘋搶碘鹽實質上就是犯了常識性錯誤。一股跟風就把中國人都忽悠了。包括我的一些親朋好友都在搶鹽,這就是缺乏科學知識而導致的一些問題。

還聽說,前些年,有一則消息,說:中國人發明了水變油的故事。人們只需要往水里添加一些別的物質,水立刻就能變成油,只要你往汽車里加上這種油,汽車就能在公路上跑。實際上,這只是偽科學。人們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還達不到這個水準。

前面說的是一些不懂科學的人和一些偽科學,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是有一些科學的事和科學的道理來引領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質量更進一步有所提高。比如:

炒菜,油炸食物為什么油鍋里的油會炸起來。

這是因為用油炒,炸食物的適當溫度,一般是在160℃~200℃左右。這時,就等于把附在食物上的少量的水一下子放入高溫中。我們知道,水到100℃就沸騰。液體的沸騰就是汽化,此時,其體積不僅發生很大變化,而且還是在很短的時間里變化的.少量的水進入了多量的高溫的油里,水便爆發性地汽化蒸發,這樣,周圍的油被帶得飛濺起來,由此,就產生了“濺油”現象。

炸藥是一種猛烈的爆炸物,它能爆炸,是因為炸藥的主要成分硝化甘油是由碳,氫,氮,氧組成的,這些東西在爆炸時,各自都因急劇的化學變化而產生氣體,其體積突然猛增,于是發生爆炸。炒,炸食品時發生的“濺油”現象,就是急劇蒸發的少量氣體在非常短的時間里激起了周圍的液體所造成的。

食鹽味咸,常用來調味,或腌制魚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種用量最多、最廣的調味品,素稱“百味之王”。人們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鹽(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鹽就足夠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則是人體機能的需要。Na+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和容量的重要成分。動物血液中鹽濃度是恒定的,鹽分的過多流失或補充不夠就會增大興奮性,于是發生無力和顫抖,最后導致動物后腿麻痹,直至死亡。美國科學家泰勒親身體會了吃無鹽食物的過程,起初是出汗增加,食欲消失,5天后感到十分疲憊,到第8~9天則感到肌肉疼痛和僵硬,繼而發生失眠和肌肉抽搐,后因情況更為嚴重而被迫終止實驗。當然,攝取過多的食鹽,就會把水分從細胞中吸收回體液中,使機體因缺水而發燒。

不銹鋼為什么不易生銹?的確,不銹鋼是不易生銹的。正因為它不易生銹,人們才把它稱為不銹鋼。普通的不銹鋼是往鐵里摻18%左右的鉻制成的,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合金。此外還有往鐵里摻合鎳等制成的不銹鋼。不銹鋼與鐵相比之所以不易生銹,是因為用不銹鋼制成薄板時,其表面會形成一層很結實的覆膜,將內部保護起來。這種覆膜是一種氧化物,其實也是一種“銹”,因而也可以說不銹鋼是一種比鐵還易于生“銹”的金屬,但它生的“銹”恰恰起了保護膜的作用。與此類似的是鋁.在鋁的表面也能形成一層氧化覆膜,所以鋁也不易生銹。不銹鋼也好,鋁也好,它們都有這樣一層氧化膜保護著內部,因此在洗刷不銹鋼制品或鋁制品時,最好不要用去污染粉等用力擦拭表面,否則會破壞那層氧化膜。

冬天池塘里的水為什么下面的比上面的熱

給洗澡水加熱。溫度一上升,水就開始膨脹,變輕,熱水漸漸向上面集中。洗操前,要好好攪動一下澡盆里的水,因為上面的水熱,下面的水涼。但是,在冬天的池塘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我們這樣說是因為,水有一種罕見的特性,即當水溫在4℃的時候,其重量比任何溫度的水都要重。由于水有這種特性,所以,當池塘的水面溫度因寒冷下降到4℃的時候,這層水就向下沉去。又因為4℃以下的水雖然更涼,但重量卻比4℃的水輕,所以,這些水向上升,于是池塘的水面逐漸結上了一層冰。然而,冰的傳熱功能欠佳,這樣就使得池塘底部的水溫不降到4℃以下。由于上述各種原因,除去特別淺的水池外,池塘里的水不會全部都結成冰。

對于這些科學道理和現象,我們只要平時稍加注意,在加深入的去研究,就有可能獲得。

還有一些科學小常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運用的比較常見。比如:

1.吃藥的時候,不要用茶水送藥,因為茶會和藥物發生中和作用,降低藥性。

2.發燒時喝茶害處較大,因為茶葉所含的茶堿會提高人體溫度,并可影響和降低藥物的作用,從而加重病情,因此,發燒時不宜喝茶。

3.穿紅色衣服可以吸收、過濾掉更多的太陽紫外線,從而可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

4.兒童空腹的時候不要吃糖,因為在空腹時會影響他們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

科學知識對于我們現代生活,已經很重要了。我們現在已經不是那個刀耕火種,二牛抬杠的年代了。我們需要科學知識,我們需要科學技術,來為我們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國科技報,2011(4)

(2)太陽能,2013(6)

猜你喜歡
偽科學現實生活科學知識
“半小時才燃脂”是偽科學
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滑雪運動研究可視化分析
2000-2017國外關系從句研究動態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
社會化知識及其客觀性探析——兼議朗基諾的科學知識觀
藝術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華盛頓大學開“反胡說八道”課
偽科學的屬性、特征和判斷標準
假期歸來
堅決反對偽科學
不等式創新題薈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