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聯理論下《酒國》俄譯本中歸化翻譯的個案分析

2016-09-15 06:39楊麗萍
人間 2016年23期
關鍵詞:歸化關聯譯者

楊麗萍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關聯理論下《酒國》俄譯本中歸化翻譯的個案分析

楊麗萍

(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莫言的小說《酒國》在語言及結構上具有獨特的魅力,因而很多國家的翻譯家對其進行了譯介。本文將在關聯理論的指導下對《酒國》俄譯本中的歸化翻譯進行個案分析。利用關聯理論解釋翻譯,并從歸化翻譯的角度按翻譯技巧對照中俄文本進行分析。

關聯理論;《酒國》俄譯本;歸化翻譯

一、關聯理論與翻譯

Sperber和Wilson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一書中首次提出了關聯理論。1991年,Wilson的學生Gutt發表了論文《翻譯與關聯:認知與語境》,從關聯理論角度對翻譯作出了新的解釋,刷新了人們對翻譯的認識。關聯理論給翻譯提供了一個統一的理論框架,奠定了翻譯本體論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1]。

關聯理論認為語言交際是一個認知—推理的互明過程,對話語的理解就是一種認知活動[2],從關聯理論的角度研究翻譯,可以將翻譯看作是一種示意—推理性質的交際行為。不同之處僅在于翻譯是一種跨文化、跨語言的示意—推理過程或行為[3]。所以說,關聯理論重新解釋了翻譯的本質,翻譯所追求的目標,也為翻譯提供了理論性的支撐和指導。翻譯可以說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言語交際行為,它所經歷的推理認知過程依據的就是關聯性。Sperber和Wilson在關聯理論中用語境效果和處理努力這正負兩個因素來制約關聯性[4]。

在交際過程中,為了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交際雙方尋求的往往是說話人的話語和聽話人的認知環境之間的最佳關聯性。將最佳關聯性運用在翻譯上,譯者積極運用各種翻譯策略和方法,為的是尋找源語認知語境和譯語認知語境之間的最佳關聯。翻譯的整個過程涉及到源語作者、譯者和譯文讀者,三者之間存在著交際行為。在這期間包含了對言語的雙重的認知推理過程。譯者利用原文的語言、句法、語義、文體等各層面的交際線索,做出語境假設,使自己的思維與原文作者的認知環境和譯文讀者的認知環境相關聯,在有關聯的數個闡釋中選出關聯性最佳的那一個,為最佳譯文創造足夠的合適的語境效果[5]。關聯理論下翻譯的實質就是尋找最佳關聯。

二、關聯理論下的歸化翻譯

關聯理論雖與翻譯沒有直接關系,但它的相關原理很好地解釋了這兩個原則。關聯理論認為,人類的言語交際活動可分為明說和暗含兩種。明說表達的是一種信息意圖,而暗含傳達的則是一種交際意圖,即讓聽話人明白說話人有一個傳遞信息的意圖[6]。這兩點在翻譯理論中可以用來解釋“歸化”和“異化”這兩個翻譯策略。在交際過程中,實現交際目的往往比傳遞信息更為重要,因此暗含的重要性甚于明說。有時為了實現交際目的,不會過多地考慮,甚至還會犧牲原文的信息意圖。

翻譯作為一種言語交際活動,涉及到源語和譯語兩個語言認知環境,譯者需要充分考慮兩個環境之間的差異,考慮譯語讀者的可接受性。因為由于文化間的沖突或空缺會帶來認知環境上的差異。依據關聯理論,為了實現最佳關聯性,使譯語讀者用最小的努力獲得最佳的語境效果,在翻譯過程中可以使用歸化這一策略。Mark Shuttleworth在其《翻譯學辭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書中提到:歸化是指“譯者采用透明、流暢的風格以盡可能減少譯語讀者對外語文本的生疏感的翻譯策略”[7]。翻譯上的歸化就是使來源語(source language)無論從形式、風格上都符合目的語,從而讓讀者聽來耳熟,看來順眼,不覺得生硬、別扭[8]。在使用歸化策略時,原文的異域色彩可能會喪失,為了消除理解上的障礙,考慮的更多的是譯語讀者所處的認知環境。譯文更貼近譯語讀者,降低了閱讀難度,在多數情況下可以避免錯譯和誤譯。在翻譯過程中,考慮歸化翻譯在翻譯過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三、《酒國》俄譯本中歸化翻譯的個案分析

莫言于201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后,他的作品在國內外的文學界、評論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俄羅斯翻譯家葉果羅夫未對莫言的作品進行譯介時,莫言作品的俄譯數量較少。葉果羅夫作為資深的漢學翻譯家,翻譯了莫言的《酒國》和《豐乳肥臀》,這使得莫言的作品出現在了俄羅斯莫斯科、彼得堡的大型書店里,出現在了俄羅斯讀者的視線中。

小說《酒國》有著獨特的語言特色:詞匯的雜語性,句子的多變性,修辭的多樣性 還有大量成語、諺語俗語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翻譯的難度。筆者從歸化理論角度分析了俄羅斯譯者葉果羅夫在運用歸化翻譯策略時使用的幾個技巧,包括增譯、省譯、注釋、調整句子結構、使用俄語表達等。

(一)增譯。

增譯指的是在翻譯時增加一些詞、短語或是句子,起到補充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作用,以便更為準確地表達原文的含義。

[原文]他的手哆嗦了一下,幾滴酒液灑到了虎口上,那里的皮膚產生了幸福的涼意。[9]45

[譯文]Рука дрогнула, несколько капель пролилось на кожу между большим и указательным пальцем, и возникло ощущение приятной прохлады.[10]60

此處的“虎口”一詞不能僅從字面意義上理解?;⒖谑侵嗅t中的一個名詞,指的是手背拇、食指之間。在俄語中沒有這樣的概念,譯者為了降低譯文讀者的閱讀難度,在翻譯時譯者作了適當的補充,準確地描述了虎口所指的具體位置,從而讓讀者明白了虎口的所指。

(二)省譯。

考慮到俄漢語言的差異,翻譯時會有詳略的處理。不符合俄語表達習慣的需要省譯,可以使譯文簡潔,更突出重要信息。

[原文]蔚藍的天因為煤礦的黑顯得更加蔚藍?;疑拇u墻一人多高,沿著起伏的地形起伏,蜿蜒如一條長龍,把煤礦的區域包圍起來。[9]8

[譯文]В чарующем свете осеннего дня многое выступало по-новому, и на фоне черноты шахты голубнизна неба казалась ещё пронзительнее. То поднимаясь, то опускаясь вместе с рельуфомместности, вокруг территории извивался серый забор чуть выше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роста.[10]12

句中涉及俄羅斯讀者容易誤解的概念“龍”。龍在中國文化中是神圣的威嚴的象征,而在俄羅斯文化中則是邪惡的妖怪,帶有否定意味。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譯者直接省略了“如一條長龍”。

(三)注釋。

增加注釋可以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原文。有時原文中會出現一些文化負載詞,對于譯文讀者來說也許并不熟悉。這就容易造成閱讀上的困難,所以添加注釋可以增強譯文可讀性,必要的注釋搭建了最佳關聯的橋梁。

[原文]這簡直是孔夫子門前念《三字經》,關云長面前耍大刀,金剛鉆面前談喝酒。[9]25

[譯文]Это все равно что декламировать ?Саньцзыцзин? у ворот Конфуция, демонстрировать искусство владения мечом перед Юем Гуань или рассуждатьо том, как пить вино, перед Цзинь Ганцзуанем…[10]33

《三字經》是中國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之一,有獨特的思想價值。作為中華文化特有的產物,俄羅斯讀者自然會對它感到陌生。因此,譯者在音譯書名之后加了注釋

“?Саньцзыцзин?(Троесловие)-букварь для начинающих осваивать грамоту, написан на древнем литературном языке. В стихотворной форме кратко излагает основы конфуцианской морали. Для простоты запоминания тексты разбиты на групыы по три иероглифа.”(《三字經》(三個字)——用古代文語寫成的用于幼兒識字的字典。以詩歌的形式簡要地闡釋儒家的道德理念。為了方便記憶將它以三個字分組。),借此讀者補充介紹了《三字經》一書,彌補了這一文化空缺。

(四)調整句子結構。

俄漢語言在句式、詞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句子翻譯過程中利用調整語序等手段調整句子結構,將更符合俄語的表達。

[原文]她們拖著我走出餐廳,走上那條化纖地毯的走廊,像拖著一條死狗。[9]91

[譯文]Вынесли из банкетного зала и, как дохлого пса, потащали по тому же коридору с ковровой дорожкой.[10]115

原文中“像拖著一條死狗”放在句尾,而譯文中譯者將其放在句中,更符合俄語表達。譯文先描述眼之所見的最形象的事物,將次要信息放在描述之后,主人公如死狗一樣的形態帶給人更強烈的直觀感受。

(五)使用俄語表達。

受到民族文化、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俄漢語言文化中會存在文化不對等或文化空缺的現象。直譯有時不能達到理想的交際效果,運用俄語表達則會提升讀者的閱讀感受,交際的效果很顯著。

[原文]那些老鼠們面對著死亡,絕大多數都戰戰兢兢、屁滾尿流。[9]175

[譯文]Перед лицом смерти большинство мышек дрожали от страха, у них начиналась медвежья болезнь, они надували в штаны.[10]219

原文中形容老鼠的恐懼,用到了一個成語“屁滾尿流”,譯者將其翻譯為“медвежья болезнь”(熊?。??!哀蕨支乍缨支丕瞌?болезнь”(熊?。┰诙碚Z文化中是醫學中的專業名詞,指的是患者因害怕或其他因素表現出來的強烈的腹瀉癥狀。譯者用俄語讀者所熟悉的名詞較好地解釋了原文的含義,更貼近譯語文化。

四、結語

本文在關聯理論的大框架下進行了對《酒國》俄譯本中歸化翻譯的個案分析。首先說明了關聯理論與翻譯的關系,關聯理論雖然是認知語用學領域的理論,但對翻譯有很強的解釋力。翻譯過程中譯者尋找合適的翻譯手段用來傳達準確的信息的過程,其實就是關聯理論中尋找最佳關聯的過程。依據關聯理論,為了實現最佳關聯性,以便讀者用最小的努力獲得最佳的語境效果,在翻譯時可以使用歸化這一策略。歸化翻譯能使譯文更貼近讀者的認知語言環境,在降低閱讀難度系數的同時也讓讀者有親切感。

[1]趙彥春.關聯理論對翻譯的解釋力[J].現代外語, 1999(3).

[2]何自然,冉永平.語用認知關聯理論研究[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32.

[3]張新紅,何自然.語用翻譯:語用學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J].現代外語,2001(3).

[4]何照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197.

[5]曹曦穎.奈達與格特翻譯理論比較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6]余高峰.從關聯理論角度看翻譯策略[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7]Shuttleworth& Cowie.(1997).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59.

[8]熊啟煦.翻譯的歸化與異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8).

[9]莫言.酒國[M].??冢耗虾3霭嫔?,2000:8,25,45,91,175.

[10]Мо Янь. Страна вина[М].[пер.с книт., примеч. И.Егорова.]-СПБ.:ЗАО ?Торгово-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Амфора? ,2013:12,33,60,115,219.

H059

A

1671-864X(2016)08-0168-02

楊麗萍(1991-),性別:女 籍貫:浙江省湖州市 工作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學歷:在讀研究生研二 研究方向:俄羅斯文學

猜你喜歡
歸化關聯譯者
測大角歸化法歸化值的兩種計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歸化(雙語加油站)
歸化已成國際籃壇普遍現象
“一帶一路”遞進,關聯民生更緊
歸化,切勿只盯著一時之需
奇趣搭配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