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2016-09-15 06:39孫英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人格德育數學

孫英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南關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孫英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南關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在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德育教育也被放在了教學的重要位置。這與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密切相關。數學作為一項基礎學科,必然也要重視德育教育。本文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就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途徑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希望能引起相關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小學數學;教學;德育;途徑

一、充分利用數學教材挖掘豐富的德育素材

我們現在使用的新教材中有許多的數學史料和插圖,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對數學研究的突出貢獻,如:“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面積”“我國在2000多年前用算籌記數”“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約在2000年前,我國數學名著《九章算數》中的方田章就論述了平面圖形面積的算法?!薄凹s1500年前,中國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精確到6位小數的人?!痹诮虒W過程中,向學生滲透這方面知識可以在無形中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教材中還涉及一些反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有力說服數據,比如長江的長度、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等,能夠進一步使得學生領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同時,在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工農業的實際數據來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充分發揮教師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從一定角度上講,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至關重要。教師的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是有著重要影響的。一般說來。具有一定人格魅力的教師,其形象一定高大而感人,他們總會以其巨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去影響他的學生,使學生產生向師性,并以教師為榜樣和楷模,來進行自我人格塑造。這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講:“只有人格才能夠影響到人格的發展和規定?!苯處煹乃枷?、信念、品質、作風、行為等,每時每刻都在潛移默化地、耳濡目染地感染和熏陶著學生,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美好的痕跡,從而使學生的靈魂得到凈化,品質得到陶冶。這種身教是任何言教和規章制度都無法比擬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用優美雅觀的板書設計、流暢風趣的語言表達、大方得體的教學形態來組織教學任務,這種輕松地氛圍無形中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給其一種美的享受,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最重要的是也能使得學生體會到責任的意義。這是學生日后學習工作中的一筆寶貴財富。所以說,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自身的真誠、正直、純潔、責任等優秀品質去塑造學生,托起學生美好的未來。

三、充分利用數學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將德育教育局限在課堂中,所起到的效果畢竟是有限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其和課外學習有機結合在一起,積極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體活動。例如,在教學時間單位“年、月、日”時,可以讓學生拿乒乓球演示,讓兩個學生站在講臺上轉圈演示“地球自轉一圈是一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是一年,以及平年、閏年的形成”等。通過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對知識理解得深,記得牢。另一方面也使學生領悟到了實踐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又比如,學生會在四年級接觸一些簡單的數據整理知識,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最后將所有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以及一年中所使用垃圾袋的總數量,再向學生講解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認識。既學生增強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也在無形中使學生認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充分考慮學生愛好的基礎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知識競賽問答,數學小知識講解等,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引導、理解。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念

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反映了客觀物質世界互相聯系和運動發展的規律,因而為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發展辯證思維,提供了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充分挖掘數學知識中含有的哲學因素,以數學知識為載體,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為學生形成科學世界觀奠定基礎。

(一)引導學生理解知識形成發展的過程,滲透“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觀點;一切事物都有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當然不例外。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克服孤立靜止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組織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發揮原有知識的正遷移作用,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數認識”的教學,從“十以內數認識”發展到“多位數的認識”,教材是分段安排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以舊引新,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分別突出不同的重點,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多位數的讀數方法。這樣,學生對數的認識就會逐漸深化。

(二)注意引導學生溝通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和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觀點。數學是對事物、數形特征的高度抽象概括,以它嚴密的邏輯性、系統性反映客觀事物的普遍聯系。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揭示數與數、數與形、形與形、四則運算之間、概念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學會用聯系的觀點去觀察和處理實際問題。例如,加減乘除法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但教材只分別安排了“加減法關系”“乘除法關系”。為了深化認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加、減、乘、除四種運算之間的關系,使學生不僅認識到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而且認識到“加與乘”“減與除”之間存在著“轉化”關系。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既注重數學知識的教學,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將德育滲透其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1]高雙.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缺失與重構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2(04).

[2]張娜.德育化無形 心靈潤無聲—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8).

[3]訾曉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進行德育滲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6).

G623.5

A

1671-864X(2016)09-0281-01

猜你喜歡
人格德育數學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論君子人格的養成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漫畫之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