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福山民主自由思想兼論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2016-09-15 06:39張文慧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福山黑格爾人類

張文慧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 100024)

芻議福山民主自由思想兼論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張文慧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 100024)

日裔美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關于民主自由思想發展與歷史終結、政治制度與政治秩序等的觀點在當今世界引發了諸多思考,一些論點也頗受爭議。通過閱讀福山的幾本重要著作,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思考:一是歷史決定論與普世史之辯;二是市場導向的威權政體與“中國模式”;三是人性視角下的現代化理論;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與“歷史的終結”。

福山;民主自由;中國政治制度

“人類與其說像是會開出千姿百態美麗花朵的無數蓓蕾,不如說是在同一道路上行進的一長列馬車。有些馬車正飛速地奔向城鎮,另一些則會被困在荒野,不然就是在翻山越嶺之后陷在最后一道關口。還有一些馬車手被戰斗嚇破了膽,一時慌不擇路失去了方向,從而走上了錯誤方向,在那里支起永久的帳篷……不過,絕大多數馬車會在朝城鎮方向緩緩行駛,其中的絕大多數最終會達到那里……即使大多數馬車最終到達同一個城鎮,我們也無法知道馬車上的旅客會不會環顧一下四周的環境,是否會發現它們的不足,從而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新旅程?!雹?/p>

在《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一書的結尾,弗朗西斯·福山描繪了以上情境。他作了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將人類的發展比作一列列前行的馬車,盡管樣式各異,但是都基本朝著一個方向前行。這段描述很形象地展現了福山民主自由思想的核心觀點:人類的歷史將終結于自由民主制。

一、歷史決定論與普世史之辯

(一)歷史決定論之爭。

對于福山關于歷史終結于民主自由制的觀點,許多讀者簡單地認為,他認為的人類歷史發展終點的思考,就是肯定資本主義制度,肯定資本主義制度就是人類政治制度的完結。但是真正讀過他的作品,就會發現,帶著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對待這個論點是有偏頗的。

福山認為,自由民主制作為一種政體,隨著它在近幾十年內戰勝與之競爭的各種意識形態(專制集權主義、威權主義等),關于其合法性的共識,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出現。他由此認為,自由民主也許是“人類歷史形態演化的終點”和“人類政體的最后形式”,并因此構成“歷史的終結”。

“經濟現代化與政治現代化的過程,最終是走向了各種形式的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备I接^點的核心在于肯定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從這個層面上他的決定論、政治現代化方向論也就不難理解了,且應該予以肯定。我們必須肯定,無論哪種具體制度、體制(資本主義或者社會主義),民主自由在當今時代已經成為一種共識。

其實,“歷史決定論”的說法由來已久,最早應該追溯到著名哲學家黑格爾以及后來的馬克思。黑格爾認為,這個終結就是自由民主國家;而馬克思則認為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但是這一理論遭到批評,尤以卡爾·波普爾的批評為代表。波普爾堅持認為歷史無法預測。

學者們的爭議各有其理,就我所理解來看,還是基本贊同福山觀點,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現代化,人類都是在追求著一種“完美”,從個人的權利自由到國家的民主自由,這些美好的愿望始終伴隨著人類發展始終,也就是“普世史”觀念。

(二)普世史之說。

普世史(Universal History),是力圖在一般的普遍的人類社會整個發展過程中找出一個有意義的模式,這個模式可以構成對人類歷史政治演進規律的解讀。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都認為政體是循環的,沒有一種政體能夠令人完全滿意,人們無限循環地利用一種政體取代另一種政體。據福山介紹,基督教最推出普世史?;浇烫岢錾系勖媲叭巳似降鹊挠^念,并由此為世界上所有人構想了一個共同命運。

康德于在《世界公民觀點下的普世史觀念》中最早提出普世史概念??档抡J為歷史應該有一個終點,即是人類自由的實現。黑格爾繼任了康德的普世史的觀點。黑格爾也認為,歷史的終點就是自由的實現:世界的歷史無非是自由意識的進步。人類自由的具體化就是現代的憲政國家,或者自由民主國家,人類的普世史無非就是人向完全合理性的攀升。

黑格爾是主張自由的哲學家,認為整個歷史過程以自由在具體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中的實現而完結:奠定現代自由國家的自由和平等原則已經被發現,并在最發達的國家得到貫徹,而且不再有比自由主義更優越的社會和政治組織原則了。也就是說,一旦自由和平等的原則在現代國家中得以確立,那么也就宣告了歷史終結處的到來。

卡爾·馬克思繼承了黑格爾的觀點,但是與黑格爾不同點在于對歷史終結時出現何種社會持有不同觀點。馬克思堅持階級分析方法,認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沖突是自由國家無法解決一個基本矛盾。認為自由國家并不意味著自由的普遍化,而只是資產階級自由的勝利,而只有無產階級取得勝利之時,歷史終結到來。

有“20世紀最偉大的黑格爾闡釋者”之稱的法國籍俄裔哲學家亞歷山大·科耶夫②亦贊成黑格爾的觀點。他認為,法國大革命形成的自由和平等的原則,代表了人類意識形態演進不再可能進步的終點??埔蛘J為,戰后西歐國家充分貫徹了法國大革命的原則,這些資本主義民主國家達到了高度的物質豐富和政治穩定,不再有進一步為之分奮斗的偉大政治目標。歷史的終結不僅是重大政治斗爭和政治沖突的終結,也意味著哲學的終結。

梳理以上哲學家的思想脈絡與分析觀點,我們應該對自由民主原則與觀念有更深刻的認識,在討論歷史終結這一問題是,何種政治制度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自由民主的普及,這樣的自由民主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只要沒有比之更為優越的原則出現,那么民主自由就可以說是終結。

二、市場導向的威權政體與“中國模式”

在《歷史的終結》和《政治秩序的起源》兩本書中,福山都談到了當今世界的政體,其中也包括中國。他把它們大致分為以下幾類:極權主義、威權主義、民主自由主義。

福山認為,極權主義產生于二戰后,主要代表為蘇聯和德國。極權主義國家基于一種明確的意識形態,試圖徹底摧毀市民社會,對國民生活方方面面進行總體控制。極權主義政府希望通過控制新聞媒體、教育和宣傳來改變人的信仰和價值。

福山將中國定義為市場導向的威權政體,即自由經濟與權威政治的結合,既能夠強制推行一種相當嚴厲的社會規范,同時又容許一定程度的自由來促進創新和最新技術的應用。而“中國模式”則是不完全市場經濟及高水平的技術官僚和科技能力的混合體。

1978年,在鄧小平領導下,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在隨后十年中利用經濟改革,“盡管鄧在言談中仍繼續表現得忠于毛澤東思想和馬列主義,但實際上他恢復私有財產,并使得整個國家向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開放?!奔磮猿炙捻椈驹瓌t政治基礎上的經濟市場化改革,承認私有制,發展市場經濟模式,嚴格來說已不是極權主義。

福山也肯定了“中國模式”,認為它是唯一確實可與自由民主制度進行競爭的體制。但是也對中國模式表示出擔憂:猜測一下,50年后,是美國和歐洲在政治上更像中國,還是中國在政治上更像美國和歐洲,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有很多理由表明,中國模式是難以持續的,“它依賴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然而,隨著中國設法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國家轉型,這種高速增長不會再出現。中國因土地和空氣污染而積累了大量隱性負擔,雖然政府比絕大多數威權體制更具有回應性。但是一旦日子變得艱難,中國日益增多的中產階級不可能會接受現行的家長主義體制”。③

福山的上述判斷不無道理。的確,我們可以看到,當前中國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時期,經濟新常態下亟需生產結構調整,也面臨諸多問題,如人口紅利萎縮、環境污染、食品安全、貧富差距、醫療改革、社會保障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會積壓社會矛盾,應當時刻警醒,當然我國政府也在著力解決好這些問題,保證國家經濟社會繼續平穩快速發展。

同時,福山也指出了中國威權政府執政的政治難題:合法性,并以此解釋1989年的政治風波。他還例舉了幾個實例說明合法性是諸多強權國家傾塌的關鍵原因:蘇聯解體、南歐系列右翼威權政府垮臺;1986年菲律賓阿基諾總統取代馬科斯獨裁政府;1987年,韓國選舉產生的盧泰愚總統取代全斗煥將軍;拉丁美洲在1980年代出現類似轉型。

“經濟現代化要求中國社會向國外的思想和影響開放;把權力從國家轉移到公民社會;一黨制帶來難以克服的腐敗和其他社會弊端;造成越來越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具有世界眼光的精英,正是這些精英的孩子,在1989年4月胡耀邦逝世舉行悼念之際組織了始于天安門廣場的一系列抗議活動。這些學生熟悉中外政治實踐,不再滿意共產黨有所偏向的改革,即允許大幅度級經濟自由化卻不允許任何政治自由的改革?!?/p>

福山這里所談到的關于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問題,我們要實事求是看待。我們不能盲目地與西方兩黨或是多黨執政相比較。而必須立足于中國特殊國情,我們應堅定中國特色政治體制,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福山先生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明確談到,并不認為多黨制民主在中國行得通。同時,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政治認同感。

三、人性視角下的現代化理論

一直以來,我們接受的是馬克思主義傳統的經濟現代化的理論,認為經濟是歷史變遷的基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發展的動力。而在福山的書中,讓我認識到一種耳目一新的觀點——尋求承認的斗爭。

福山認為,馬克思對于歷史的經濟解釋把我們帶到了自由民主這塊應許的之地的門口,卻沒有把我們完全送到里頭。最初,民主幾乎不是出于經濟理由而被選擇的,美國革命、法國革命,都發生在工業革命正在英國進行之際,那時,這兩個國家都還沒有在經濟上實現今天我們所理解的“現代化”。美利堅民族決定宣布獨立并為了建立新的民主秩序而向英國宣戰,不能說是出于經濟效率的考慮。

把尋求承認的斗爭當成歷史的動力,需要追溯到黑格爾關于人性的看法。黑格爾認為:單個個體是無法有自我意識的,尋求承認的欲望是人類品格中最具政治性的部分。因此,他認為人類歷史的主要動力是尋求承認的斗爭而非經濟。

相反,福山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些在經濟上進行現代化的國家,政治上總是最不穩定的,因為發展本身激發了人們新的期望和要求,人們不僅拿自己的處境與傳統社會比較,而且與富裕國家比較,結果憤怒爆發。一般所理解的“日益增長的期望導致的革命”,既是欲望的產物,也是一種激情產物。用這一觀點來解釋歷史上許多改革甚至革命流血事件,就很順理成章了。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與“歷史的終結”

福山認為“現代政治制度由強大的國家、法治、負責制所組成。擁有全部三條的西方社會,發展了充滿活力的資本主義經濟,因而在世界上占主導地位?!雹茉凇墩沃贫扰c政治衰敗》一書中,福山繼續討論了如何發展出強大的、非人格化的、負責的政治制度。

在這兩本著作中,福山對于中國以及對于“歷史的終結”這一命題有了新的看法?!爸袊鳛橐粋€威權制的、半資本主義的政體,成功地掌握了經濟的現代化,并且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且最強大的國家?!彼姓J,中國構成了對“歷史的終結”這個觀念的最重要的挑戰。的確,中國近年來的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國模式”蘊藏著潛力。

但是福山也表示了對中國的憂慮:法治國家與負責政府,尤其是中國的法治?!斑@三個要素中……中國一直都有強有力的政府。從1978年開始,法制加強了,基于法律所作的決定也越來越多。但中國還不完全是個法治社會,因為共產黨制定法律卻不完全受法律的約束?!?/p>

加強法治建設也是我國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主題依法治國,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重大任務,作出了一系列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部署。反腐力度也有所加大,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與制約,從嚴治黨、依法治黨方面的舉措也十分突出。

福山也給出了建議:集中力量,開創一個真正的法治國家,在國際層面上,與其他的區域性力量加強合作,消除那些在各種議題上企圖分裂這種合作的煽動性言辭。中國可以仿效德國等很多歐洲國家,先從建立法治社會開始,然后再過渡到民主制度。

我們應當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隨著制度建設不斷推進,民主與法制不斷健全,各方面制度日趨成熟和定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必將更加凸顯,民主、法治的“中國模式”會不會也印證著民主自由制度作為歷史的終結?

注釋: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年9月.

②亞歷山大·科耶夫:法國哲學家,完成了對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解釋,他關于“歷史終結”的思考研究對福山有很大影響。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年9月.

④[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

[1][美]弗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年9月。

[2][英]卡爾·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3][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

A81

A

1671-864X(2016)09-0157-02

猜你喜歡
福山黑格爾人類
絕對者何以作為實存者?——從后期謝林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來看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生命的約定
——電影《郭福山》主題歌(男中音獨唱)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福山凹陷美臺斷層活動特征及其對沉積的控制
簡述黑格爾的哲學史觀與方法論
論黑格爾的道德行為歸責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