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新課程數學課堂中應滲透研究性學習

2016-09-20 11:47楊俊瑛
考試周刊 2016年71期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實踐能力高中數學

楊俊瑛

摘 要: 高中數學課程應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我們今天倡導的“研究性學習”不僅是轉變學習方式而且是通過轉變學習方式促進每個學生個性健全發展。高中數學課程要開展“數學探究”、“數學建?!钡葘W習活動,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創造有利條件。用于研究性學習的開放題盡量能有利于解題者充分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 高中數學 實踐能力

在課堂上要形成“問題中心”,把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搬進課堂內進行研究,使課堂成為問題展示平臺、討論與辨析的場所。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有助于轉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變傳統的“接受性、訓練性學習”為新課程標準倡導的“研究性學習”。隨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進行研究性學習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核心之一。它有利于克服數學教學中注重教師傳授而忽視學生發展的流弊,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研究”熱情,從而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帶著探索問題的強烈欲望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那么他們所得到的知識就比較深刻、扎實。高中數學課程應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教師將研究性學習的思想和方法體現在教學全過程中,滲透學生自主創新性的研究型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個性特長,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下面筆者談談在滲透研究性學習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一、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

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研究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把芯啃詫W習”是學生學習方式的一個重要轉變,它將一改被動地“接收式學習方式”一統天下的時代,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乃至終身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課程。新課程改革倡導的理念體現了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使學生體驗到知識應用的樂趣,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我們今天倡導的“研究性學習”不僅僅是轉變學習方式而是通過轉變學習方式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健全發展,為每個學生個性充分發展開創空間。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發現,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滲透

高中數學課程要設立“數學探究”、“數學建?!钡葘W習活動,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創造有利條件。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基礎學科(概念、原理、法則),是比較抽象的,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為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采用走出去回歸自然,請進來現身說法等動態課型,不斷更新手段,盡可能采用多媒體教學,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物化”。求知欲是人們思考研究問題的內在動力,學生的求知欲越強,主動探索精神越強,就能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

教師將研究性學習的思想和方法體現在教學全過程中,緊密結合教材中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實際問題,滲透學生自主創新性的研究型課題。我們在教學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懸念、討論等多種途徑,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幫助學生走出思維低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發展個性特長,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這些方式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教師要努力促進學生提出問題,對教材內容進行反思;促進學生討論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培養質疑精神;促進學生自覺地把問題專題化。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

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可先安排學生提前預習,讓學生明白本課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等。在數學研究性學習中,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了解并親身參與取得第一手資料,可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課上根據課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懸念,急于要了解問題的結果,調動其積極性。數學探索能力是在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選擇判斷能力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理性認識。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采用生動活潑、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有的放矢地講解,為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打下基礎。數學探索能力是數學思維能力中最富有創造性的要素,也是較難培養和發展的要素。教師要努力促進學生提出問題,對教材內容進行反思。

三、在數學問題中滲透

用于研究性學習的開放題盡量有利于解題者充分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編制的開放題應體現某一完整的數學思想方法,幫助解題者理解什么是數學,為什么要學習數學,以及怎樣學習數學。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要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把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具體生活問題情境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在解決豐富多變的生活實際問題中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意識。具體說來,主要包括以下能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參加社會活動的能力。數學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探究方向,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成了滲透數學研究性學習的載體。在研究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及創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使他們體驗到研究數學的樂趣。

總之,數學思想的滲透和研究性學習僅通過題海戰術是難以真正實現的,要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廣闊的生活領域。由對知識的認識過程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索過程;由對知識的認知掌握轉化為對問題的研究解決。讓他們發現數學的影子,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通過主要采取研究性學習方式實施的數學教學,掌握和運用一種現代數學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李亮.談高中數學課堂如何創設有效教學情境[J].西部素質教育,2016(05).

[2]余尚創.淺談高中數學課堂的提問技巧[J].學周刊,2016(13).

[3]王培赟.如何利用“微課”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J].學周刊,2016(15).

猜你喜歡
研究性學習實踐能力高中數學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類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討
芻議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開展研究性學習深化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究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探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