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初中數學預習作業設計研究

2016-09-20 11:58游興昌
考試周刊 2016年71期
關鍵詞:設計方法初中數學

游興昌

摘 要: 本文對初中數學預習作業的意義與現狀做了分析,并對預習作業的設計方法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 初中數學 預習作業 設計方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都是教育的主體,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散學生的思辨思維。而對于初中數學,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重視對預習作業的布置和設計。讓學生預習知識,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一、初中數學預習作業的意義

(一)使學生初步了解教學新內容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安排預習作業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生先熟悉新的知識內容,了解知識的實際意義所在,激發學習欲望并建立學習框架。比如,在安排預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首要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很多問題都會用到一元一次方程,通過計算才能解決,然后在課堂上實現設未知數和列方程的教學任務。

(二)預習之中見復習

通過對舊知識的鞏固復習,才能提高對新知識的掌握。比如在安排預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方法時,可以教育學生對其運用先進行復習,讓這一活動變得有目的性,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幫助樹立信心

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很容易在數學中“栽跟頭”,長此以往就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歸根結底,正因為學生自己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才導致這樣。所以,教師有針對性地安排預習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二、初中數學預習作業設計現況

(一)教學模式過于傳統

在我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部分教學內容得到積極有效的改善,但是在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根深蒂固及受到體制的限制,使其還存在明顯的傳統性。比如,在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中,教師完全忽略學生是主體這一宗旨,學生缺乏對數學問題的探索欲望和意識,也不會主動預習,翹首等待教師灌輸知識。

(二)預習作業過于形式化

創新本身對教育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盡管在預習作業布置上同樣可以表現出來,但是過分創新,就會忽略實質流于形式,布置預習作業就演化成教師的“創新大賽”了。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不夠深入,意識不到預習的重要作用,同時也不能自覺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三)內容不具針對性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促進全體學生進步,而不會形成“馬太效應”。但就目前而言,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中,疏于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個別教師為了減輕工作任務,對預習作業的態度過于簡單直接,一刀切的教學活動只會傷害部分學生的信心,置學生于茫然。

三、初中數學預習作業設計的策略

(一)預習作業形式的創新性設計

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時,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要顧及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不斷創新預習作業形式,總結創新教學經驗,實現預習作業的質量提高。關于初中數學問題,其實大部分內容都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教師在設計時可以將其與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從而激發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比如,在講多邊形的對角線公式時,通過將數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進行預習作業的設計。

例一:如圖1所示,在某校八年級六個班中舉行的一場羽毛球比賽,每兩個班之間進行一次比賽。問總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才能比完?

解析:這道題是將羽毛球運動與數學相結合,解答這道題時可以運用多邊形對角線的公式進行求解,也就是用多邊形的對角線相加多邊形邊數。

解:總共需要比賽場數是:+6=15(場)。

(二)趣味性預習作業的設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時候,任何場所,尤其在初中數學中,興趣更是學生學習它的動力源泉。通過預習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既發揮預習的作用,又提高興趣。但是,初中數學預習不能被演化成簡單的翻書閱讀,這是枯燥乏味的,也是毫無效果的。教師可以將數學預習作業設計得更具趣味性和互動性,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真正做到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比如,在講從三個方向看時,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這一預習作業可以充分與生活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探索欲望。設計預習作業時,先安排學生要了解和掌握三視圖的相關概念,然后對身邊的某幾個物體進行觀察,通過從三個不同角度的觀察并記錄下分別的形狀及區別。

(三)層次性預習作業的設計

由于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個人智力發展等因素的區別,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大差異。通過長期教學觀察結果顯示,無論是對新知識的掌握還是對舊知識的應用,學生之間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學是一項面對全體學生的活動,因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開展多層次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實現分層異步教學。

比如,在講全等三角形時,預習作業可以這樣設計,針對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安排先根據課本知識和簡單的圖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例二:如圖2所示,△ABC≌△DEF,那么與AB邊相等的是哪一條?這道題考察了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的概念。

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可以讓其通過例題深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條件。

(四)可行性預習作業的設計

無論是創新性、趣味性,還是層次性,這些都需要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礎上,只有具備可行性,其作業設計才是有效的。何為可行性?其實就是讓學生真正明白知識的作用,了解預習的意義。對知識的預習是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對陌生內容的了解,以免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對知識的不熟悉造成課程滯后。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預習,輔助指導,使學生完善數學知識結構。

結語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中,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更突顯出預習作業的重要性。在這一活動中,教師要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培養新型人才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徐鏡泉.基于生本背景的初中數學前置作業設計[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05:110-111.

[2]周伯俠.初中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與評價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26:144.

[3]李志猛.對初中數學預習的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3,S2:82-83+85.

猜你喜歡
設計方法初中數學
讓靈活精悍的微課程成為初中語文課堂的左膀右臂
淺析兒童家具模塊化設計方法
淺析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的設計
公路橋梁結構橋梁抗疲勞設計方法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