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指導化學教學

2016-09-20 06:43樊中科
考試周刊 2016年71期
關鍵詞:辯證唯物主義化學教學高效課堂

樊中科

摘 要: 化學教材蘊涵了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素材,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分析物質的變化及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促進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現高效課堂。

關鍵詞: 辯證唯物主義 化學教學 高效課堂

辯證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指南。在化學教學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指導課堂教學,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又能促進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高效課堂。

一、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培養學生科學態度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的運動變化是永恒的,物質的存在和運動,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認識事物,才能正確認識世界,在化學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宏觀上由元素組成的物質,又是由原子、分子和離子等更小的微粒組成,肉眼無法觀察到的物質的存在,通過用電子顯微鏡拍攝的照片的展現或通過化學實驗證明了它們是真實的,是客觀存在的;化學反應中沉淀、氣體、顏色等現象的形成過程,就是組成物質的微粒的原子發生化學鍵的斷裂,原子形成新的化學鍵,重新結合成產生新物質,因此,化學方程式是客觀存在的化學事實的具體反映,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什么物質,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對應數量關系,都由化學反應遵循的客觀規律決定,因此書寫化學方程式時,一定要符合客觀規律和事實,不能主觀想象,隨意編造。

二、運用對立統一規律,分析處理教學內容

任何事物、現象和過程,是由互相矛盾著的兩個對立面構成的,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事物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

三、應用量變引起質變,揭示物質變化規律

在課堂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懂得自然界的變化是由量變到質變的觀點。在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質變常常是由量變引起的,量變是質變的儲備,質變是量變的結果。

四、根據內因外因關系,明確物質變化規律

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也就是內因。影響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是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發生化學變化的內因在于化學變化的物質內部原子的重新組合,而引起化學變化的條件,如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則是外因。如氧氣和氫氣可以反應生成水,這是變化的內因,但是如果不點燃,則將永遠得不到水,這是外部條件對物質變化的制約。

從物質結構著眼,正確認識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狀態發生的變化,只有從物質結構著眼,了解其本質,把握化學變化的內因,讓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做了“白磷的燃燒”實驗,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白磷在銅片上可以燃燒而紅磷不能?為什么白磷在熱水中不能燃燒,鼓入空氣也不能燃燒?為什么紅磷在加熱的條件下可以在空氣中燃燒?引導學生分析、探究自燃、爆炸、緩慢氧化等現象及原理后,就可根據以上氧化反應的各個外界條件,得出防火、滅火、預防自燃原理方法,使學生認識到只要掌握事物變化的內因,把握實現定向變化的條件,就能改變條件,使事物按照人們所需要的方向變化和發展。引導學生探究認識到: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能通過內因起作用。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指導課堂教學,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分析、認識物質化學性質和化學變化中的矛盾和規律,解決他們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實現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琚黎華.淺談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在化學教學中的培養[J].廣州化工,2015,11.

[2]張羽萍.淺談辯證唯物主義教育與化學的關[J].江西化工,2011,01.

[3]劉希武.基于唯物辯證下的高中化學教學[J].生物技術世界,2012,04.

猜你喜歡
辯證唯物主義化學教學高效課堂
知識產權制度未來發展試析——基于辯證唯物主義觀視角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多媒體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高等數學教書育人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