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在籃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

2016-09-21 14:49袁峻肖輝
考試周刊 2016年69期
關鍵詞:翻轉課堂

袁峻+肖輝

摘 要: 文章通過實驗法對比翻轉課堂與常規教學在籃球教學中的效果,結果顯示翻轉課堂更能有效發展學生的籃球技術和耐力素質,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常規教學 實驗對比

翻轉課堂于2007年發源于美國的林地公園高中,2012年在我國開始研究,短短幾年間,已經成為當前最熱的教改話題。翻轉課堂,是教師利用信息化的條件,布置微課供學生先學,課堂上通過練習、作業等,幫助學生消化吸收新知識,它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好處有兩點:一是提供正確規范的示范,二是提高教學效率。

1.研究對象、時間、地點

對象是鎮江技師學院高一籃球選修班的60名男生。試驗時間從2015年10月—2016年1月,共9周18課時,每學時40分鐘。實驗地點是鎮江技師學院體育館內。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為研究提供支持的理論。(2)實驗法:實驗班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對照班采用常規教學法進行教學,對比兩種教學效果。(3)數理統計法:對有關數據利用SPSS17.0軟件進行檢驗分析。

3.實驗指標的選擇

選擇定點投籃、行進間投籃、立定跳遠、1000米作為實驗的指標,前兩項是籃球選修課測試項目,執行標準是“?;@球選修課評分標準”。后兩項是所有學生必測項目,執行標準是“國家體育與健康評分標準”。

4.實驗的控制

兩班由相同教師教學,采用相同的大綱、相同的內容、相同的進度,兩班的人數、課時數及場地器材等實驗條件均保持一致;測試混合進行,在實驗開始前兩天和實驗結束后兩天內完成,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

5.實驗分組

實驗前所有指標進行測試、打分、排序。按60人總分高低順序,使用“蛇形”方法排列,左側為實驗組右側分對照組。分組后,對兩班各項指標進行檢驗,再做適當微調,保證兩班所有指標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分組后,兩班各指標對比情況分析見表1。

6.實驗的實施

6.1支持系統的選擇。調查發現,學生都有智能手機,習慣使用微信與人流,且微信可以傳播文字和視頻,能滿足翻轉課堂教學的要求,故將微信作為實驗班的學習交流平臺。

6.2對照班采用常規教學法,即學生課前預習、宣布課的任務、教師講解示范動作要領、模仿練習、糾正錯誤、強化練習、總結與評價、布置課后作業等環節進行教學。

6.3實驗班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教學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課前任務主要是:教師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確定課的目標,依據目標和學習內容制作微課,通過手機發布微課與任務,學生依據任務進行課前學練。課中任務主要是:檢查練習情況,解析新知識,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和個別指導,以此幫助學生熟練技術。課后任務主要是:將所學技能用于比賽,加強技能的聯系運用,通過微信,對進行總結評價、追蹤指導和學習反饋。

7.實驗結果與分析

實驗后對各項指標進行測量與分析,結果見表2。

實驗后,兩班在1000米方面,差異明顯(P<0.05),在立定跳遠方面,差異性不明顯(P>0.05),但平均成績比實驗前有所提高。這說明翻轉課堂在發展耐力素質方面優勢明顯,而在發展力量方面兩種教學法相處不大。這可能與力量素質明顯提高有關,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本次實驗時間較短,教學重點不與此有關。耐力素質的提高相對容易,實驗班課前利用視頻導學,節省課堂上講解示范的時間,相對于對照班,翻轉課堂上學生練習的時間更長,課堂練習密度更高,學生的負荷更大,故耐力素質提高明顯。

實驗后,兩班在罰球和運球上籃項目,差異明顯(P<0.05),說明實驗班的教學效果好于對照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和對照班相比,在翻轉課堂上,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練習,長期積累,故學生進步明顯。

實驗后,在兩項技評方面,差異明顯(P<0.05),說明實驗班的教學效果好于對照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學生將教師發布的動作示范儲存于手機中,可以進行隨時隨地的對照練習,有利于正確技術動作的形成。

8.結語

雖然翻轉課堂與常規教學相比,在發展學生的速度和力量方面差異不明顯,但較之實驗前有進步,再加上發展籃球技術和耐力方面的明顯優勢,可以說在籃球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是可行的,是有良好效果的,可以推廣。

猜你喜歡
翻轉課堂
備考史密斯玩轉“翻轉課堂”
高職計算機組裝維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思考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