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公共領域視角下的高校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研究

2016-09-22 13:12曾晨
考試周刊 2016年66期
關鍵詞:法律意識高校學生

曾晨

摘 要: 本文從現實出發研究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的主要表現及成因。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主要表現在法律認知不足、法律情感單薄及法律信仰缺失等方面。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較多,具體包括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大學生自身因素。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培養大學生法治主體意識;二是優化社會法制環境;三是強化家庭法律意識;四是改革高校法制教育;五是加強大學生自我修養。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整個社會、高校及大學生個人的共同努力及密切配合才能實現。

關鍵詞: 高校學生 法律意識 網絡公共領域視角

研究網絡公共領域視角下的高校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從理論上講,研究網絡公共領域視角下的高校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對當前高校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理論體系是一個有益補充。其次,從實踐層面來講,該研究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以網絡環境為背景,以現狀問題為研究對象,提出切實可行的研究對策,能夠直接指導我院大學生的法制教育,繼而推廣開來,對其他高校提供借鑒意義,對當代大學生增強法律意識,構建法制社會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的主要表現

(一)法律認知不足

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原因之一在于對法律的認知不足,大學生對我國法律知識知之甚少,調查顯示,50%的學生對憲法、民法、刑法不是很了解,55%的學生只對婚姻法、經濟法等相關法律有一定了解。大學生對法律知識了解少,直接導致其對法律認知的不足,遇到困難時不能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同時一部分人看到了社會上的一些不合理現實,看到了個別案例、個別人員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影響其對法律權威性的判斷,認為法律是管理者的武器,權力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錯誤的認知誤導大學生對法律認知的深入發展。

(二)法律觀念淡薄

很多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只存在于守法的層面,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形勢更加復雜,犯罪活動更加多樣化,大學生要提升法律觀念,逐步增強法制意識,能夠用法律武器積極維護自身權益。近年來由于大學生法律觀念淡薄導致了一系列案件。如大學生對合同法知之甚少,有部分大學生在與企業簽訂合同時,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卻不知道如何維權。因此應該積極提升大學生的法制觀念。

(三)法律信仰缺失

從高中步入大學時代,大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各方面認知都有所改善,并且逐步向社會融合。面對社會中形形色色的法律問題,面對各種違法犯罪案例,大學生會產生自己的判斷,對違法事件的處理是否公開,有一個基本的評判標準,久而久之形成自身的法律信仰。此時大學生對社會中個別熱點案例,有自己的法律信仰與評判標準,很多大學生不再相信法律的公正公平,造成大學生法律信仰缺失。

二、造成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的原因

(一)社會影響

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受到社會的影響,目前社會中存在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現象,對大學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如食品安全問題、社會治安問題時有發生,導致大學生判斷失誤,對其法制意識形成造成負面影響。同時我國封建社會時期較長,對我國法治具有深遠影響,過分依賴與崇拜權力,淡化法律,對法律權威造成影響。

(二)學校影響

大學生法制意識淡薄,學校負有責任,目前很多高校延續高中習慣,對學生的最終考核只注重學分,重分數輕能力,使大學開設的各種法律課落實不到位,最多只是使高校學生對法律條文有一定認知,沒有形成對法律的正確認知,不能有效運用法律,既沒有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的能力,又沒有養成崇尚法律、運用法律的習慣。特別在高校林立的今天,很多高校大學生鬧事現象十分嚴重,校園氛圍不佳,大學生法律意識還未形成。

(三)大學生自身原因

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與自身有十分重要的關系,首先很多大學生沾染了社會中的不良風氣,行為習慣不佳,小打小鬧最終演變成違法亂紀。其次大學生自控能力不強,經常交往一些不良的朋友,在社會不良青年的影響下,消費欲望不斷加強,演變為違法犯罪。再次,部分大學生素質不高,家庭教育能力有限,上大學之后脫離家庭的管束,逐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三、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一)培養法治主體意識

首先要培養大學生法治主體意識,逐步改變法律高高在上,與己無關的想法,要讓大學生明確法律與自身息息相關,自身就是法治的主體,遇到困難和情況時,要拿起法律武器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認識到法律是為人民服務的,具有公平公正的特點,明確自身的主體地位,才能在今后工作與生活中維護法律,正確使用法律,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優化社會法制環境

一是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體系,積極完善憲法及所有法律,保證訂立的法律是最合理的法律,并且司法、執法部門保證認真貫徹執行法律。二是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積極營造公平公正、和諧融洽的社會氛圍,用道德標準約束人們的行為,指引人們的行為,用法律準繩規范人們的行為,評判人們的行為。特別是不斷優化網絡環境,從多個方面多個層面入手不斷凈化網絡,有效限制人們的言行,不要夸大個別事件的影響力,不要把個別事件當做普遍現象,同時積極引導受眾對個別事件的看法,政府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客戶端等多種方式,對個別特殊事件發表官方聲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加強法制宣傳,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教育引導,以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

(三)強化家庭的法律意識

家庭法律觀念及法律意識對大學生行為具有重要影響,研究發現,父母的法律意識對子女的法律意識具有重要的遺傳影響。面對一些重大事件,家庭對事件的判斷與評論影響大學生的判斷,甚而影響大學生法制觀念形成。因此應該不斷強化家庭法律意識,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可以積極推動社會法制進步與發展,反之亦然。應該采取積極措施,積極鼓勵強化家庭法律意識。

(四)改革高校的法制教育

首先高校要進一步重視法律素質培養,逐步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改變大學生法制課的教學形式與考核模式,不僅注重理論教授,還注重學生實踐應用,切實從高校法制教育課上下工夫,提高網絡公共領域視角下的學生法律意識。其次,加強法律實踐教學環節。不同部門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如法制教育比賽、模擬法庭、觀摩庭審現場,不斷改變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形式,提高其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的能力。

(五)加強大學生的自我修養

一是自覺強化法律知識。大學生要積極了解法律、學習法律,做到運用法律,改變只是學習背誦法律條文的現狀,不斷提高法律修養,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二是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養。法律永遠與道德密不可分,道德是基準,法律是底線,大學生想要不違法首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識,具有良好道德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用道德標準不斷約束與限制自己,提高能力與素質,做一個有用的現代人。

大學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公共領域視角下,培育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不僅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當務之急,還是整個社會的重要任務。加強對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及國家法制化都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新形勢,特別在網絡環境異常復雜的情況下,要多方努力,從多個方面入手,積極推進大學生良好法律意識形成,讓大學生知法懂法,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帶動周邊的人,形成良好的社會發展氛圍,為社會和諧進步做出突出貢獻。預防及避免大學生違法犯罪,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參考文獻:

[1]石順鵬,周丹丹.淺談大學生法律素質的理性思考[J].法制博覽,2012(10):9.

[2]許鷺嘉.從我校大學生社會法律援助中心看大學生法律援助組織發展與完善[J].法制博覽,2012(10):76.

[3]劉艷.由青少年的刑事案件引發的思考[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5):13.

[4]李趙奎.行政法規視角下高校與大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2(30):53.

[5]王仁,楊志成.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內涵及結構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3):253.

[6]孟翔菊.我國當前實施社會主義法制瓶頸問題[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11):67.

[7]孟國碧,王德斌.論高校創業中的法律風險和對策[J].理論視野,2012(10):12.

[8]謝育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課程設置新方案背景下高校法制教育的創新[J].法制與經濟,2013(10):32.

[9]蘭欣丼.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與成長對策[J].北方經貿,2013(7):78.

[10]陳志強.淺析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背景下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J].法制與社會,2012(15):15.

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專項課題

(項目號:15FYHLX42)

猜你喜歡
法律意識高校學生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與法律意識
高校學生網上評教的探索與實踐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提高法律意識的實踐與探索
論公民法律意識對糾紛解決策略選擇的影響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有關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特點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