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2016-09-26 12:35龍銀芬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關鍵詞:積極心理對策

龍銀芬

【摘要】在日漸浮躁、日漸功利化的今天,感恩成為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呼喚感恩是呼喚人性的復蘇和回歸。00后獨生子女大多自我意識比較強,感恩意識卻很淡薄。本文通過感恩缺失的原因的分析,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對應對策略進行了探討,目的是使學生在增長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擁有一份感恩情懷。

【關鍵詞】感恩缺失 原因 對策 積極心理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0-0231-01

引言

《東方直播室》的一期節目中有一個互動環節的節目——用“太棒了”造句??突嘤枌W校的老師給主持人駱新的情景是“假如您的汽車丟了,用”太棒了“造句。駱新的回答是“我都胖成這樣了,就是長期開車的結果,車丟了,我可以開始走路了,我一定可以成功減肥,這太棒了!”這是一個培養情商的互動節目,但是也讓我們理解到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學會感恩。

“感恩”是一個老話題,但在這些“00后”的孩子面前,卻又似乎是個嶄新的命題。是什么導致了我們現在的年輕一代感恩之心的喪失呢?

中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表現

(一)對家庭:感情淡漠,不盡孝道

大多數中學生只知道無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卻從不懂的關心父母;一些中學生盲目追風,相互攀比,不懂得體貼父母的艱辛,甚至抱怨父母無能。

(二)對學校:教育之恩,淡漠如水

一些學生受商品經濟的影響,把美好的師生感情變成了簡單的“商品關系”,認為老師付出勞動是應該的,是自己花錢買來的,所以不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不少學生把取得成績全部歸結為自己的努力,稍一退步就是老師的責任,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老師的工作。

(三)對社會:關愛之恩,漸被冷落

中學生自我意識增強,更多時候表現為自私自利,需要朋友的時候一個樣子,不需要的時候什么都不是;物化朋友之間的友誼,認為都是可以用金錢來購買和衡量的。

(四)對自我:漠視生命,迷失自我

當今的中學生,處于一個新舊價值觀更替的時代,他們無法理解現實中的形形色色的行為和矛盾,稍有不順,便消極應對。他們喜歡表達個性,而無所羈絆地宣泄激情,就會走向情緒泛濫而不可控;無所約束地追逐個性,就會在所謂的個性中迷失自我。

中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主要歸因

(一)家庭因素——庭教育存在誤區

家庭經濟條件的好轉使得家長們總是會竭盡全力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種不健康的家庭觀念,使子女認為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感恩回報,而且可以無休止地索取。

(二)社會因素——社會教育存在偏差

市場經濟的功利性和競爭性逐漸深入人們心中,受利益的誘惑和驅使,許多人往往不擇手段地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唯利是圖,忽視了道德,弱化了社會責任感,淡漠了公德心。社會教育變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

(三)學校因素——學校教育過于片面

學校教育淪為升學和就業的工具。教學成績主宰著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這一價值取向的影響下,育人變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難實質性地進人中小學教育教學范圍。學生考入大學后,又將重心放在專業技能的學習上,最關心就業問題。

中學生感恩意識培養策略——我感恩我行動

(一)抓典型,營造感恩的氛圍

夢想秀舞臺上,以感恩承載夢想的追夢人也不在少數。百善孝為先,退役冠軍鄒慶東為救母親性命,現場金牌抵押籌集醫藥費;孤兒閔坤先后被兩任養父母收養,為答謝第一任父母的養育之恩,想為生活拮據的他們開個餐館?!秹粝胄恪愤@檔節目或多或少在傳遞感恩正能量。

(二)把“感恩教育”貫穿于養成教育之中,讓感恩教育深入人心

教育的根本在于培養良好的習慣。因此我們將懂得感恩的習慣納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讓感恩行為經?;?。讓學生感受到感恩不應該只是哪一天的應景之作,而應是每天的必修功課。

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對自己、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具體做到:①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②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③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④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三)讓教師和家長以身作則,成為感恩的榜樣

“學為人師、行為示范”,學生感恩意識的形成,還來源于老師的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通過設計“家校共育感恩心”聯系手冊,把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介紹給家長,家長們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行動記錄下來。學期結束,班級里面通過評選出最具感恩心的十名同學進行表揚,以此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

(四)構建感恩網絡,讓學生在文化中熏陶

學??梢越M織學生觀看感恩電影,組織學生學唱感恩歌曲、手勢語比賽,誦讀感恩美文,講述感恩故事,出感恩板報,寫感恩日記,看感恩書籍,說感恩之言,做感恩之事,班班有感恩口號,從學生中征集感恩心語等等。這樣感恩文化就會成為校園內最亮麗的風景線,成為校園內最和諧的生活篇章。

http://www.ganenedu.com/中國感恩教育網

http://www.gelzjy.com/北京感恩勵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感恩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背起爸爸上學》《外婆的家》、《天國的孩子》、《阿甘正傳》、《美麗心靈》、《隱形的翅膀》、《暖春》、《放牛班的春天》……

感恩書籍:《心靈雞湯》、《長腿叔叔》、《靈犬萊西》、《我與地壇》……

感恩節目:《中國夢想秀》感恩女孩閔坤、演講家鄒越的《讓世界充滿愛》主題演講、于丹教授主講的中小學生人格教育之《感恩教育》……

總結

馬克思指出“恩情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良好紐帶,更是連結大到國與國、地區與地區,小到家庭與家庭、人與人,進而支撐起一個社會?!币虼?,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心存感恩。感恩,是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優點,去欣賞別人;感恩是人際關感恩系和諧的原因,是和諧社會的基礎。

感恩,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凹彝ァ庇⒄Z是family。6個字母分別:f=father,a=and,m=mother,i=I,l=love,y=you,連起來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父母用自己的行動愛我們,父母的愛是低調的、深沉的、無私的。感謝父母,是感恩教育最基礎的行為。讓我們一起感恩,對那個我生命中最想說謝謝的人說聲“謝謝!”

參考文獻:

[1]陳昌興,劉利才.關于感恩教育熱議問題的理論探討[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4(4):23-25

[2]張麗.關于加強“90后”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6)

[3]高菊芳.關于我校感恩教育時效性的幾點看法[J]《教育屆:高等教育研究》,2015(2)

[4]孫瑋瑋,陳美芬.青少年感恩教育文獻分析及啟示[J]榆林學院學報,2013,6

猜你喜歡
積極心理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積極心理視角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探索
積極心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弱化權勢,和諧共生
小學生感恩習慣培養方法與途徑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