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創新中推進黨組織建設

2016-09-28 11:21赫婷
人民論壇 2016年25期
關鍵詞:黨組織建設新時期創新

赫婷

【摘要】黨的組織建設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黨的領導的組織保障。新時期不斷加強和創新黨的組織建設需要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導,加強制度建設,創新黨員隊伍建設,開展好活動載體建設。

【關鍵詞】新時期 黨組織建設 創新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提高黨的組織建設水平,始終保持黨組織的純潔性,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以及政策,筑牢執政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凝聚力與戰斗力等多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建構黨的組織建設創新機制符合時代發展趨勢

從國外的情況來看,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進程加快,不同國家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我國處在發展戰略機遇期。但是全球思想文化與價值理念的交織與碰撞,不穩定性因素增加,國外敵對勢力采取的分化策略,尤其是利用西方價值理念彰顯的強勢地位,影響政治走向與主流民意,這使黨的組織建設面臨諸多來自外部的挑戰。從國內的情況來看,改革開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全面進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社會主要矛盾依舊未發生改變。社會發展進入到新世紀之后,出現了新情況,比如利益需求多元化的態勢,群體性事件等。再從黨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黨的組織建設中出現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公信度不高以及黨的組織優勢弱化等方面的問題,削弱了黨的凝聚力與戰斗力。因此,新時期建構黨的組織建設創新機制,符合時代發展趨勢,有助于全面提升黨的組織建設水平。

當下,影響黨組織建設創新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體制因素。由于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工作由多部門開展,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容易出現要求、標準不一致的情況,以及工作重復、載體較多等問題。這往往會導致重點不突出,工作績效不明顯,對黨的組織建設水平產生重要影響。此外,黨的組織建設還需要和黨的作風、思想建設等實現同步,要實現協調發展,不然將影響黨建的整體效能。

二是創新水平。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面對當前國內外的復雜環境,我們黨需要在總結傳統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特別是面對出現的各類新情況新問題,要通過改革、創新加以解決。黨的組織建設也需要創新,但由于經驗相對不足,創新風險較大,需要穩步推進。因此,當前改革創新的力度還有待加強,改革的范圍還需進一步拓展。

黨的組織建設創新原則

第一,與時俱進。黨的組織建設并沒有終極標準,在特定的時期,即便被認為是科學的組織模式,也會伴隨時代發展而逐漸落伍。為此,黨的組織建設需要展示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在全面審視世情、黨情、國情與民情的背景下,不斷注重理論創新,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永葆其先進性。同時,與時俱進的政黨需要以先進理論為指導,不斷實現理論上的創新。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社會主義建設及改革開放后的各個階段,都在強調創新,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強調黨建工作科學化的視閾下,對基層黨組織作用進行定位,全面推動各領域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健全黨的組織體系,強化組織的服務功能,建立黨性分析制度,完善黨員退出機制等一系列重大舉措,開創了黨的組織建設新局面。

第二,民主集中。新時期創新黨的組織建設的制度保障是民主集中制。民主是政治體制的范疇,能保障大部分人的利益。不管是民主集中制原則,還是通過黨內民主來全面帶動人民民主,以及重大問題都需集體討論來決定,這些都展示了黨對民主問題的重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內民主方面實現了創新,提出采取鄉鎮黨代會年會制、黨代會代表提案制,不僅符合黨建工作科學化的發展機制,而且是新時期黨內民主工作的生動實踐。要全面提高我黨組織科學水平,需全面激發民主活力,倡導、維護并發展民主,激發黨內的一切積極民主思想與智慧,全面推進黨的民主建設。

第三,以人為本。黨的組織建設核心強調以人為本,也就是強調“以黨員為本”。一是全面維護好黨員利益,將實現并維護黨員利益作為組織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營造黨員平等發展、展示聰明才智的和諧環境,保障黨員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權益。二是實現黨員全面發展,不斷提升黨員的整體素質,實現全面發展,全面提高黨員的歸屬感與責任感。三是做好黨員服務工作,全面做好黨組織內部的關懷與幫扶工作,實現黨員服務工作的全覆蓋,尤其是解決好特殊黨員的生活與工作,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新時期黨的組織建設創新策略

第一,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導。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面對社會經濟結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始終保持黨的組織建設的創造力與活力,按照與時俱進的要求,創新思想理念,將黨的組織建設置身于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中去考慮,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去探索黨建規律,始終把握黨的組織建設工作的主動權,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的創造性,使黨建工作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提高黨的組織建設的實效性與針對性。此外,要確立服務大局的理念,善于從全局考慮,在社會大環境中去定位黨的組織建設,全面融入到黨的中心工作中。同時也要做到統籌兼顧,善于整合各類資源,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實現全面發展,提高整體效能。

第二,加強制度建設。制度的創建及完善,有助于實現黨組織建設的規范化、科學化。創新黨的組織建設需要從以下制度著手:一是加強職責制度建設,將黨組織的職責任務實現具體化,并根據要求具體予以落實;二是建立黨組織生活制度,明確支部大會、黨課、支部委員會等具體生活時間與內容,并注意不斷完善。與此同時,還要設立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制度,明確黨員培訓、黨費收繳、組織關系接轉等制度;三是完善民主與監督制度。

第三,創新黨員隊伍建設。一是按照黨章規定的程序與標準,全面分析入黨動機,在堅持黨員發展的原則基礎上,保證質量。既要堅持思想上入黨的傳統,還要教育現有的黨員,確立其為黨與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奮斗的理念,尤其是對黨的路線、方針與政策,不僅要堅決維護,也要積極配合付諸行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二是加強黨員組織生活,尤其是針對黨員社會生活中出現的階層分化及流動性不斷增強的情況,需要進一步活躍黨內民主氣氛,使不同階層黨員能實現共事,實現精誠合作,實現內部和諧。三是注意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尤其是要立足本職崗位,出色完成工作任務,為黨與人民建功立業。善于在各級黨組織實踐中,從不同行業與崗位出發,按照實際要求,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第四,開展好活動載體建設,提高工作的實效性。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指引,借助主題性實踐活動,全面提升社會各個階層的創造性與主體性,比如開展“黨員先鋒模范崗”等活動,強調活動載體的內容與形式統一,不僅要強調內涵的豐富性,呈現出時代特色,也要展示其可操作性,讓廣大黨員干部能及時接受再教育,真正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在的利益,展現活動的示范性與先進性,提高其科學發展水平。其次,全面提升工作的實效性。在開展黨的組織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外協調,確保各類組織與個體通過科學的路徑參與進來,形成參與協商機制,尤其是在工作中遇到各類突發事件以及各類難題,應將其放在可控范圍內,確保危機及時得到解決,提高工作效能,也要注重內部和諧,通過關心關懷,發揮主體作用,保障各個群體的利益。

(作者單位:沈陽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參考文獻】

①張永剛:《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路徑選擇》,《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②黃建軍:《提高高校黨的組織建設制度化水平的路徑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

③王銳、朱士亮:《從加強黨的組織建設談保持黨的純潔性》,《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第3期。

責編/ 潘麗莉 孫娜

猜你喜歡
黨組織建設新時期創新
關于高校學習型大學生黨組織建設問題的研究
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關于基層學校黨組織建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