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鋼琴家》——譜寫生命的序曲

2016-09-28 11:39馬彥元
戲劇之家 2016年16期
關鍵詞:鏡頭語言鋼琴家敘事

馬彥元

【摘 要】電影《鋼琴家》,是波蘭導演波蘭斯基2002年在歐洲指導拍攝完成的,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電影以慘烈的戰爭為背景,凸顯出強烈的生命意識,彰顯了人性中最真摯的訴求。因此本文以敘事、鏡頭語言、音樂、主題等四個方面分析影片的獨特意蘊,深刻體會電影中生命的呼喚。

【關鍵詞】敘事;鏡頭語言;音樂;主題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150-01

一、敘事

(一)敘事角度:影片采用全知式視點的敘事視角,所謂“全知敘事視角,就是作者站在自己的立場全知全能地用自己的觀點敘述故事,描述人物,安排結局?!雹儆捌瑥囊晃讳撉偌业囊暯?,觀眾看到了二戰時期猶太人所遭受的滅族式屠殺,目睹了德國納粹的各種殘暴行為。一次又一次的生離死別刺痛了他的神經,讓他在絕望中找到生命的希望,他要求的只是活下去,生存成為了他唯一的信條。正如影片的那句臺詞一樣:活著,要比死更難。

(二)敘事方式:影片采用順敘的敘述手法,以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到德國投降結束,電影隨著時間的推移真實地記錄了鋼琴家斯普爾曼在二戰中的悲慘生活。如在影片開始時的華沙1939年,交代了時間地點;接下來1940年10月31日,猶太人開始第一次遷徙;1942年8月16日,猶太人踏上死亡的列車等一系列的時間表現出來,本片是按照時間發展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情景,節奏緊湊而自然。

(三)敘事風格:《鋼琴師》以獨特的冷靜客觀的敘述風格,并無過度的懸念和故事渲染。比如在電影里面,當德國軍官闖入斯皮爾曼對面的一戶人家中,其中一個殘疾人不能起身,被德國人從樓上扔下去,接下來這一家人被趕下樓,在空曠的大街上逃跑就像玩具一樣被射殺,從斯皮爾曼的主觀鏡頭而看,遠景的視角,他目睹了這一切,沒有任何鏡頭推進,只是在一旁靜靜地植入到自己的腦海中。采用這樣的敘述,把德國人的暴行呈現在觀眾眼前,是平淡的表達,是客觀的敘述。盡管采用冷處理的敘述,但卻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在平淡中彰顯人性的光輝,在冷靜中表達生存的欲望。

二、鏡頭語言

“影片中多處運用長鏡頭來展現戰爭場面以及用特寫鏡頭來表現斯皮爾曼痛苦的內心世界,在鏡頭的運用上,影片運用低平的角度,將身材瘦弱的斯皮爾曼置于畫面的中心,通過一系列的長鏡頭來強調他的悲慘命運與殘酷的現實?!雹诿看嗡蛊柭鼜椬噤撉俚臅r候,鏡頭都會給他特寫,著重表現他內心的起伏變化,從在華沙電臺彈奏樂曲時的自信愉悅,到為了生計在餐館里彈琴的迷茫與無奈,再到遇見德國軍官重新觸碰琴鍵時悲喜交加的復雜情緒?!伴L鏡頭與特寫鏡頭的組合運用,真實地展現了戰爭時期的場景,像一把利劍,直指人心,使觀眾的心靈受到一次次的撞擊?!雹?/p>

三、音樂表現

電影的音樂是本片的一大特色,在電影開頭背景音樂是肖邦的《第20號升c小調夜曲》,樂曲逐步推進,德軍的轟炸也隨之而來。這首基調略顯沉重的夜曲,很好的預示了戰爭給這片土地的災難。而全片最有表現力的音樂就是《G小調第一敘事曲》,此時,斯皮爾曼正在經歷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他最后的住所被炮火摧毀,在他巧妙地躲在德軍指揮所的閣樓的時候,卻被德國軍官威廉發現。威廉得知了斯皮爾曼的職業后,令他演奏了一首鋼琴曲,曲子開始的時候特別的緩慢,中間的停頓也顯得特別的不合時宜,在這里我們仿佛聽到的是深遠悠長的嘆息,失去親人和祖國的控訴。

正如《鋼琴家》的題首語:“音樂是他一生的熱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币魳吩谟捌衅鸬搅朔浅N⒚畹淖饔?,戰爭給人們造成了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打擊,可音樂卻給了人們活下去的信心與勇氣,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人們心中的痛苦與創傷。

四、主題呈現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題材,導演波蘭斯基卻讓人哭不出來,竭力避免煽情的畫面,視聽語言上的克制,整部影片節奏上的把控,不單單把德國納粹的暴行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更是把人與人尚有的一絲憐憫之情傳達于屏幕之間。因為人性是復雜的,我們不能控制自己一息尚存的氣息,只能珍惜自己現有的生命,活著,就是對于生命最大的敬畏。

“影片《鋼琴家》飽含了人性寬容的隱性主題,它超越了個人幸存的思索,上升到了一種對人類生存的憧憬。影片將我們帶回到60多年前的那次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浩劫中,在戰后的一片廢墟中尋找生命的價值與音樂的力量,在泯滅人性的年代尋找人性的光芒?!雹?/p>

五、結論

通過對《鋼琴家》的解讀,讓我們又一次認識到二戰時期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導演在電影本身敘事上的把握,以及視聽語言上的運用,都是獨具匠心的。把一場人類的浩劫冷靜客觀地告訴我們,在這里不僅有戰爭帶來的悲傷和恐懼,更有在人與人的存活中閃現出來的生命希望。

參考文獻:

[1]何春耕.中國倫理情節劇電影傳統:從鄭中秋、蔡楚生到謝晉[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126).

[2][3][4]劉倩:從死亡的廢墟中尋找人性的光芒-影片-鋼琴家的敘事模式分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11).

猜你喜歡
鏡頭語言鋼琴家敘事
老鋼琴家的記憶消退之際(改編)
我是小小鋼琴家
東方奇幻與眼球審美:對中國魔幻電影的解讀
鋼琴家風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