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腰椎骨折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2016-10-09 15:40李影姚帥輝董曉利
中國醫藥科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胸腰椎骨折護理對策

李影  姚帥輝  董曉利

[摘要]目的探討胸腰椎骨折后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原因及護理干預措施。方法選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6例,患者入院后采取綜合護理措施,對照組42例采用骨科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腹脹、便秘的發生率以及腹脹、便秘癥狀消失時間。結果實驗組患者腹脹、便秘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腹脹、便秘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綜合護理措施能夠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發生率,對促進患者康復和改善預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胸腰椎骨折;胃腸道功能紊亂;原因分析;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3-155-03

胃腸道功能紊亂是胸腰椎骨折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患者常因創傷、術中麻醉、術后臥床、切口疼痛等原因導致腹脹、便秘發生率較高,有報道顯示可高達90%。若干預措施不當,嚴重腸脹氣可壓迫膈肌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造成下腔靜脈回流受阻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并發癥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增加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對8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原因進行分析,采取相關護理措施進行干預,獲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3年9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年齡18~79歲,致傷因素:高處墜落傷32例,交通事故30例,其他方式損傷26例,其中胸腰椎爆裂骨折64例,單純胸椎壓縮性骨折12例,腰椎壓縮性骨折8例,胸椎合并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46例,男30例,女16例,手術治療32例,保守治療14例;對照組42例,男24例,女18例,手術治療29例,保守治療13例。手術治療為人院后在全麻下行骨折復位、減壓內固定術,保守治療為人院后采取絕對臥硬板床休息,對癥治療?;颊呷朐汉筮M行醫患溝通、征求意見,并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

1.2護理方法

1.2.1實驗組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方法。(1)心理干預:胃腸道功能紊亂與患者緊張、焦慮、失眠、排便環境等因素有關,軀體創傷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巨大的思想沖擊,因此應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給予心理支持,以穩定情緒,放松思想,消除顧慮。(2)飲食干預:患者入院后給予詳細的飲食指導,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纖維食物,每天清晨空腹飲溫開水或用蜂蜜汁溫飲,促進排氣排便。適量進食水果,鼓勵患者多飲水(2000~2500mL/d),避免食用鹽腌、辛辣、油膩、牛奶等不易消化及易產氣的食物。國外有學者嘗試術后第1天起即囑患者咀嚼口香糖3次/d,模擬進食,刺激迷走神經興奮和促進胃腸激素的釋放,可明顯縮短術后腸麻痹持續時間,對預防便秘有一定的效果。(3)熱敷及按摩干預:護理人員將熱水袋盛50℃水溫外包毛巾,放在腹部熱敷lOmin后,行腹部按摩,對胃腸道進行機械刺激,可被動促進胃腸道蠕動,解除腹肌痙攣,減輕腹脹。具體方法為:飯后1h后,以臍為中心,四指并攏或雙手疊加,順時針方向按摩,手法輕柔,深透有力。也可按胃腸道解剖走向: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做單向反復加壓按摩,按摩后用聽診器聽腸鳴音或詢問患者排氣情況。(4)排便護理:告知患者應適應臥床大小便,有便意時不要忍耐和克制,要及時排便,被褥一旦污染及時更換。呂梅葉研究發現45度側臥位排便可有效促進術后患者床上排便,減輕疼痛,減少便秘的發生。養成每日早餐后定時排便習慣,建立排便條件反射。每天同一時間進行手指刺激直腸反射,潤滑油輕柔按摩肛周或肛管,刺激反射失敗時可用手法清除大便。(5)術前常規灌腸:術前灌腸清潔度可直接影響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術前灌腸干凈,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快;護理人員于手術前晚21時行肥皂水灌腸,清除腸道中的積氣積便,預防術后便秘及腸脹氣。(6)功能鍛煉:早期指導患者做四肢的伸屈、肩部旋轉、雙下肢直腿抬高、股四頭肌等張等長收縮、腹部收縮運動、盆底肌收縮、腹式呼吸及擴胸運動,對患者胃腸道及全身情況的恢復起重要作用。

1.2.2對照組對照組按照骨科常規護理,患者出現腹脹、便秘等胃腸道功能紊亂時給予對癥處理。

1.3評價標準

綜合患者腹部癥狀、聽診腸鳴音及排便次數評估胃腸道功能紊亂情況。無腹脹:腹式呼吸正常,腹部平坦,無壓痛,腸鳴音正常;輕度腹脹:腹式呼吸存在,腹部平坦,輕壓痛,腸鳴音減弱;中度腹脹:腹式呼吸運動減弱,腹部稍膨隆,壓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重度腹脹:腹式呼吸運動消失,腹部膨隆及壓痛明顯,腸鳴音消失。排便次數:每2~3天排便1次,大便質軟為排便正常,一周內排便次數少于2~3次,或3d內未排便,糞便量少且干結為便秘。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0.O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情況比較,

實驗組腸鳴音為(4.03±0.45)次明顯多于對,照組(2.06±0.23)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298,P<0.05);實驗組腹脹發生率、便秘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消失時間比較

實驗組腹脹、便秘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胸腰椎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創傷性疾病,患者常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等并發癥,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疾病愈合的進程。在護理過程中我們總結他人經驗并分析患者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骨折后周圍軟組織出血并形成血腫,血腫壓迫或術中牽拉刺激周圍交感神經節,造成胃腸壁肌肉運動功能失調,使胃腸道蠕動減慢、腸麻痹,從而引起胃腸道內容物的潴留、積液、積氣、腹脹和腹痛。本研究中,42例患者(實驗組23例,對照組19例)術中發現骨折周圍軟組織血腫,椎管內神經根旁血腫粘連,經清除血腫、減壓,術后給予腹部熱敷、按摩,腹脹逐漸恢復。(2)術前準備時未進行徹底灌腸,腸道內糞便和積存的氣體未完全排出,從而引起術后腹脹。本研究中,對照組28例患者術前未灌腸,術后第2天出現腹脹不適,行肛管排氣效果不理想,給予肥皂水灌腸后癥狀緩解。(3)術中使用麻醉藥物或術后應用阿片類鎮痛藥物,造成術后胃腸動力恢復時間延長,同時麻醉藥物使副交感神經功能受到抑制,胃腸張力減弱,蠕動消失。本研究中,手術治療61例,實驗組32例,對照組29例,均為全身麻醉,術后43例出現腹脹、便秘,術后給予補液,待體內麻醉藥物完全代謝,同時給予對癥治療后癥狀逐漸緩解。(4)創傷應激對患者心理和身體帶來的直接沖擊,出現疼痛、緊張、焦慮、失眠等,造成胃腸功能紊亂。本研究中,實驗組19例患者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焦慮,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精神鼓勵,術后采用綜合護理,腹脹、便秘等胃腸道功能紊亂癥狀逐漸恢復。(5)骨折后需絕對臥床,活動量減少,食欲下降,部分患者為了減少排便次數進一步減少飲食,導致低鉀、低鈉等電解質紊亂,而出現腸麻痹加重胃腸道功能紊亂。本研究中,37例患者(實驗組20例,對照組17例)術后出現低鉀、低鈉,給予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癥狀緩解。(6)患者臥床排便時腹內壓降低,周圍環境缺乏隱蔽性,導致不習慣在床上排便,造成患者人為地抑制便意,結腸的活動受到抑制,排便反射的刺激減弱或消失而導致便秘。

胃腸道功能紊亂常導致患者出現腹脹、便秘、飲食差,甚至煩躁焦慮等,增加患者痛苦,影響患者的康復。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腹脹發生率、便秘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腹脹、便秘癥狀消失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胸腰椎骨折患者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與多因素有關,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給予全面的護理評估,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針對胃腸道功能紊亂發生的原因,早期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縮短其持續時間,促進疾病的康復。

猜你喜歡
胸腰椎骨折護理對策
注射硫酸鈣在20例胸腰椎骨折微創內固定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綜合護理與康復訓練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的應用觀察
后路截骨矯形手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陳舊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
胸腰椎骨折后腹脹發生的原因及有效的護理干預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和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對比
Wiltse入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