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務實、創新、高效的語文課堂

2016-10-09 08:32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務實高效語文教學

毛萍萍

摘 要: 面對新課標語文改革的新契機,語文教師要在務實中增長學生的基礎知識,把提分作為語文課堂的首要目標。也要在務實中求創新,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把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作為課堂的高級目標。創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學以致用是師生共同追求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務實 創新 高效

語文歷來因其學科性質,或被認為無非就是讀寫背,是最易教、最易學的學科;或者被認為是漫無邊際、虛無縹緲,最難教、最難學的學科。面對師生對語文的不解,語文教師有時無言以對,教學現狀讓語文教師“苦不堪言”。

一、高考改革讓語文教師“百感交集”

在日前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語文學科將突出作為母語學科的基礎性與重要地位,高考中所占分數將大幅提高。這個政策一出臺,立刻引發一線語文老師的各種聲音,有欣喜,有期待,也有擔憂:“分值高了,肯定語文會比以前大受重視,但應試的壓力也會更大?!?/p>

二、面對改革讓語文教師“不知所措”

語文教學像是在“戴著鐐銬跳舞”,在應試的限制和鼓勵創新的素質教育中苦苦掙扎,提高語文科目的分值,能讓學生們更重視,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從傳承文化的意義看,不是僅靠單純地提分就能解決的,“如果考試模式、錄取模式不進行相應的改進,提分也僅僅是讓孩子們更加關注分數,語文教學的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面對教學現狀和行外人的質疑,我一直在苦苦尋找原因,為什么學生會對語文不感興趣?或許這里的原因很多,社會制度、家庭影響、個人愛好、教師魅力等,要想改變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隨著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布,無不讓世人對語文倍加關注,為語文地位的提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語文老師應改變陳舊觀念,鼓足勇氣,打一場翻身仗。面對語文改革的新契機,王大績老師提出了對語文老師的期望:“對學生、對生活要抱著真誠的態度,不斷提高自己對生活的認識水平,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營養,超越他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認知,給他們啟迪,這樣的教學才能吸引住學生?!?/p>

三、提倡務實、創新、高效的語文課堂

1.務實中鞏固基礎,把提分作為課堂的首要目標。

語文教學首先要務實,國家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是考試制度無論怎樣改革,其實都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大背景,語文分值無論怎樣加大,題型的靈活性永遠不會改變,學生所關注的就是怎樣提高語文成績,分數仍然是他們的命根子,分值的加大這種觀念更強烈,絕大多數學生想學好語文的動力就在此。每一節課都要與考試掛鉤,讓學生知道我是在為高考備戰,讓學生知道學習語文雖不能立竿見影,但日積月累終會突飛猛進,高考中語文成績是決勝的關鍵。

我在教學中的每一節都把增分作為首要教學目標,每備一節課都要問自己能讓學生在考試中提多少分。晨讀,不是讓他們隨意讀,我給他們安排背誦篇目,而且會有檢測,讓學生知道如果堅持每一個晨讀,把大綱要求背誦篇目完全落實,那么名句默寫的6分我們就可以抓住,這也是唯一一道直接來自課本的題,一定要把握住,有了這一學習目的,背誦就會更加積極。

2.務實中力求創新,把提高語文素質作為課堂的高級目標。

在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問我同樣一個問題:“語文試卷中的試題跟課本沒有多少聯系,我們為什么還要講課文?不是在浪費時間嗎?”學生的課本無用論或許也是對語文課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針對這種現象,我把教材所選的文章分為示范課、模仿課、總結課、習題課。

示范課,就是教師做示范精講一篇文章,讓學生從中領悟文章帶來的形式美,感悟蘊含的內在美。授之以“漁”,首先要授之以“魚”。師傅要先把徒弟領進門,傳授給他們如何分析文章,如何提出問題及如何解決問題的技巧。

模仿課,就是學生模仿老師講課,是徒弟們進行修行的過程。講課的學生可以毛遂自薦,也可以小組推薦。備課要小組討論,共同分析文章,組織教案。這種形式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潛移默化下,學生漸漸學會了自主學習。

總結課,就是每學習完一個單元,師生共同總結學習的收獲。得到了哪些知識,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哪些方面還有困惑……總結課其實是能力升華的重要環節,一定不要忽略。

練習課,就是用課外習題檢驗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遷移,把在課本中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遷移到試題中,讓學生明白“問題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學生不會說課本無用。

務實中尋找新的教學模式,既提高了分數,又提高了素質;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增強了小組間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可謂一舉多得,教師可從傳統被動的填塞式的教學中解脫出來,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實現高效教學的一種途徑。努力做智慧的“懶”老師。

3.創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學以致用是高效課堂的最終目標。

王大績老師認為,目前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老師,老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語文教學水平,“其實中學語文不需要多高深和專業,它教給學生的無非是:生活、語言和思維。它是一種文化建設,是對學生人文理性的啟蒙,讓他們了解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

生活處處皆語文,學習語文不僅僅是課內,我們要提倡“大”語文。關注課外的大課堂才能真正達到高效。QQ、微博、微信、對聯、短信等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試題中多次出現,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感悟語文;感動中國、315晚會、奧運會、中國好聲音等這些世人都關注的電視節目,學生沒有道理不了解,并從中挖掘寫作素材,體悟做人的道理;峰會、兩會世界都在矚目,學生怎能漠視。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更要讓學生時刻關注中國和世界的熱點和焦點的問題。

作為基礎學科,學習語文的最終目標就是能把學到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財富,能夠學以致用。讓學生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感悟,在考試中得心應手,在生活中體會真善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具備健康的身心。使學生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現“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情,樹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的信念,獲得“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感悟,確立“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愁苦而終窮”的高尚人格。

如果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話,那么語文教師就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我們肩負著培育孩子高尚情操的重任,我們是他們人生歷程的引路人,讓我們在社會的共同關注下,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創建務實、創新、高效而又和諧的語文課堂。

猜你喜歡
務實高效語文教學
為小語課堂“瘦身”,為學生語文素養增“肥”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