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的分解教學反思

2016-10-09 09:49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分力基礎內容

王生霞

“力的分解”是我在組內進行的一次公開課,經過全組教師的評課,得到了各位同仁的認可。這節課是高中生學習物理以來普遍認為比較困難的一節內容,所以教學設計的重心是如何通過實驗讓學生體驗、感受、認識、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使學生在力的合成的知識基礎上,正確理解分力、合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初步掌握根據力的實際作用效果確定分力方向的原則及將一個已知力分解為兩個互成角度分力的方法,就成為這節課的重要環節。為此,這節課在復習上節課力的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通過演示實驗將抽象的力的分解概念引出,即“用一個力拉橡皮筋至O點,而后用兩個不同方向的力將橡皮筋拉至O點”,然后我們回顧了力的合成的內容,并再次強調了力的合成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從而引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及學生的親身體會討論總結出,力分解具有唯一性條件和一般情況下力按效果分解。事實證明,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很感興趣,而且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學生基本理解了力的分解的概念,熟練掌握了力的分解方法。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可汲取的經驗,也有需改進的方面。

一、對癥下藥,切實弄清教學對象。了解學生是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根,是有效教學的切入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前必須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知識狀況、能力狀況和學習經驗、學習態度及學習的準備狀況,有針對性地找到教學的需求和教學的突破口,為教學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不能自以為內容很簡單,或者以老經驗授課就可以了,從而不調查了解當前教學對象的情況,滿以為自己可以講解得清晰到位,結果老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不知所云。所以無論在備課前還是講課中,我們都要及時獲取學生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成共識。例如,在此次力的分解教學設計時,大部分學生只是對概念有個模糊的認識,對“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一無所知,這樣如果直接從理論開講,則效果肯定不佳,只有先從“拉橡皮筋”實驗入手,讓學生直接看到“力的分解”現象,再講理論學生就能很快理解掌握。

二、充分準備,扎實搞好教學設計。教師講好一堂課的關鍵在于備課,只有備好課,才能保證教學質量。搞好教學設計,要在充分做好教材分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教學資源,大量觀看同類型授課內容的“優質課”、“名師講堂”等視頻,學習好的經驗與做法,有些講課方法甚至可以現學現用。在廣泛學習的基礎上,再結合自身授課經驗與本班學生的特點,完成完善的教學設計。要搞好課前試講,尤其對一些重難點內容和不好講的內容,在上課前先找一個或幾個水平相差不多的人進行了試講,聽取改進意見,對教學設計進一步完善,確保授課效果。在“力的分解”授課前,我對“斜向上拉力F的分解”的實驗進行了試講,并在征求同事意見的基礎上,對試驗多次進行調整完善,效果非常顯著。

三、創新方法,注重改進教學模式。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可以在做實驗時,教師先進行示范,然后學生進行體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爭取讓每位學生都能實際操作一次,親身體驗一次,效果就不一樣。例如,在“力的分解”授課時,讓學生在水平伸出的手掌上放一本書,然后使手傾斜,書下滑,學生除感到手掌受到壓力外,還明顯感到書在沿手掌下滑,讓學生親身體會到了重力G可以分解為沿斜面下滑的力F1和對斜面的壓力F,讓枯燥的理論在簡單明了的實驗中驗證,學生更容易掌握,也能記得更牢固。另外,學生的認知是需要過程的,并不是立即就能接受的,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不能一筆帶過,要隨時觀察學生反映,查找課堂教學的疏漏和失誤,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確保知識傳輸暢通。

四、更新理念,努力營造活躍氛圍。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以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傳統觀念,要充分調動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讓學生自己動手,開動腦筋,通過課堂實驗和已學習的概念、規律,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歸納總結當天所學主要內容,從而強化學習效果。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利用投影進行教學時,在投影片上展示了題目,教師讓學生輪流在投影儀上將答案打出來,答對了的學生受到鼓舞,如果答錯了,其他學生給予糾正,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開發了學生潛能,形成了互相幫助的學習氛圍師生共同參與,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課后,幾天觀察和反思,總結以下幾點尚需改進之處:一是還存在教學語言不規范、銜接不夠緊密、過渡不通暢的問題。物理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授課時必須時時注意用詞的精辟性,言多必失,要給學生正確的表率。二是課堂引入應更簡潔,把時間盡量留給課堂教學重點,使課堂教學重點突出。三是鑒于學生基礎參差,課堂內容的編排和難度的取舍要照顧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基礎差或精力稍微不足的學生恐難跟上,課后要進行個別輔導。

猜你喜歡
分力基礎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不等式”基礎鞏固
“整式”基礎鞏固
當兩分力的方向不變時,是否分力越大,合力也越大?
人走路時為什么要擺手?
外圓車削中的切削力分力夾角與切削參數關系分析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主要內容
“五抓五促”夯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