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土建類專業產教創深度融合機制探索

2016-10-09 07:55彭德紅許名標
大學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運行機制校企合作

彭德紅 許名標

[摘 要]高職土建類專業產教創的狀況到底怎樣,弱在哪里,如何推進?建立土建類專業校企之間深度融合的長效合作機制,能真正提升實訓技能水平,同時,大力倡導創業教育,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產教創的重要工作。應該充分分析高職土建類專業產教創深度融合的影響因素。高職土建類專業產教創深度融合的機制包括機制保障、合作模式、雙向兼職、雙向培訓、柔性定崗、訂單培養、課程體系、管理制度等方面。

[關鍵詞]高職土建專業;校企合作;產教深度融合;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9-0030-02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是在當今新的社會發展時期全面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舉措,是高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2015年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要求,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大力倡導創業教育,以完善制度標準為重點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以創新體制機制為主線推動繼續教育取得實質性進展,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民群眾接受更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如何進一步開展好土建類專業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提升辦學水平、提高學生就業質量,是高職院校需要認真思考的話題。

一、影響因素分析

(一)建筑企業的影響因素

影響建筑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企業因素主要有:建筑企業的規模、企業性質、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企業的需求等。其中,企業規模是影響企業參與高職教育和培訓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企業規模越大,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積極性就越高,投入力度也更大。

(二)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

建筑企業所處的土建行業性質及其培訓傳統、創業就業制度、政府培訓政策、國際市場的競爭、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所處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職業教育發展水平、企業外部勞動力市場的發達程度、創業氛圍營造、創業理念形成等都是外部影響因素。

(三)高職院校的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主要有高職院校類型、內部機制(驅動、溝通和分配機制等)是否健全、院校對需求的研究、院校的教學質量標準與要求等。

(四)師生觀念的固化因素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還有很多老師、很多學生的思想觀念固化,認為進入大學,學好專業是提升就業能力的唯一途徑。殊不知,創業是一種高質量就業,在解決自身就業問題的基礎上,還可以為其他大學生創造就業崗位和機會。

二、產教創深度融合機制探索

(一)政府發揮職能,提供機制保障

在德國,實行雙元制教育體系,立法強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我國目前還沒出臺強制企業參與教育的法律法規,大學教育經費主要來源是學費,學生是經費的主要承擔者。學生完成學業后進入企業,而企業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幾乎沒有投入,屬于無償行為。在校企合作中,政府應當加大行政干預力度,制定政策帶動企業參與教育,將稅收與企業參與教育的貢獻大小相結合。學校作為受益方,應敦促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政策,以實現校企真正意義的深度融合。

(二)“校、企、政”三位一體,共創合作新模式

創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學校的作用很關鍵,要主動與企業、兄弟院校組建資源、利益聯營體。除了校企之間聯營以外,企業之間、企業政府之間,也應建立聯系,達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聯營體中,政府可以促進院校、企業的互惠共贏,院校則應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通過校企、校校聯合,互利互補,提高聯營體抗風險能力。

(三)校企雙向兼職,打造雙師團隊

教師可以為企業產品研發、技術攻關提供智力支持,參與企業項目,可以加快“理實一體”教改進程,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技術零對接。學??梢云刚埰髽I實踐經驗豐富的能手共同制定崗位標準,參與專業建設,主持實訓基地建設,開發實訓課程,指導學生實踐,舉行專題技術講座等。

(四)校企雙向培訓,提升雙師素質

目前,企業產品換代、技術更新速度較快,而員工知識技術更新速度很難跟上,這是限制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瓶頸。高??梢詾槠髽I員工進行技術培訓,以彌補企業員工技術知識不足問題。高職青年教師大多從高校到高校,缺少企業工作經驗,實踐動手能力較弱,讓他們下到企業一線,在能工巧匠的帶領下實踐鍛煉,不僅是企業技術培訓職能的體現,也是高職雙師素質提升的保障。

(五)柔性頂崗實習,實現工學交替

工學交替是高職培養實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而頂崗實習則是實現工學交替的重要策略。高校要深入剖析企業的人才需求狀況,依據企業需求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實行“分段輪流、交替穿插、邊工邊讀”的柔性頂崗實習,實現頂崗實習和理論學習輪換遞進,達到“企業人才不間斷,學校教學不中斷,就業實踐不沖突”。

(六)深化訂單培養,實現對口就業

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滿足技術要求的人才則是企業更新換代的基本保障,訂單培養二者合一的有效途徑。高??梢愿鶕髽I技術要求,制定專門的教學計劃,學生畢業后進入相應企業實現對口就業。當然,企業人才需求周期短,而學生學習周期為三年,這兩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導致訂單培養具有一定的風險。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訂單培養周期不能過長,教學內容也不能過專。應在大一實行常規專業教學,大二開始針對性培養,大三就進入訂單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和畢業實踐。這樣既能解決訂單企業實際需求,又能保證學生的對口就業問題。

(七)完善課程體系,達到創學結合

在電子商務盛行的年代,專業學習已經不是唯一的目的。國家已經出臺相關的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浙江省已經要求所有的高校必須成立創業學院,大力鼓勵學生創業。因此,結合專業創業將成為一個新興的話題。應調整常規的職業能力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形成專業崗位課程模塊,增設創業類課程模塊。專業崗位課程模塊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專業綜合實踐等。創業課程模塊包括創業思維、創業理論、創業實踐等。根據課程模塊的不同性質,將課程體系分為“基礎平臺”、“專業平臺”、“綜合平臺”,通過這三個平臺的建設,探索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達到既培養專業崗位能力,又培養電子商務創業、專業創業能力的“目標平臺”,實現高職土建類專業“創學結合”的教育目標。

(八)完善管理制度,實現創學共贏

高校應出臺相關的激勵扶持政策,鼓勵老師們積極投身創業教育指導,引導學生們積極投身創業實踐活動,構筑創業型大學建設夢。

第一,完善創業考核體系。學校要從制度層面積極鼓勵教師指導創業。每學年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下發創業達標率任務,將指導學生創業納入教師教學業績考核,實行誘人的激勵機制。對創業指導優秀的老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精神獎勵,在晉升職稱、發放福利等方面優先考慮;對創業指導業績較差的教師實行“黃牌警告”,對同年級各班之間創業率末位的指導老師實行“末位淘汰”。

第二,完善創業激勵機制。高校要在制度保障方面為學生創業提供支持。一是建立方便學生從事創業活動的請銷假制度,當學生創業與課堂教學沖突時,高校學生管理部門、任課老師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學生方便,允許學生適當請假從事創業活動。二是要實行彈性學分制或可替代學分制,根據學生從事創業活動的業績,分等級給予相應的學分替代,減小學生因創業而存在的專業學習方面的壓力。三是適當調整常規教學時間和考試安排,針對創業的學生,可利用節假日補課、單獨輔導、網上交流學習、單獨出卷考試等方式,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專業課程學習。四是打破常規學生評價體系,摒棄學習成績唯一評價指標論,增設創業績效考核指標。另外,加大鼓勵創業力度,對創業學生在同等條件下,評獎評優、入黨優先。

三、結語

目前,我國高職土建類專業在產教深度融合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對這些核心問題進行理論分析,構建產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模型,提出校企合作機制構建中若干核心問題的解決措施,為我國高職土建專業校企合作頂層設計、政策完善等提出對策與建議,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 參 考 文 獻 ]

[1] 鄧志輝,王兆奇,趙明威.高等職業教育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贏”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研究與探索[J].高等職業教育,2010(4).

[2] 趙燕萍,王愛心,姜旭霞.校企合作如何做到真正的“互利共贏”[J].科技與企業,2012(9).

[3] 許孔聯,舒大松,胡素云,等.機電類專業“校企深入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8).

[4] 王增春,李剛峰.校企資源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15).

[5] 蔡彬.校企合作中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培養模式探究[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2(3).

[6] 彭德紅.高職土建類專業“創學結合”教學理念探索[J].大學教育,2013(13).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運行機制校企合作
在線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構建、運行與保障
政治生態視域下我國政協協商民主的創新對策探討
新余廣電新媒體的探索與實踐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如何構建以財務預算為軸心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