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2016-10-11 16:58
大眾理財顧問 2016年9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探究

殷冰冰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農村金融機構也在不斷的革新,從現有的機構來看,農村的新型機構有兩個特點,一是其發展穩定,資金充裕,收益率也在逐漸提高。二是借貸業務不斷革新,客戶受眾門檻進一步放低,使得農戶和微小企業借貸難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在發展方面,新興機構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是機構對于貸款客戶群體開始產生偏見,更多的偏向微小企業,這使得農戶貸款難度升高;其次是機構發展速度慢,結構分配上并不科學資金流動缺乏靈活性,收益低。本文通過對于這些問題的研究,旨在發現良好的解決方式。

【關鍵詞】新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探究

從我國歷史國情來看,金融行業的變化迅速且影響極大,這就使得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變革有著極大的推動力,并且這一變革是貫穿機構運營始終的。但令人惋惜的是這種革新效果較差,農村經濟矛盾解決率仍然較低,我國農村的金融體制還不能向城市看齊,甚至在效率和層次方面遠遠低于城市。這就使得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要在根本上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幫助農村金融機制完備發展,促進其經濟的穩步發展。

一、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制度因素

根據目前存在的政策法規來看,就貸款規模而言,我國對于農村新型金融機構的政策監管還存在空白。沒有合適的法律地位使得這一機構內部監督缺乏,嚴重的甚至出現貪污腐敗等情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起步較晚,發展年限少就造成了機構規模小,內部部門不完善,缺少必要的監督管理部門,就很容易形成內部人員掌控全局的現象。除此之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也是一個極大的問題這一些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未能得到很好地解決。

(二)產品與服務創新能力

農村金融的主要受眾為農民和微小企業,這就要求其產品服務要多元化,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但現在所建設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未能做得很好,例如,村鎮銀行的主要業務方向仍然是傳統存款和貸款業務,這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使得部分客戶在辦理更多業務時必須要去省級銀行辦理,并且這一業務范圍同農行、郵儲、信用社的重合度較高,沒有自身特點,使其競爭力再次削弱。

(三)農村金融人才

擁有良好的人力資源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擁有較高專業水平的人才是建設機構的基礎。但如今機構中的從業者并沒有經過較高水平的專業培訓,甚至很多從業者并非從事金融行業。這些職員并不能很好理解機構的服務項目和客戶需求,就造成了部分客戶的流失。而且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主要面向的是受教育水平較低的農民,如果從業者自身不能理解機構業務,那么何談給客戶全面講解。除此之外,機構會選擇在當地聘用從業人員,但是這部分人員素質相對不高,教育水平也不能達到標準,會在一定程度上讓機構蒙受更大的風險。

(四)資金來源

資金來源的約束是村鎮銀行無法大力發展的制約條件之一,政策所規定的融資渠道使得村鎮銀行無法吸收到更多的資金來維持自身的發展。而且普通農戶的存款金額較少,也無法在根本上滿足其資金的需求。此外,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起步晚,而且宣傳力度較低,使得部分受眾還抱有懷疑的態度,這也是限制資金來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有關貸款的問題

貸款業務在較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對于貸款風險的控制是新農村金融機構的當務之急。機構面向的受眾群體決定了其對于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差,而且信用體系的落后也增加了這一風險,所以建立健全農村信用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式。

(六)抵押擔保問題

傳統貸款往往采用抵押擔保的方式,但是這同樣是新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大問題。機構客戶群體多為農戶,其可以作為抵押擔保的財產較少,這就會讓其放棄貸款。正因如此,新農村金融機構應該不斷革新,結合實際情況,在可允許的范圍內對于傳統貸款方式進行調整。

(七)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要在財政和貨幣兩種政策上雙管齊下,全方位的進行調整控制,從而對新農村金融機構的改革產生積極的作用。結合我國國情,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進行干預。一是提高財政政策在新農業金融機構中的影響力度和廣度,二是貨幣政策要根據農村金融市場的變化不斷做出調整。除此之外,新農村金融機構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畢竟政策調整是極為有限的,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消極影響,這就需要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辯證地看待政府的作用。

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分析

通過上文對于新農村金融機構的分析,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改革的措施。

(一)拓寬渠道,增加來源

首先要對新農業金融機構進行大力正面的宣傳,吸納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機構,在政策上適當放寬,對于民間投資者的股權可以適當增加,這樣才能有效的吸納資金。其次,同其他金融機構加強合作,開發新的金融產品,使資金形成循環,進一步促進新農村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監督,規避風險

在政策上要做到補全空白,加固短板。對于村鎮銀行而言,其業務在空間分布較為廣泛,品種繁多,這就要求檢查部門謹慎管理,做好風險的評估和規避;尤其是信貸方面,建立健全信用體系,做好信息的透明化和高度共享化。對于信息披露機制更要做到完善,為投資者和客戶提供全面而且準確的信息。在政策方面,應當適當放寬,而不是處處限制,使得村鎮銀行無法自主經營。

(三)結合實際,努力創新

增強新農村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是保證其平穩發展的重要條件,新農村金融機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在它之前已經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以學習。在吸取成功經驗的同時,要結合我國農村實際,研制開發出新型的,更貼合受眾群體的金融產品。這不僅要求機構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也需要我國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四)完善建設,提供保障

建立健全農村信用體系是規避信貸風險的當務之急,對于農村理財保險的進一步推出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風險。與此同時,對于抵押擔保制度的變革也需要監管部門的配合,機構要與監管部門大力協作,以幫助機構健康發展。

(五)加強制度優惠

政府部門在政策上要盡量做到對新農業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具體來說,首先要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這一優惠力度最好是高于同類型機構,才能幫助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提高競爭力;其次,在技術上要大力引進互聯網技術,建立信息數據庫,對于符合村鎮銀行貸款要求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支持。

(六)健全監管機構,有效控制風險

目前很多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因為起步晚,發展年限短而導致其內部結構缺失,最重要的就是其監管部門的缺失。這就使得機構不能很好地發現自身存在的弊端以及對風險的評估和規避。為解決這一問題,機構需要大量引進金融類人才,建立健全相關機構,改變內部獎懲制度,調動人員積極性。和傳統金融機構相比,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多樣化,所以在機構的建立方面也要結合實際,而不是固守傳統。

三、結語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雖然起步晚,但是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作為農村經濟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肩負著提高農村經濟水平以及競爭力的責任,并且還對農村融資渠道有著積極的作用,繼而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平穩快速地增長。

參考文獻:

[1]耿欣,何峰.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構建與完善:基于社會公平視角[J].北方經濟,2007(11),38-39.

[2]何廣文.中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創新路徑探討[J].金融與經濟,2007(8): 11-16+22.

[3]王廣謙.中國金融發展中的結構問題分析[J].金融研究,2002,(5):47-56.

[4]王曙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運行績效與機制創新[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8(8): 60-65.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亂到治”之路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推”法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