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職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2016-10-11 00:23蒙高磊王根偉劉之葵
科技視界 2016年24期
關鍵詞:巖土工程教學改革

蒙高磊 王根偉 劉之葵

【摘 要】水文地質學基礎是土木工程專業巖土工程方向的專業基礎課,課程內容豐富,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為了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通過對本課程目前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從教學內容、多媒體應用、教學方法、實踐教學以及師資等幾方面進行課程改革,多途徑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創新型、實踐型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水文地質學基礎;巖土工程;教學改革

【Abstract】General Hydrogeology, which is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rection on civil engineering, has many merits, for instance, rich content ,extensiv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ity.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requirement of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ng, through current courses in teaching of the problems of explor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aspect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such as teaching content, multimedia application, educational method,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eacher training.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multi-gateway, fostering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 of high quality.

【Key words】General hydrogeolog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本世紀,人類將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等三大問題,而其中的資源、環境中有許多問題是水文地質學基礎研究的對象。水文地質學基礎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主要研究地下水在與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活動相互作用下,其水量與水質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以及對各個圈層產生的影響,從而服務于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1]。水文地質學基礎作為土木工程專業巖土工程方向的基礎必修課,是培養學生對巖土工程中相關地下水參數的獲取以及分析計算能力的重要課程。但是目前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巖土工程人才培養的需要,迫切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本文從本課程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以及教師等環節進行探討,改進教學質量,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1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當前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的問題

水文地質學基礎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地下水,主要講授相關的原理以及概念,但這些基本理論與概念比較抽象,從字面上理解并不困難,但卻因為缺乏對地下水的感性認識,不能完全掌握和靈活運用,而高職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強,因此學生跟不上節奏,厭學情緒嚴重,形成了惡性循環。而水文地質的相關資料往往具有保密性,不是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很難接觸,所以上課的內容主要以課本為主,質量不高,對學生吸引能力不強。此外,巖土工程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而現階段的教材又缺乏相關工程實例,學生難以理解書本相關內容的實際應用情況,所以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率低下。

1.2 教學方法的問題

隨著信息化的普及,現在眾多高校都采用多媒體教學。此教法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形象、直觀,但是易存在“念屏”現象,教師完全按照多媒體內容講授,顯得不夠細致,內容也沒有延伸,并且因為講授過快,學生缺乏思考,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存在“顧聽而不顧寫,顧寫而不顧聽”的現象。此“填鴨式”的教學使得課堂氣氛壓抑、沉重,教師累,學生也不輕松,導致學生積極性下降,從而做些與上課無關的事情。

1.3 實踐教學方面的問題

目前水文地質學基礎的教學仍然以課堂的理論教學為主,而許多教師也樂此不彼,重理論輕實踐,從而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理論教學方面,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而一些學校則是學校周邊無水或缺水,缺乏明顯的水文地質現象,因此上課內容空洞,脫離實際,實踐性教學難以開展。對于本校而言,則是沒有專門的水文地質實驗室以及相應的實習基地,另外學校資金投入不夠,野外實踐的花費較高,實習經費難以保證。

1.4 教師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高校擴招,教師隊伍不斷年輕化,他們大多擁有較高的學歷,理論功底較強,但大部分教師尚未形成技術過硬的“雙師型”素質[2],缺乏工程意識[3]。缺乏相應的生產實踐經驗也就很難就一些工程實際問題作出精彩且深入淺出的講授,這不利于學生提高理論聯系實際以及相應的動手能力,因此如何提高青年教師的工程經驗這一問題也亟待解決。

2 教學模式的改革

2.1 教學內容的改革

水文地質學基礎是與工程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課程,內容較多??紤]到巖土工程專業學生的特點,應明確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選取,抓住與巖土工程有關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知識的擴展。例如對于地下水水位的介紹,可結合土力學中土體應力的知識點,介紹地下水水位的變化可引起諸如地面塌陷、地基沉降、地裂縫、滑坡等巖土工程危害,提高學生知識運用、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加強實例教學,例如對于達西定律的應用,可介紹基坑排水、基坑圍護以及壩基的防滲等工程實例,加深印象,提高學習積極性。

2.2 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針對圖形難以表達,黑板板書、推導公式花費時間較多等問題,利用多媒體教學可在備課制作課件時加以解決,節約時間,增加信息量,并可自制相應的圖像,模擬地基沉降以及邊坡垮塌的動畫,提高學生興趣,既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師還可在上課前把相關課件在學生QQ群共享,讓學生提前預習,帶著問題上課,還可解決部分學生顧聽而不能顧寫,顧寫而不能顧聽的現象。此外還可加強QQ、微信等新興媒介的運用,加強課后線上的輔導,積極與學生互動?,F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縱然有很多優勢,但也不可忽視傳統的板書的作用,教師應該成為多媒體課件的主人,而不是奴隸[4],不能夠造成沒有多媒體就上不了課的現象,應該使兩者并存互補,充分發揮多種教學手段的優勢,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易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促進教與學之間的互動。

2.3 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教學中盡量避免“填鴨”,應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講課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重要的原理和概念講清楚、講透徹,并讓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習慣問為什么,并對相關概念進行擴展抑或利用工程實例說明。而對于和實驗與實習有關的內容則要學會“留白”,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相應的方法和原理。此外“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角色互換式”教學也要貫穿在課堂中,這樣可以創造一種活躍思維的學習氣氛,學生自然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統一[5]。

2.4 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室教學實習以及野外實踐教學,國內外對地質學人才培養的經驗表明,實踐教學是地質學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6]。本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而且是培養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因此對于沒有專門的水文地質實驗室以及相應的實習基地的高校要加快建設進度,并增加實踐課時,以便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此外固定實習單位的選擇,也可使學生更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積攢了實踐經驗,為今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5 教師的改革

教師要認識到課程內容與實踐相聯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要加強工程意識的培養。而現階段水文地質學的工程實際應用與水文地質學的理論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有著廣闊的進步空間,新技術、新機械也不斷涌出,所以水文地質學基礎的任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知識水平也必須不斷提高,以適應新形式下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掌握巖土工程的最新動態,加大學習力度,以便充實提高自己。除了理論學習外學校還應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工程實踐,提供機會讓教師到企業中去,帶薪到相關勘察院、水文院以及施工現場等生產一線去,只有更多的參與工程實踐,才能把現場發現的一些問題充實到課堂中去,才能對水文地質學基礎的教材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給學生上好一堂課。

3 結語

水文地質學基礎作為高職院校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概念較多,應用性與實踐性較強,因此,要完成水文地質學基礎的課程改革,要根據其課程特點,根據學生和學校實際情況,從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師資等方面著手,多途徑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推進教學改革,促進創新型、實踐型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使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張人權,等.水文地質學基礎[M].北京:地址出版社,2011.

[2]劉勇健,李友群,劉廣靜.加強實踐性教學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J].高等建筑教育,2008(5).

[3]楊艷.在《水文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5(2):73-74.

[4]童小東,邱洪興.對《土力學》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C]//土力學教育與教學.第一屆全國土力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45-148.

[5]郭維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備課做起[J].教學與管理,2003:33.

[6]肖長來,梁秀娟,高淑貞,等.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環節改革與實踐[J].中國地質教育,2010(1):28-33.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巖土工程教學改革
用新思路看沿巖土工程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