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初中語文評價的思考與實踐

2016-10-13 21:57聶秋紅
考試周刊 2016年79期
關鍵詞:教學思考新課程初中語文

聶秋紅

摘 要: 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傳統語文評價模式存在諸多缺陷與弊端,新課程針對這個情況提出了一些新的評價方法和措施。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評價更強調綜合性、整體性和實用性,既注重過程,又重視結果,要求采用多樣化評價手段,引入多元化評價主體,力求語文評價客觀、全面和科學。本文對新課程下初中語文評價方法進行深入探討,以得出一些有益結論。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新課程 語文評價 教學思考

引言

針對傳統語文課程評價存在的弊端與不足,新課標提出“課程評價建議”,對語文評價進行了深刻變革。根據新課標語文評價要求,初中語文課程評價不僅要考查學生語文學習成績,還要對教師教學方法、課程設計、教學過程進行全面了解和評價,淡化評價結果的選拔和排序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接下來,本文將對新課程初中語文評價進行深入討論,為指導語文評價實踐提供更好的理論指導。

一、強調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傳統語文教學評價側重于學生知識學習和掌握情況、學習成績兩個方面,甚至片面追求語文考試成績,導致語文教學評價陷入較大困境當中。在這種評價模式下,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必然會受到嚴重打擊,語文學習變得枯燥、乏味。片面以學習成績為評價手段,對學生全面發展形成較大負面影響。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特點。對此,新課標下的語文評價明確:“語文評價要綜合知識掌握、學習過程、情感體驗等多個方面,以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币虼?,語文評價手段和指標要多樣化、全面化。尤其學習過程、學習體驗、情感價值方面需要加強和重視。一般來說,語文學習過程融合知識吸收、情感升華、審美情趣培養等多種內容,這就要求語文評價體現綜合性、全面性,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發展。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指標和標準,體現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如果采用統一評價方法和標準,就必然會讓很多學生感到不適,學習起來枯燥無味,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語文評價要堅持綜合性標準,同時重視學生個體差異。

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主要通過教學內容體現。語文教學主要內容是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頭表達等,且形成一個有機知識體系。因此,語文評價不能局限于寫作、閱讀等少數幾個方面,要對識字、口語、情感、審美等方面進行評價。如果評價指標側重于少數幾個方面,那么不僅不能了解學生總體學習情況,還無法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實現。實際中,一些語文教師為了追求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指標,采用的評價指標往往與學生全面發展相脫節,如口語表達能力是重要的語文素質,但是由于考試中沒有這方面內容,語文評價忽視這方面素質考核,顯然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提升。因此,新課標提出的評價整體性要求,就是針對這個問題做出的專門回應,希望引導教師更注重學生全面性發展。

二、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舉,側重于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側重于過程評價,終結性評價注重結果。傳統評價模式下,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重視不足。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于沒有列入考試范圍內的內容往往一帶而過,如實際中口語表達課,情景模擬、綜合學習體驗等教學環節基本省略。對列入考試大綱的內容,則反復講解和練習,使學生形成這樣一種錯誤學習觀,學習目的就是得到更高分。顯然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種評價方法顯然是有失偏頗的、不科學的。對此,新課標要求同時注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特別加強形成性評價。要求廣大教師轉變評價思想觀念,將評價重心從結果轉移到過程上,讓學生更注重學習過程中的能力培養。因此,采用成長記錄方式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點一滴記錄下來,客觀全面評價學生語文學習情況。實際中,教師和家長要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跟蹤觀察,對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促進其健康成長。另外,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和改進。

三、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側重定性評價

一直以來,初中語文評價以定量評價為主,也就是考試分數是唯一的評價標準,使語文教學存在諸多缺陷與不足。根據新課標要求,語文評價要加強學習檔案和考試結果分析,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描述和了解,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教學過程中盡量采用正向激勵方法,正面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傮w來說,教師要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并提出中肯、科學的改進對策。首先,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觀察和了解,對其學習態度、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進行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對策,并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出來;其次,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以事實作為評價依據,讓學生心服口服,真心接受。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在教學過程中盡量用正面激勵方法,增強學生自信,提高語文學習積極性。針對不同學生給予針對性評價結果,避免千篇一律、一刀切。如對于“差生”,其取得的細微進步要放大表揚,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不能過度使用表揚評價,而要提出更高的發展目標,避免驕傲自滿。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特定的適用條件和環境,我們要采用多樣化評價方法,靈活使用,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和公正的評價,促進其全面發展。

四、引入多元化評價主體

傳統語文教學評價模式下,評價主體是教師,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單一評價主體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評價結果,不少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不滿情緒,認為教師評價存在偏頗性,沒有對自身學習情況進行客觀了解就做出評價結論,從而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單一的評價主體會帶來許多弊端和不足,無法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公正。新課標對上述問題做出了準確的評價:開展語文評價,引入多元化評價主體,形成教師評價、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的綜合性評價體系。與此同時,還可以將學生家長發動到評價活動中。評價過程中,意識到不同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評價方法,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這里重點討論自評和互評方法。通過組織學生自評和相互評價,讓學生體驗到自己與他人存在的差距,對個人學習情況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價,正確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找到改進方向和努力目標,學習過程中自覺改進和調整。另外,善于發現自身優點和長處,學會保持和發揚,利用自己的特長,實現更高的發展目標。同依靠教師觀察的評價方法相比,這種評價方法顯然更具實際價值。因此,學生評價主體要多元化,這是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全面、公正的重要前提。

結語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思想,根據新課程標準開展語文評價,堅持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創新評價方法和手段,在教學工作中貫徹落實新評價思想、方法和手段,為語文教學改革創造良好條件,促進中學語文教學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艷金.淺談高中語文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學研究,2014(3).

[2]王之語.語文評價的理性認識和實踐思考[J].改革與創新,2015(9).

[3]鄧文淵.語文評價方法的選擇及運用[J].語文建設,2013(7).

猜你喜歡
教學思考新課程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