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生的德育教育

2016-10-13 23:29楊煥榮
考試周刊 2016年79期
關鍵詞:思想品德德育評價

楊煥榮

“德育是一種培養人的品德的社會現象,是促使人的品德形成和發展的教育活動。通過德育把社會的思想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并促進其發展,從而培養出符合一定社會要求的具有優良思想品質的個體,進而維護社會的存在、延續和發展”。

初中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時期,同時處在思想品德發、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年輕氣旺、思想單純、知識較少、經驗不足、識別能力弱、可塑性強,若受到不良現象的影響,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10”電話常被中學生亂打;中學生出現結伙打架違法現象;公共場合,中學生不講公共衛生,隨地亂扔垃圾、亂刻亂畫;班內公物,或不翼而飛,或不久而壞;寢室中,燈長明、水長流,卻睹而不問,等等。由此可見,實施和加強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勢在必行。

1.抓入學教育,嚴格開端

初一學生告別小學母校來到中學,每個學生都帶著抱負和理想、希望和追求,雄心壯志,打算在新學校勤奮學習,刻苦競爭,鶴立雞群,得到老師的賞識、同學們的贊揚,顯示自己的價值。到新學校,對一切都有新鮮感,但他們對新學校還不了解,也不知怎樣做才能適應新環境、新要求。因此,要抓住這個契機,一方面,向學生介紹新學校的光榮校史,校風、學風、教風“三風”建設,教育教學質量成果,帶領學生熟悉學校環境。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全校各種規章制度、紀律要求。學生一入校就進行嚴格管理,提出嚴格要求,加強嚴格教育,進行嚴格訓練,要求嚴格遵守,違反嚴肅批評,讓學生認識到教師嚴管理,“嚴師才能出高徒”,從而在思想品德方面嚴格要求自己。

2.抓思想政治課教學,灌輸培育

思想政治課是中學的一門主要學科,是中學德育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認識,培養學生品質,訓練學生行為,以“知”導“行”,“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真正發揮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能。每個政治教師都應當教育家,不當“教書匠”。

3.利用“國旗下講話”

3.1它的莊嚴性。國旗隨著雄壯的國歌在校園中冉冉升起,整個校園彌漫著莊嚴肅穆的氛圍,能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高尚情感,引起學生深度的思考和愛國情懷。

3.2它的及時性。學校的德育工作與國旗下講話相結合,如我校開學初對學生的新學期致辭、中學生自治公約、及時結合當前學生情況紀律中存在的問題講述學生中最近出現的典型事例、“牽手好習慣、好習慣好人生”系列講演、愛的“n”個理由系列講演、“心靈雞湯”系列講演、中考前心理疏導講演等,結合思想品德課程內容,3月份開展學習雷鋒倡議活動;4月份綠色環保宣傳;5月份感恩教育;6月份快樂成長、心理健康;9月份民族精神;10月份愛國主義教育;11、12月份心理健康教育等,大大加強德育的主動性和實效性。

4.加強聯系與溝通,推動德育工作蓬勃開展。

4.1建立家長聯系制度,在征求家長意見的基礎上,本著自愿原則,成立家長委員會,對學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現象和一些家長的不當行為,及時與家長委員會取得聯系,共商解決之道。

4.2實行課堂開放制度。家長和社會有關人員可隨時走進課堂,參與教育教學活動,這樣既能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做到真實的了解,又能督促教師規范自身行為和提高自身素質。

4.3制定常規教學中德育教育體現辦法:通過教務處、教研室對教師評優課條件進行修訂,增加德育教育寓于常規教學的要求,改變以往德育教育局限于班會、集會和活動的狀況,使學校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學校管理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5.與時俱進,轉變德育觀念,創新德育內容

德育教育必須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基礎上,樹立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德育觀念。遵循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根據德育教育的總體目標,科學地規劃中學階段各年級的具體內容、實施途徑和方法,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區別地進行德育教育。這樣才能使德育工作擺脫“跟著感覺走”、“圍著問題轉”的窘況;在教育思想上體現“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要有科學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內容上要從小到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實現相互轉化和滲透;在教育方式上要抓住主渠道,凸顯主要環節,恪守主要脈搏。

6.創造條件,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

做好學校德育工作,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是外部力量,都必須通過受教育者的自我認同這個內因才能起作用,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學校德育工作,要以人為本,從學生自身實際出發,立足于學生的思維特征、認知能力,組織學生直接參與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實踐,通過演講、影評、參觀、訪談、文藝匯演、家庭勞動等活動,把學生置于必須做出道德選擇的具體情境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用探究、商量、討論甚至辯論的方法代替強制的灌輸,使學生融情悟理,在明理中認同,在自省中修正,自省與他省相融會,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充分調動其內部動力,提高農村中學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7.進行學科德育滲透

作為教師,其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每個教師,既要搞好數學教學工作,又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何擺正二者的位置,是分開處理,還是將二者結合進行?在各個學科教育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要。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各個學科肯定必須重視德育教育。

8.德育教育,及時檢查、總結、獎罰

激發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檢查、自我控制,讓學生自己設計檢查表,自己對照要求,自我評定檢查每天的行為,是否符合規范,日積月累,學生自覺、自愿地自查自己的日常行為,并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達到德育的要求。評價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自我評價、他人評價、教師評價,也可以是小組評價、班組評價、學校評價,及時評價,不僅督促、激勵了德育進程,而且強化了德育效果。

猜你喜歡
思想品德德育評價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實踐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轉課堂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解題技巧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