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2016-10-13 01:37董振楠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7期
關鍵詞:社會主義傳統文化融合

董振楠

摘要:和諧是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之一。它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也是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和諧大道。雖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新提出的思想指導,但我國古老深厚的傳統文化早就有和諧的看法和具體內容。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包括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個人自身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內心的和諧。當代社會如果還在偏頗的認為只有哪一種思想好的思想,或者只認為現代思想好,都是思想上的傾斜。我們需要在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創新上下功夫。

關鍵詞: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和諧思想;融合

和諧是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之一。它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也是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和諧大道。雖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新提出的思想指導,但我國古老深厚的傳統文化早就有和諧的看法和具體內容。

一、“和諧”之意

在和諧二字中,“和”是代表食物的“禾”字加一個代表人生存的“口”字?!爸C”是代表著說話的“言”字加一個代表著所有和全部的“皆”字。加起來的意思就是:用“食物放在嘴里”的話說給每個人。這是一種承諾,也是一份理想。從各朝各代的帝王朝臣到建國之后的中國,一直是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人民吃飯問題是個關乎國事的大問題。讓人民吃飽飯當家作主人更是毛主席這班領導人的理想??谥杏屑Z,人心不慌。之后的歷屆領導集體發揚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斗的精神帶領大家走了一條脫離貧窮走向溫飽、小康之路。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領導集體正帶領百姓在欣欣向榮之景中走了一條和諧大道。當我們把中國人民所走的和諧大道反過來看就是“道大諧和”。這條路帶領人民共同致富的道路是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才能實施的道,艱巨的任務和宏偉目標可謂“大”。人行善,必有余慶,這便是“道大”。生活中肚子餓的人在口里有食物的時候是顧不上說話的,心里壓力大的時候也是顧不上說話的,倘若口中不但有了食物,并且都說出來的時候,一定是食物有余且心情舒暢的時候。小康社會里,人民能夠按照自己余力更加注重精神文明,這就是“道大諧和”。把我國建設成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和諧的社會需要我們探求科學知識,注重人民精神質量,提高人民生活條件。和諧大道是一條通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路,面對現代社會嚴重的生態危機、社會危機、精神危機,如何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自身的協調發展,如何實現和諧是在道路上行進時的核心問題。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

我們古老時間中的先賢們早就有對和諧的具體看法,并講明了其間的道理??鬃拥摹爸宜 睘楹诵囊幏兜娜蕦W思想中有“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的見解?!爸宜≈馈笔窃诎阉艘暈榕c自己在人格上平等的前提下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在它后面隱含著的是一種“人格平等”的精神。生活在這個社會,總覺得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這樣的人一定快樂不起來。人跟人要和。我們總是要與具體的人打交道的,每個人的性格、個性都是不同的,加上每天遇到不同的事情,很可能遇到不順心的問題就會心情煩躁,不能冷靜思考,最后頭腦發熱發生沖突。儒家之所以要求視人如己,就是要認識到心平氣和很重要,我們也不能以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平等看待,這又是與儒學惻隱之心,仁者愛人的價值核心分不開的??鬃拥摹叭收邜廴恕迸c孟子“惻隱為仁之端”的思想就是清楚地說明。與人友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的交往的鑰匙。微不足道的幫助,報以一絲的微笑和一句問候,到一聲感謝都會意想不到地拉近心與心的距離。中國傳統要求人要像君子般有良好的修養,為人熱情坦率、以禮相待,自尊自信,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獲得尊重。

三、和諧思想內容

季羨林先生和習主席交談的時候說:“有個問題我考慮很久,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鄙鐣髁x和諧思想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和現代價值,是需要我們著力實踐和探索的重要內容。因此,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但是現代社會發展理念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包括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個人自身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內心的和諧。這四個方面都能做到和諧相處是件不簡單的事情。

(一)人與人的和諧

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和諧必須以個人之間的和諧為基礎,并通過這種和諧體現出來;人和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特殊表現;國家與外部世界之間的和諧首先有賴于社會整體的和諧,而社會整體的和諧又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個人自身的和諧只有在集體和社會中才能實現。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要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升華?,F在,有人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理解為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并重、經濟發展應以人為目的等,這是正確的,但還不夠全面。堅持科學發展觀,還要求我們堅持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并從這一基礎出發,著力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失衡問題。

(二)人與自然的和諧

正確認知人與自然的關系,牢記人是自然之子,學會敬畏自然、善待自然、順應自然,強化自然客觀存在、自然生態平衡、自然發展規律等意識,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既要注重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要堅持適時適度,保護自然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在實現當代人利益中恩澤子孫后代,真正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吨芤住分械那り庩栔谰褪窃谥v自然的和諧關系。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既是宏觀的、歷史的,也是具體的、現實的。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相統一,經濟增長、結構調整、民生改善相一致,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自然、在與自然和諧相處中發展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依法嚴格執行規劃,循序漸進、順勢而為,合理開發、集約發展,能力不足的不急于求成,為長遠發展留出空間。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資源,綠色消費、適度消費,最大限度減少個人行為對自然的破壞。要積極投身自然環境保護和建設,自覺參加衛生城市創建、環境整治和環保志愿服務等活動,在人人參與中共創生態文明、共享綠色生活。人跟自然要和,就是不破壞自然。

(三)人自身的和諧

在匆忙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的自身之外的地方,不眠不休,暴飲暴食,既忘記了人與自身的和諧,更忽略了養生。養護自身是一條重要的和諧之道。在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養生是一項重大的問題。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諸子百家都在探討生命的本源,中國文化講人生的修養,都從人自身的和諧里來。我們古老的哲學思想中的乾坤之道就是明白地告訴我們這里告訴我們要認清乾坤道理,人與自身和諧最重要的就是身體陰陽的“和”字。人的自身和諧就是要效法外在的陰陽,也就是天地的陰陽。要按照一年中太陽的運行變化、一個月中月亮的變化、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變化,來養護我們的生命。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就有一年的變化,出現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自轉一周就有了一天的變化。白天和黑夜。月亮繞地球一周就有了一個月中月亮陰晴陽缺的變化。養生就要效法天的變化,太陽和月亮的變化,就是效法陰陽,春夏要養陽,秋冬要養陰,就叫做效法陰陽。符合天道的養生方法是和于術數。懂得了陰陽之和就懂得精氣神的和,身和靈的和,人與天的和。人自身只要“和”了就能健康。

(四)內心的和諧

人的內心和諧了,和諧社會才會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這不僅是對個人的要求,也是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整體要求。林清玄先生說:“靈性精神的美在于內心的寧靜與和諧,保持內心的和諧才會用心靈而不是用欲望看世界,看到的都將是優美細膩而深沉的美,自我處于歡喜之中,整個世界就歡喜了,自我處于和諧之中,整個世界就和諧了”。人的內心和諧是社會和諧的更高境界。只有公民內心和諧,才會有社會的終極和諧。人的內心和諧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高境界,是和諧社會的新層次,即精神面貌和諧、道德和諧。一個人一天兩天做到和諧并不困難,難的是始終保持如初,把一種和諧變成一種習慣,按照“和”來做,并且一直堅持下去,這就是中國傳統中的保和思想。最大范圍地實現“和”就叫太和。太和是目標,是最高境界,中和和保和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和途徑。要做到太和,就必須按照這兩條來做:第一要中和,第二要保和。中和就是要守中道?!吨杏埂氛f:“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蔽覀儼盐覀兊那榫w放在中庸的狀態下不過激也不不及,那就達到了中和。中國人道家佛家打坐,就是“持盈保泰”這四個字?!俺钟本拖褚槐畡倓倽M了,那就保持這個剛滿的水平線,不加亦不減,加一滴則溢出來了,減一滴則不足。當最舒泰的時候要保持住,雖然不再加水,也不將水全不倒掉就是保泰。人能平靜保持自我的心態就是保合太和,把心身兩方面放平靜,那就永遠是祥和。自身、內心、人生、婚姻、事業都是如此??鬃诱f:“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币磺卸己椭C了就是大吉大利。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仍是第一要務。思考如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僅僅是黨和領導集體的工作任務,也是我們每個人這些新時期學以致用的新任務。當代社會如果還在偏頗的認為只有哪一種思想好的思想,或者只認為現代思想好,都是思想上的傾斜。我們需要在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創新上下功夫。面對現實存在的種種不和諧因素,如何將中國傳統的精華運用于此,理順利益關系,消除不和諧因素,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促進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是當代社會發展的趨勢。用《管子·兵法》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和合故能諧。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但是現代社會發展理念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包括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個人自身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內心的和諧。這四個方面都能做到和諧相處是件不簡單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孟子,楊伯峻,楊逢彬譯注,岳麓書社,2011,5(第1版).

[2]管子中華經典藏書,李山譯注,中華書局,2009,3 (第1版).

[3]周易中華經典藏書,郭彧譯注,中華書局,2006,9 (第1版).

[4]習近平論中國傳統文化,十八大以來重要論述選編,中共中央研究室,2014,9.

猜你喜歡
社會主義傳統文化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