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供給側機構性改革的本質和路徑分析

2016-10-14 19:09成麗娜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結構性供給改革

成麗娜

2016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湖北應把“靶心”對準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以新需求帶動新增長,關鍵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其實,湖北供給側改革的腳步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了,全面二孩、戶籍改革這些政策都起到優化勞動力配置的作用;2015年湖北全省糧食總產達2703.3萬噸,其中很重要的助推力就是土地流轉政策的穩步推進執行;資本方面,年末的一記“重拳”──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橫空出世;創新就更無需贅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已家喻戶曉。

一、湖北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是推動供給結構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同時通過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1、要積極穩妥解決部分領域市場存在的供大于求問題。煤炭、鋼鐵、化工、有色等行業已經存在明顯的產能過剩,經營環境持續惡化,信用風險日益暴露。房地產庫存壓力也對我國未來經濟和金融體系穩定發展構成威脅?;猱a能過剩能夠降低經濟運行中的風險,優化產業升級,但同時也會引起相關企業和人員利益的重新分配,因而必須在戰略平衡中穩妥有序推進。在化解產能過剩方面,要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體系,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系。在盡可能兼并重組的情況下,依照破產清算法,通過市場化破產程序進行清理。同時,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并對失業和再就業人員要加大生活保障以及專項獎補等政策。在化解房地產庫存方面,首先,政府要進行相關政策調整,釋放對房地產市場空間。一方面要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增加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另一方面,要取消已經過時的購房限制性措施。其次,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再次,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最后,積極促進房地產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2、要積極通過政策調整優化生產要素配置,為微觀企業主體提高產品質量和創新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首先,要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包括通過簡政放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降低社會保險費、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降低電力價格、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措施。其次,要為企業技術升級和創新提供融資支持。為了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政府鼓勵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技術改革和設備更新創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能力。同時進一步通過企業債務減免為企業松綁,激發企業活力。再次,要進一步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完善市場化、可持續的投入和運營機制。最后,要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是勞動者適應復雜變化的市場環境的需要,實現勞動力要素的升級。

3、通過擴大財政赤字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結構性改革創造穩定的金融環境。在繼續沿用“積極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宏觀政策框架下,政府將會積極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配合靈活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政府在擴大政府發債規模和結構性減稅的同時,堅持結構性改革的方向,降低經濟增長對信貸擴張的依賴,為結構性調整創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4、要進一步發揮“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構建對外經濟開放新格局在需求側對結構性改革的支持作用。通過落實“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推進自貿區及投資協定談判,為資本輸出和企業國際化經營創造良好的條件。海外市場的拓展將會進一步緩解國內產能過剩、提升企業生產服務質量和技術創新。

二、湖北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路徑

1、強化創新驅動。

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激勵機制為重點,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深入實施“科技企業創業與培育工程”“科技成果大轉化工程”和“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建設工程”,著力在光電子、3D打印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組織實施100個左右省級技術創新重大項目,重點推進1000項科技成果在省內轉化應用,進一步夯實創新驅動的產業基礎。著力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健全“人才+項目+平臺”的創新人才培養開發體系,強化人才第一支撐。推進創客大省建設。完善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配套措施,更大力度搭建大中小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五方協同”的眾創平臺,打造環大學城創新經濟圈,著力形成各類創新主體互促、民間草根與科技精英并肩、線上與線下互動的生動局面。加快培育尊重知識、崇尚創造、追求卓越的創新文化,營造人人皆可創新、創新惠及人人的社會氛圍,讓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創新者夢想成真。

2、優化消費供給。

積極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以服務消費、信息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綠色消費、農村消費為重點,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落實完善鼓勵消費的政策措施,增加有效供給。實施“四大計劃”,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優化休假安排,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激發旅游消費需求。支持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數字媒體等市場前景廣闊的新興消費品加快發展。加大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落實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政策,穩定汽車消費。積極化解房地產庫存,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效釋放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統籌城鄉市場建設,推動農村流通網絡升級和城市商圈服務功能提升。發展“互聯網+流通”新模式,推進電商平臺、跨境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等建設,打造中部電子商務中心。深入推進黃石等國家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加強質量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

3、擴大有效投資。

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杠桿撬動作用,引導和帶動社會投資,積極擴大有效供給。啟動一批“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安排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省級資本金50億元和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資金20億元。加快建設東風雷諾乘用車、第六代低溫多晶硅等重大產業項目,加快推進漢十高鐵、鄭萬高鐵、蒙華鐵路、天河機場三期、長江中游“645”深水航道整治、漢江樞紐及航道整治、三峽樞紐綜合運輸體系、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等重大交通項目以及麻城至武穴、武嘉、宜張、宜來、武深等高速公路建設;爭取襄荊宜高速鐵路早日開工;加快建設寬帶普及提速、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楚天云平臺、智能電網等重大信息基礎設施。抓好提請國務院支持的13個重大項目的工作銜接和推進落實,爭取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盡快啟動、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獲批。繼續對接好國家“7+4”工程包,編制好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完善支持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政策。運用特許經營、股權合作、財政補助、調整價格等政策,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繼續推廣和應用PPP等模式,推進招商引資,千方百計激活社會投資和民間投資。

4、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開展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千方百計降低企業制度性、人工、稅費、社會保險、財務、電力、物流等方面成本。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負債率和融資成本。深化價格改革,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清理規范中介服務,落實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加強涉企收費專項督查。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等政策,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加大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力爭全省直供電規模達300億千瓦時。完善“企業直通車”“綠色通道”“一企一策”等服務制度,深入開展“萬名干部進萬企”活動,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強對重點地區、行業、園區、企業監測調度服務,抓好重大增長點的協調服務。扎實抓好產業鏈上下游對接、產學研對接以及勞動力培訓和用工對接,引導更多生產要素投向實體經濟領域。加大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全面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穩定可預期的良好環境,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發展。

猜你喜歡
結構性供給改革
改革之路
基于應力結構性參數的典型黃土結構性試驗研究
改革備忘
切實抓好去產能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二)
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
長征途中的供給保障
也談供給與需求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