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的探討

2016-10-14 22:26李中英齊昊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澆筑控制混凝土

李中英+齊昊

摘 要:在現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應用越來越廣泛,它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物質構成?;炷凉こ淌┕べ|量的好壞決定了建筑工程質量。為了滿足現代建筑混凝土工程質量,建筑工程施工中應強化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控制。以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控制為基礎,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本文就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如何進行質量控制問題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控制;質量

一、混凝土原材料的準備

1.1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

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材料選擇工作,材料選擇的合理性規范性對建筑施工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①對施工所用的水泥進行嚴格的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水泥的外包裝、種類、生產日期、出廠合格證、出廠檢查報告等。并按照國家規定的檢驗標準進行逐一檢驗;②在施工設計圖紙上要標明施工原材料的詳細信息;③待原材料檢驗及復檢后,再從現場取樣送到試驗室進行檢驗,原材料各項指標都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

1.2混凝土的攪拌

施工人員應嚴格控制好水泥、混凝土骨料以及添加劑等用量和投料順序;攪拌時間要控制好時間,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種的材料其攪拌時間是不一樣的。嚴格按照混凝土各種材料的配比要求進行配比,攪拌要均勻。

1.3混凝土的輸送

施工現場應設置一臺移動泵和一臺托泵,施工人員要對泵的操作要領和功能了解透徹,并備好泵容易損壞的零件,以便泵發生故障時能及時進行搶修;認真檢查泵管同泵機連接是否牢固,以防泵管漏氣造成壓力的損失,泵送前要對泵管及泵機進行濕潤工作。

二、混凝土澆筑前的現場準備

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對現場進行隱蔽工程驗收,保證模板支架的穩定,標高控制線正確。并制定相關的緊急情況預警方案。模板內的垃圾、木片、刨花、鋸屑、泥土和鋼筋上的油污、鱗落的鐵皮等雜物,應清除干凈。攪拌機、運輸車、料斗、串筒、振動器等機具設備按需要準備充足,并考慮發生故障時的修理時間。重要工程,應有備用的攪拌機和振動器。特別是采用泵送混凝土,一定要有備用泵。所用的機具均應在澆筑前進行檢查和試運轉,同時配有專職技工,隨時檢修。澆筑前,必須核實一次澆筑完畢或澆筑至某施工縫前的工程材料,以免停工待料。

加強氣象預測預報的聯系工作。在混凝土施工階段應掌握天氣的變化情況,特別在雷雨臺風季節和寒流突然襲擊之際,更應注意,以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地順利進行,保證混凝土澆筑后不會被雨水沖刷及凍害,以確?;炷翝仓|量。

三、現場混凝土澆筑方案制定

混凝土施工要求較高,要考慮到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當進行混凝土的分層澆筑施工時,應確保下層混凝土初凝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混凝土澆筑施工?;炷恋臐仓^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協調好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及振搗各個施工環節,才能確?;炷两Y構的整體性及施工的連續性以及施工質量。

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制定混凝土澆筑方案,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澆筑方式、澆筑順序及分層厚度,一般混凝土澆筑分為全面分層和分段分層方式澆筑兩種。所謂全面分層澆筑指的是澆筑完一層混凝土后,再進行第二層的澆筑,直至澆筑完畢。通常在澆筑的過程中澆筑都是從短邊開始澆筑,再沿著長邊方向澆筑,也有從中間向四周澆筑或者是從四周相中間澆筑的方式,應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澆筑方式。這種澆筑方式一般應用在混凝土澆筑面積不是很大的情況下。

如果施工現場的混凝土攪拌機和運輸機達不到施工要求時,可采用分段分層的方式進行混凝土澆筑,分段分層的澆筑是從混凝土的底層開始建筑,澆筑完畢后在進行第二層建筑,自下而上,層層遞進施工。分段分層的澆筑方式一般情況下適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積和長度過大的結構中。

混凝土澆筑時應保證澆筑的連續性,澆筑的高度應機構實際結構特點、混凝土鋼筋強度及密度來確定,通常澆筑層的高度為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當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振搗器應快進快出,振搗不能有遺漏,逐點逐列振搗。振搗點移動的距離要小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

四、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的時間早晚直接影響到混凝土質量和模板的使用周轉率。拆模時間應根據設計要求、氣溫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情況而定。對非承重構件,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上,且其表面和棱角不會因為拆模造成損壞時,方可拆除模板。對承重構件,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混凝土設計標號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對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側模宜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當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前拆除。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在拆模的過程中是一項重要的施工工序。在拆模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混凝土拆模的工序,更是要檢查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各個質量問題和其中容易出現的額各種缺陷,在發現缺陷的過程中要及時的進行修補措施。避免日后的維修帶來影響和不利因素。

五、混凝土的養護和裂縫的預防

5.1混凝土的養護

在養護工序中,應控制混凝土處在有利于硬化及強度增長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中,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強度和耐久性。

如無特殊要求,一般情況下以自然養護為主,自然養護混凝土時,應每天記錄大氣氣溫的最高和最低溫度以及天氣的變化情況,并記錄養護方式和制度。對采用薄膜或養護劑養護的混凝土,應經常檢查薄膜或養護劑的完整情況和}昆凝土的保濕效果。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應進行熱工計算確定其保溫、保濕或降溫措施,并應設置測溫孔或埋設熱電偶等測定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溫度,使溫差控制在設計要求的范圍以內,當無設計要求時,溫差不宜超過25℃。

冬期澆筑的混凝土,應養護到具有抗凍能力的臨界強度后,方可撤除養護措施。在任何情況下,混凝土受凍前的強度不得低于5MPa。冬期施工時,模板和保溫層應在混凝土冷卻到5℃后方可拆除。當混凝土溫度與外界溫度相差大于20℃時,拆模后的混凝土應臨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

5.2裂縫的預防

(1)控制溫度裂縫

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凝固過程中的水化熱,可以盡量采用干硬性混凝土,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加入適量的煤灰以降低水泥的用量,適當加入其他添加劑可以在混凝土中對于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時應嚴格遵守要求禁止添加其他物質;在混凝土的凝固過程中,水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為了降低水對混凝土凝固的影響,要嚴格控制用水量。當施工溫度比較高時,澆筑混凝土時應該降低澆筑厚度,待所澆筑的混凝土層冷卻后在澆筑下一層。

(2)加強施工組織措施

對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嚴格管理,確保各個崗位的施工人員盡職盡責,明確分工,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混凝土的澆筑及后期的防雨防凍。對施工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獎懲制度,盡可能降低人為因素對混凝土裂縫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崔小磊.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6)

[2]李雪偉.不等強混凝土澆筑方法探討[J].江西建材.2015(08)

[3]康海軍,張宏.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方法和措施分析[J].門窗.2015(02)

[4]張顯祥.對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15(01)

猜你喜歡
澆筑控制混凝土
混凝土試驗之家
關于不同聚合物對混凝土修復的研究
混凝土預制塊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壩中的應用
混凝土,了不起
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的分析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控制與分析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會計預算控制現狀及方法
淺談高層建筑沉降監測關鍵環節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