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一座慢樂之城

2016-10-17 00:29深式微
老年世界 2016年8期
關鍵詞:翠湖石林茶館

深式微

好似每次出行都要遇到下雨,在昆明也不例外。記得汪曾祺老先生曾寫過一段想念昆明雨季的話,他說:“昆明人家常于門頭掛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懸空倒掛,尚能存活開花。于此可見仙人掌生命之頑強,亦可見昆明雨季空氣之濕潤?!毕矏鄞浜?,也是從下雨開始的。

昆明的秋天透著暖意,樹木還綠著,卻不是盛夏要將綠色滴下的樣子。說起翠湖的看頭,總是離不開人。乘船游湖,臨岸喂魚,坐在草地上曬太陽,昆明人總慢悠悠的,一點兒也不著急。

剛在翠湖走一會,雨噼里啪啦地砸在身上,怪不得說昆明雨是個急性子。躲在公園中心的屋檐下,雨幕隔斷世界,將周遭染上灰白色,磚墻也慢慢潮濕。旁邊的昆明人也不心急,這雨跟他們親近,鎮定自若的,該做什么做什么。雨也不啰嗦,雨點打完招呼,就從傾盆大雨轉成淅淅瀝瀝的小雨走了,十幾分鐘的工夫,雨過天晴。

在翠湖邊上的喝茶人也是看點,不過年輕人來得少。翠湖周圍的茶館打眼便是,大的有冼馬河茶館,小的也有說不上名字的門臉。像冼馬河茶館這樣的老字號,舊日歷上不知道曾有多少紳士賢達、販夫走卒穿梭在廳堂間呢。四四方方的茶桌,上一壺清茶和幾碟花生、瓜子,然后圍桌而坐,侃侃而談。走進茶館,嗅著茶香,似乎還能看見那些穿著青衣長衫,坐在桌前讀書聊天的民國學者。

茶水帶著魔力,一口暖茶下肚,吞吐呼吸里就摻著茶香了,聊些家長里短,三五句對話融合了喝茶人的酸甜苦辣。昆明人吃茶的習慣混雜著這兒的市井生活,坐在茶館里的人,舉手投足間都是神態坦然、隨遇而安的模樣。

天下第一奇觀·路南石林

從翠湖到石林風景區,走汕昆高速到石林景區大約要兩個小時。石林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叢和丘陵于一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石灰巖的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風雨侵蝕,形成的無數石峰、石柱、石筍、石芽。

天藍得透亮,像吮吸了大海的顏色。我平生第一回這樣親近地靠近石林,廣角鏡頭膜拜了路南石林里的悠然巍峨,我被石頭千奇百怪的造型震撼,驚奇于它復雜多變的美。踏進石頭森林就像踏入一個宏大的巨石陣,浮光掠影的描述總是顯得不誠懇,但穿行其間,望著怪石嶙峋,忍不住自言自語地說幾句“好神奇”,似乎不驚嘆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大自然扮演著工匠的角色,用水流將高聳龐大的石塊雕刻成樹。好些石頭樹矗立在山野和水泊中,大自然又把草地鋪展成地毯,將光潔的湖泊做成鏡子。自然啊,用不可捉摸的力量,不斷地切割和侵蝕巖體,然后微笑著讓人類欣賞它的杰作。

游石林要跟著昆明人慢慢走,才能發掘石林的獨特魅力。第一眼看見石林,腦海里最先閃現的詞語是光怪陸離?;疑拇笫^孤獨挺拔,在平緩的地面上突兀地豎立著,一排排,一個個,像一片大大的仙人掌。朝前走,更是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有的石縫里長了植物,配上石頭上風雨侵蝕出的“眼睛和鼻子”(一些石頭上的凹凸處),猛地看上去很像長頭發的小怪獸。石林里有的石頭特別高大,有幾十丈幾百丈。穿行其間,遮天蔽日,路時常不夠通暢,古怪幽深,走得雙腿發酸才發覺前頭是一面石壁,只得原路返回。

秋天的石林,植物已經開始變色,或紅或綠,摻雜在灰白色的石頭森林里,色調溫暖且深沉。我不得不歡喜于石林的景色不像我原本想象的單調,在錯落的奇異石頭世界里,有云朵,有花朵,有唱歌的鳥兒,有低頭覓食的山羊,如一幅幅不停變動的沙畫,而你的想象力是這些畫作的創作者。

石林有什么值得看的呢?你聽聽這些美麗的名字,“蓮花峰”“劍池峰”“鳳凰梳翅”還有小石林景區的“阿詩瑪”,這些清雅動聽的名字都來自一座座俊逸疏朗的石峰,若錯過了真有些可惜。

于我而言,漫走昆明能夠找尋到一份生活的樂趣,輕緩地走并不是行動上的落后,反而是一種更得閑趣的體驗方式。

漫游地下天宮·九鄉溶洞

昆明當地有句老話“地上賞石林,地下游九鄉”,這九鄉溶洞也是獨特的喀斯特立體景觀。洞穴總與空闊、幽深這樣的詞語相連,在這樣的神秘背景里醞釀出故事,再合適不過了。

關于溶洞的由來,還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當年王母娘娘千秋大壽,宴邀眾仙在瑤池品賞美酒佳肴。玉帝精心準備了賀禮,是一條由一百零八顆珍珠串作項鏈,光彩奪目。眾仙家手里一一傳看,誰知不小心金線一斷,顆顆珍珠散落凡塵,一下變成了凝聚天地靈氣的九鄉溶洞。

陽光穿過峽谷縫隙,照在蔭翠峽的水面上,粼粼波光隨小船蕩漾。兩岸常有彝族情侶對唱山歌,明亮熱烈的歌聲傳達出兒女情深,歌聲揉進谷水,“情人谷”的曼妙由此可見。峽谷兩旁巖壁上的野生樹,枝纏葉繞,從巖縫鉆出又趴在巖壁生長,退無可退,不經意間已被打動。

進入溶洞先是被色彩驚艷的。這是梵高的筆觸,色盤被打翻,落在天然的畫布上,綠色、黃色、紅色,濃烈而明亮。創作走的是野路子,也不拘泥于構圖和光影,這兒涂一處溶柱,那兒畫一片溶筍,毫無章法卻不得不稱贊它鬼斧神工。

神田為人驚嘆,層疊的石湖群(神田的科學稱謂)鋪展而下,線條流暢而舒展,一直延伸到盡頭。最上面的巖壁上刻畫著人物耕作畫像,男人彎著腰,像是在插秧,女人也站在一旁幫忙。繼續朝前走,憑欄而望,下面的神田碧水窩在田坳里,田埂微微隆起,起伏的邊石壩散發出巖石的硬朗,是這層次鮮明的梯田獨有的味道。

我會想,若真生活在昆明會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且不說美景多得很,空氣如此清新,單單昆明人溫潤的性格也讓人覺得安心。

這石湖群讓我想起長滿油菜花的龍脊梯田,想起那里世世代代辛勤勞作的男男女女。不論地形多崎嶇,他們總勤懇地耕耘土地,然后在秋天收獲糧食,這是對生命最誠摯深沉的敬意。石湖群也許是感知了勞動者的韌性,所以不吝千年,打磨出一片神仙田園。

游過昆明,才懂得它的鮮活與怡然,知道它的斑斕與獨特。其實,昆明的特質是給人以踏實感,輕緩的節奏,濕潤的氣候,溫吞的昆明人。景色美妙奇特,但絲毫不張揚,令人不得不留戀。

摘自《中國城市旅游》

猜你喜歡
翠湖石林茶館
岳池翠湖
《茶館》
翠湖心影
相約在石林
我在翠湖等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