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道路與湖南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6-10-17 04:54陳意如
2016年27期
關鍵詞:中國道路小康社會戰略

陳意如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為口號,在肯定中國道路基礎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新的要求與目標,中國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一條理論之路、歷史之路、時間之路,是全黨、全國人民必須堅定不移而走的路線,在這條道路的指引下,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才能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同時,我們應該足夠重視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面臨的挑戰與考驗,得出最有效的解決戰略,促進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

關鍵詞:中國道路;小康社會;戰略

一、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道路是指導人類社會前進的方向和旗幟,一項偉大的事業都要對道路進行探索和選擇,盡管前方面臨著艱難險阻,但是堅持和發展是亙古不變的要求。中國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向結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其本質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它深刻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又吸收人類文明,這樣的吸收和借鑒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以其獨特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鮮明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淵源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追求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逐漸形成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為指導中國實踐指明方向,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下的正確路徑選擇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上富有成果的成果實踐。

中國道路的內涵可從三方面理解,是一條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支撐,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保障,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精神積淀的理論之路;是一條總結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經驗,理論與時間互動選擇的歷史之路;是一條帶領中國最終走向復興之路,開辟人類文明發展道路多樣性的實踐之路??v觀中國道路的發展歷程,首先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傳統社會主義體制的框架內,對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進行寶貴的探索;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打破蘇聯模式的束縛,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進行嶄新的探索,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新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不斷完善現階段最具有特色的中國道路。

黨的十八大代表大會多次指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總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探索,要堅定不移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既不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黨的十八大后,黨中央充分把握中國道路問題的重要性,形成一條鮮明的主線,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融入到黨中央的集體精神中去,道路的發展決定了我們國家的命運,找到正確的道路就應該堅定不移走下去,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和不斷推進,科技革命孕育新的突破,社會結構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中國只有堅持自己的道路不動搖,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道路的實踐內涵與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是相一致的。經濟得到發展,人民生活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國家才能在世界的舞臺上立于不敗之地。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小康,是中國古代的社會理想,最早見于《詩經》:“民亦勞動止,汔可小康”,旨在強調不讓老百姓吃苦的一個概念。隨著時代的變遷,小康的理解也在發生變化,而現如今的小康社會是由鄧小平提出來的,能夠讓絕大多數的人擺脫貧窮,經濟、社會、政治的發展目標都能實現,這就是最基本的小康;2014年,四個全面的戰略思想首次被提出,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重中之重。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經濟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不斷上升,人民生活極大的改善,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取得顯著的成效,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我們前進道路所面臨的問題: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城鄉差距大,社會矛盾多,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腐敗問題嚴重等等,這些都制約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高度的重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應對不當就會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經濟的徘徊不前。

我們所要建成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是總體的小康,這要求每個地區都能達到小康水平,東部地區近年來取得突出的成就,而西部仍然存在差距。國家為實現全面的小康,就要照顧民族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這正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也是我們現階段所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因為對于民族地區來說,能否與全面人民共同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不僅僅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更意味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因此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艱巨。

三、湖南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考驗與策略

(一)民族地區現狀分析

湖南雖不是少數民族地區,但是少數民族占有的比重非常大,湖南省少數民族聚居區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邵陽市、永州市、張家界市、郴州市、常德市、衡陽市、株洲市、益陽市。一共有102個少數民族鄉縣,少數民族聚居地一般在湖南的中西部,貧困人口也多聚集在此地區。湖南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充分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促進共同繁榮和進步,保證民族地區充滿凝聚力、向心力。歷代領導人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發展戰略,國家對民族地區呈現全面支持態度,湖南省政府為了解決省內的少數民族經濟發展問題,在上充分取得政策扶持,對下形成由發達市區帶動欠發達少數民族的一對一幫助。盡管國家出臺種種政策,民族地區仍面臨嚴峻的考驗?,F階段湖南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原因:

經濟層面上,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后的局面沒有打破。由于湖南民族地區多數處于邊遠山區,交通和信息相對滯后,存在經濟結構不合理、農業經濟占總經濟比重較大的問題,經濟發展方式停留在粗放的模式、科技水平不高,整個經濟以及社會事業領域的發展整體處于滯后的狀態,工業集中在原材料工業、能源工業、都屬于資源開放型,技術含量低,資源浪費嚴重,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發展的資金匱乏等許多不利的因素制約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加大本地區社會管理的難度。

文化層面上,教育水平低,人才資源匱乏。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湖南省湘西州等地都享受到了西部政策的扶持。盡管國家對其投入的總量在不斷增加,但民族地區的教育仍然投入不足,在湖南民族地區,僅僅是教師工資有所解決,而辦學經費和資金的持續流入都存在問題,民族地區教育觀念落后,許多學生生活困難,讀不起書。伴隨著東中部豐厚的教師條件,人才大量的向發達地區轉移,本來人才資源短缺的民族地區,教師綜合素質整體不足,民族地區教育水平遠遠落后。

生態環境層面上,生態環境脆弱,生態文明建設任務繁重。湖南民族地區自然資源相對富集,同時也是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伴隨著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觀念薄弱等原因,造成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緊缺、森林銳減等問題頻頻發生。相對于十八大建設生態文明的標準,由于湖南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歷史遺留問題重大,因此湖南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任務也相當繁重。

(二)湖南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對策略

湖南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面臨的嚴峻考驗中,不僅經濟發展嚴重滯后,文化教育、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等方面也有不足,因此實現民族團結、共同繁榮,制定共同發展的戰略,采取必要的措施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加大國家扶持的力度。要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不僅在國家層面要實施一系列的國家政策,在當地也要形成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的配套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本地特色優勢的產業發展。國家和當地的扶持應該體現在方方面面,政策上給予民族地區幫助和指導,從資金、人力、物理等方面給予切實的支援,重點加大對于教育的投資力量,根據不同民族地區的特點給予相應的指導,縮小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差距,從而為湖南實現全面小康而不斷努力。

第二,堅持依法治國方針,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并列,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布局。面對民族地區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不僅需要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發展新興產業,而且必須繼續加強依法治國的理念,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將“依法治國”作為主體,強調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進法治國家的建設,要進一步加大對公民的普法教育,強化守法意識,做到知法守法。民族地區只有增強法制觀念,才能盡可能減少破壞環境事情的發生,從而有利于民族地區生態文明的建設。

第三、切實加強民生建設。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一是要實施脫貧政策,全力做好扶貧脫困攻堅戰;二是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對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提出目標,“收入分配差距減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努力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三是要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提升社會保障的水平。

第四、發揮自身優勢,建立特色產業。民族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湖南的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基礎薄弱,沒有形成區域優勢,在競爭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大量的利益流失,自我發展能力能力不強。如果民族地區建立起自己的特色產業,主動投入市場,提高在市場中的地位,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就能縮小東西部的差距。合理利用資源,必須以資源的優化利用為前提,關注各經濟區域資源的優劣勢,通過利用優勢資源,優化產業、優化資源,例如民族地區發展特色農業、旅游業。民族地區只有發揮自身優勢,建立起的優勢產業,才能使民族地區擁有發展的支撐點,才更具有實際的意義。(作者單位: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N].人民日報,1976.

[2] 單人麟 李曉東 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 岳天明等著.中國西北民族地區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中國夢與中國道路》編寫組著.中國夢與中國道路[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中國道路小康社會戰略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戰略
凝聚三秦巾幗力量 決勝全面小康社會
戰略
中國道路視域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研究
為小康社會提供健康保障
領導干部要著力培育戰略思維、辯證思維與創新思維
中國道路自信的內在邏輯
大同夢想與小康社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