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國高校營銷管理的思考

2016-10-17 04:59張艷
2016年27期
關鍵詞:營銷管理

張艷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來對我國高等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沖擊,高等教育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營銷的應用領域也從營利組織擴大到非營利組織。本文分析了高校需要開展市場營銷,并且運用營銷理論分析了目前高校營銷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高校營銷管理中的招生、教學、就業等環節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中國高校;營銷管理;營銷組合

20世紀70年代,美國市場營銷協會認為,市場營銷主體應當包括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機關;1990年日本市場協會又提出“市場營銷包括教育機構、醫療機構、行政管理機構等在內的各種類組織”,這說明市場營銷不是贏利組織所獨有的經營活動。中國的高校作為培養各類人才的非營利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樹立市場營銷觀念,制定相關的營銷戰略,促進自身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一、中國高校實行營銷管理的需求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決定了高校必須開展營銷管理。我國施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此體制背景下,各大高?;径际亲灾鬓k學。我國各大高校自主辦學中,必須要明確自身相關權利和責任,同時為了能有效的在全國幾千所高校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位,高校必須得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綜合實力,而這必須得做好相關的營銷管理工作,立足整體,最好長期謀劃和布局。

(二)激烈的競爭是高校開展營銷管理的驅動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在招生、就業以及內部管理等許多方面越來越市場化,并且具有頒發文憑資格的民辦高校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各大高校之間的相關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尤其是加入WTO后,西方的眾多高校利用先進的辦學條件、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熱門專業,甚至采取與國內高校合作辦學等模式吸引了相當一部分中國生源,這樣更加劇了中國高校的市場競爭,高校自身的營銷管理迫在眉睫。

(三)高校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呼喚營銷管理。高等教育轉向買方市場是高校進行營銷管理的內在動力。面對高校,學生和家長就是其消費者群體,高校數量在不斷增加,學生和家長的選擇面變廣,很多家長在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高校的綜合考慮因素也不斷增多,高校自身的綜合競爭力越強,獲得家長青睞的可能性就越高。通過有效的營銷管理,可以更加全面、科學的規劃好高校的發展布局,也能更加科學合理設置相關課程體系,強化和各利益主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互通,促進高校的準確定位,滿足學生和家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不斷提高高校的辦學效果。

二、中國高校營銷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一)市場營銷觀念滯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營銷也逐步從過去的以生產為中心轉變為推銷為中心,到目前形成的主流市場營銷觀念是要兼顧社會、顧客需求、企業發展三方面的。高校作為非營利性組織,面對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以及學生擇校、擇專業的“雙向選擇”,只有樹立當代主流的營銷觀念,并兼顧市場變革所需,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方可不斷發展前行。但是目前我國高校普遍面臨一個困境,那就是扔在沿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運用的行政管理模式,高校內的管理機制比較落后,也不注重消費者需求和體驗,招生環境較差,對于畢業生就業管理比較滯后;高校相關招生部門只是一味的等學生或者用人單位主動上門,缺乏自我競爭和營銷的意識,上述行為都是典型的市場營銷管理落后的表現,這也阻礙了高校的穩步發展。

(二)定位不準,目標不明確,粗放式增長。當前很多高校對于自身的發展謀劃都比較滯后,也沒有對自身存在的優勢、劣勢,以及自身面臨的相關機會和可能存在的威脅進行有效的分析,簡單的認為學生的需求都是一樣的,進行的營銷管理不具備針對性。當前國內各大高校的招生模式和內容幾乎大致相同,凸顯不出自身高校所具有的特點和特色,很多高校不顧自身實際情況盲目追求熱門專業的設置,致使很多專業在相關課程和培養模式設計上十分類似,這就沒法凸顯特色學科和專業,最終也會影響辦學效果,阻礙高校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三)專業結構陳舊,設置不合理,體制障礙影響深遠。中國的高校受計劃經濟影響嚴重,高校的專業設置權過于集中,靈活性不夠,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加上盲目追趕潮流,在缺乏市場調研和科學預測的情況下,不顧自身實際,對一些熱門專業爭相效仿,結果導致學生就業出現結構性過剩,浪費了大量的人才和物力。當前我國各大高?;径际钦顿Y建立,高校辦學受體制影響比較大,各大高校都由教育部統一管理,尤其在專業、課程設定,教材的選擇、招生方面,教育部開展“一刀切”,嚴重影響了高校自我個性的發揮,也沒辦法讓高校積極應對市場經濟靈活、多變的挑戰。在此模式下培養出的人才也會和社會需求的出入較大,滯后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需求。

三、中國高校實施營銷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招生營銷管理。高校展開營銷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招生工作。招生營銷工作首先要進行全面的市場調研工作,做好相關的數據記錄,然后在分析預測,并且結合自身院校的優劣勢,制定符合自身的招生計劃。只有做好細致的市場調研工作,才能預測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才能確定學校應該開設什么樣的專業和應該招收多少學生。其次,招生部門還要做細致的安排,做好招生前的宣傳工作(比如:可以開辦講座、舉行家長和校方的交流溝通會、或者可以讓家長學生實地參觀學校),讓目標消費群體(學生和家長)了解學校的優勢、實力、特色專業、就業前景等,實現高校和學生之間信息的傳遞。

(二)加強教學營銷管理。首先要樹立營銷觀念,塑造品牌形象:各高校應準確認識到本校的專業優勢,明確學校發展的重點和關鍵,充分依托特色項目,大力研發系列化的教學項目。再次要調整專業設置:高效的專業設置必需要結合市場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辦學條件,做好對就業市場的了解和調研工作,設置與之匹配的短線和長線專業,讓高校畢業生能夠更好的就業,并且得到市場的認可。

(三)加強就業營銷管理。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管理工作也一定要強化營銷管理。就業營銷管理要求高校得根據畢業生的綜合能力、知識結構、相關能力,與用人單位或人才市場交流溝通創設條件,吸引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關注。另外要打造高校的品牌優勢,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還要拓展促銷策略,高校要廣開就業渠道,拓寬促銷策略,利用廣告、公共關系等手段“推銷”畢業生。舉辦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交流、溝通的雙選會,加強和企業的合作,聯合培養學生,建立相關實習基地,通過網站、電視等媒介推銷畢業生。此外,還要做好高校畢業生的適應性調查,要跟進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任職情況、工作表現、經濟收入等,以及他們對就業、工作方面的一些反饋,進而為學校歸納總結畢業生的就業發展趨勢提供一定的參考,從而提高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四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營銷管理,在老師的指引下進行職業生涯設計,最終實現高校畢業生的順利就業和自主創業。

(四)加強多種方式營銷管理。高校的多種方式營銷包括廣告、公關、人員推銷和銷售促進四種手段的有機組合,各高校從校長到每個教職工,在招生、教學、就業等都應以市場需求為目標,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展示學校、專業和學生的風貌。并且利用各種傳播手段來協調與公眾的關系,加強學校與政府部門、企業、競爭對手的聯系,樹立高校在公眾中的良好形象,提高學校在公眾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作者單位:安徽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郭國慶.市場營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 徐小欽,李強.淺論市場營銷原理在高校運營中的應用[J].經濟師,2003,(12).

猜你喜歡
營銷管理
新時代下電力企業營銷管理工作的創新性
徽葉茶業的營銷管理思考
我國企業營銷管理的關鍵問題探究
旅游景區營銷管理一般模式及實證研究
探究我國企業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