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體外循環與非體外循環冠脈搭橋術對比研究

2016-10-17 04:27陳會娟袁超段正偉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肌鈣蛋白肌酸激酶體外循環

陳會娟 袁超 段正偉

"

【摘要】 目的 觀察體外循環(CPB)與非體外循環行冠狀動脈(冠脈)搭橋術對患者的影響。方法 35例冠脈搭橋患者, 隨機分為CPB組15例和非CPB組20例, 分別檢測術前、入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時、術后 24 h的心肌肌鈣蛋白I(cTnI)、肌酸激酶 MB(CK-MB)、降鈣素原(PCT);記錄ICU住院時間。結果 兩組術前cTnI、CK-MB、PC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入ICU時、術后 24 h, CPB組各指標均比非CPB組升高;兩組患者各指標術后入ICU時、術后 24 h均較術前升高(P<0.05);CPB組ICU住院時間為(71.45±31.22)h與非CPB組的(68.96±29.43)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心肌損傷標志物 cTnI、CK-MB和炎癥指標PCT的觀察, CPB組的心肌損傷及炎癥反應較非CPB組明顯, 但患者ICU住院時間無顯著差異。

【關鍵詞】 冠狀動脈搭橋術;體外循環;非體外循環;肌鈣蛋白;肌酸激酶;降鈣素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71

目前冠心病患病率明顯增加, 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冠狀動脈搭橋術能夠緩解患者的心絞痛癥狀, 避免心肌梗死的發生, 延長患者的壽命, 提高其生活質量[1]。CPB下冠脈搭橋技術已比較成熟, 具有術野靜止、無血, 便于操作, 體外循環的低溫、人工材料接觸、非生理狀態、主動脈阻斷等影響[2], 可出現心肌損傷及炎癥反應;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手術, 避免了低溫體外循環、保持心臟跳動、減輕了對患者的生理影響, 對心肌損傷小、炎癥反應輕、對血流的動力學影響較小等優點[3], 但對術者的要求高, 目前已成為常用的搭橋方法。本研究選擇2016年1~5月本院同一手術小組, 診斷冠心病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35例為研究對象, 通過觀察圍術期心肌損傷標志物、炎癥指標PCT、ICU住院時間, 比較兩種搭橋手術方法對患者的影響, 為臨床工作提供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5月本院同一手術小組, 診斷冠心病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35例, 隨機分為CPB組15例和非CPB組20例, 年齡45~70歲。排除標準: 術前合并瓣膜病、嚴重肺功能障礙、嚴重心功能障礙(EF<40%)、近期心肌梗死(<1個月)者、合并感染、肝腎功能不全、再次手術者除外。CPB組男女比 11/4;體質量指數(21.33±4.55)kg/m2,

平均年齡(56.32±8.43)歲, 基礎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 (51.17±5.43)%, 平均手術時間(295±64)min;合并疾?。焊哐獕?11 例, 糖尿病 4 例, 高血脂 13 例;病變支數:單支2例,

雙支4例, 3支5例, 4支4例, 搭橋共41支。非CPB組男女比14/6;體質量指數(21.57±4.12)kg/m2, 平均年齡(55.08±

9.22)歲, 基礎平均LVEF (53.18±6.04)%, 平均手術時間(240±

51)min;合并疾?。焊哐獕?6例, 糖尿病 7 例, 高血脂17 例。

病變的支數:單支4例, 雙支3例, 3支6例, 4 支7例, 拱橋共56支。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基礎LVEF%、合并疾病、搭橋支數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CPB組 經胸骨正中開口, 行主動脈和右房插管, 給予患者體內肝素化, 建立體外循環、轉機、降溫, 將患者的體溫保持在30~32℃, 阻斷循環, 采用專用的心臟穩定器與胸骨牽開器, 用冠脈尖刀切開冠脈的前壁, 置入中空冠狀動脈內分流栓, 選擇乳內動脈搭橋于前將支、大隱靜脈搭橋于其他病變血管, 按右冠狀動脈或后降支、鈍緣支、對角支的順序, 首先行遠端吻合, 后行近端升主動脈端側吻合。術后停止體外循環, 心臟復跳, 魚精蛋白中和肝素。

1. 2. 2 非CPB組 經胸骨正中開口, 按1 mg/kg劑量的肝素給予患者, 采用專用的心臟穩定器與胸骨牽開器, 控制心率在60~80次/min, 平均動脈壓維持在6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 常溫、心臟跳動下行冠狀動脈搭橋術, 搭橋方法同上。

1. 3 觀察指標 所有入選患者, 分別送本院化驗室檢測術前、入ICU時、術后 24 h的cTnI、CK-MB、PCT;并準確記錄ICU住院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術前cTnI、CK-MB、PC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入ICU時、術后 24 h, CPB組各指標均比非CPB組升高;兩組患者各指標術后入ICU時、術后 24 h均較術前升高(P<0.05)。見表1。CPB組ICU住院時間為(71.45±31.22)h與非CPB組的(68.96±29.43)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冠脈搭橋術是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通過血運重建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緩解癥狀, 預防病變冠狀動脈的梗塞導致心肌梗死, 顯著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體外循環冠脈搭橋術已經相當成熟, 給很多患者帶來了高質量的生活,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低溫體外循環下開展冠脈搭橋術, 因其非生理性的過程可誘發炎性因子釋放, 對機體臟器的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4]。近年來醫療水平不斷進步, 常溫非體外循環下行冠脈搭橋術也廣泛開展。相關研究表明, 非體外循環冠脈搭橋術可以更好地保護患者的心肌功能, 避免低溫對心肌細胞的損傷, 減少炎癥反應, 改善患者預后[5]。cTnI和CK-MB是心肌損傷的重要生化標志物。cTnI作為敏感的心肌損傷標志物, 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在正常人血清中濃度<0.1 ng/ml, 當心肌缺血時迅速釋放入血, 數小時可達峰值。cTnI是診斷心肌損傷敏感性及特異性很高的指標, 在心內直視手術中 cTnI是診斷心肌損傷的理想指標[6]。PCT作為一個敏感的炎癥指標, 心臟外科手術多需要體外循環, 其血液與體外循環管道等大量人工材料表面發生非生理性接觸, 可誘導血液中多種成分介導全身炎癥反應, 刺激人體外周血及其他器官分泌大量的PCT[7]。本實驗發現, 兩組間 CK-MB、cTnI、PCT從術后開始升高, CPB組均明顯高于非CPB組(P<0.05), 表明就心肌損傷及炎癥反應方面觀察, 體外循環比非體外循環明顯。其機理可能與體外循環過程中的低溫、血液大量人工材料接觸、血流動力學變化及阻斷升主動脈等相關[8]。診斷圍手術期心肌梗死, cTnI術后12 h>17 ng/ml,

猜你喜歡
肌鈣蛋白肌酸激酶體外循環
甲乙型流感對患兒肌酸激酶不同影響病例報道1例
智三針介導JNK信號通路對體外循環大鼠的腦保護作用與機制研究
慢性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評估相關進展
烏司他丁對體外循環患者中性粒細胞NF-κB活性及血漿TNF-α和IL-8水平的影響分析
血檢可預測心臟病風險
探討心力衰竭治療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變化
1例腦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相關性研究
分析體外循環及非體外循環進行心臟搭橋術的療效
無創性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面積的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