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526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

2016-10-17 05:40王桂芝張麗香郭憲清胡海濤王越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藥物不良反應用藥安全

王桂芝 張麗香 郭憲清 胡海濤 王越

【摘要】 目的 全面了解我院藥物不良反應(ADR)發生的情況及一般規律, 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減少ADR的發生。方法 收集ADR報告表526例, 按報告表中患者的性別、年齡、懷疑藥品、給藥途徑、ADR累及部位等進行歸類統計并分析。結果 526例ADR報告表中藥品共12類73種, 其中抗感染藥引發的ADR的比例為45.1%, 所占比例最高;中藥注射劑占16.3%次之;靜脈給藥途徑產生ADR的比例最大, 達到84.6%;比較容易觀察的ADR如皮膚及其附件損害比較常見占42.8%。結論 臨床醫師、護師、藥師都應加強ADR監測和上報, 做到可疑即上報, 以此來減少ADR的發生, 增加臨床用藥的安全性, 確保廣大群眾用藥安全。

【關鍵詞】 藥物不良反應;報告表;用藥安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57

根據《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 ADR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1-3]。為全面考察本院ADR的發生情況及一般規律, 現對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上報的全部ADR報告表(共526例), 作者按照報告表中患者的性別、年齡、懷疑藥品、給藥途徑、ADR累及部位等進行分類統計、分析, 通過此次統計分析結果, 可以為臨床科室安全合理用藥提供數據支持, 減少ADR的發生, 增加醫療用藥的安全性, 保證廣大群眾的用藥安全。

1 臨床資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上報的全部ADR報告表, 共526例, 按上報人職業統計上報報告數分別為:醫生455例, 護士44例, 藥師27例, 所占百分比分別為86.5%, 8.4%, 5.1%。按照患者的性別、年齡、懷疑藥品、給藥途徑、ADR累及部位等進行歸類統計并分析。

2 結果

2. 1 患者的性別與年齡 526例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 男女比例為46.8%(246/526)和53.2%(280/526);不良反應發生分布在每個年齡段, 60歲以上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比例最高, 占38.2%(201/526)。

2. 2 給藥途徑 526例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 基本采用了4種給藥途徑, 其中靜脈給藥有所占比例最高, 達到84.6%(445/526), 其他三種分別為口服、肌內注射及外用給藥, 所占比例分別為12.5%(66/526)、2.5%(13/526)和0.4%(2/526)。

2. 3 懷疑藥品 根據《新編藥物學》(第17版)中藥品分類方法, 526份報告表共涉及12類73種藥品, 其中抗感染藥引發的ADR共237例, 占45.1%, 所占比例最高;中藥注射劑86例, 百分比為16.3%, 位居其次。發生不良反應的抗感染藥中位于前兩位的分別是β-內酰胺類(55.1%)和喹諾酮類(21.9%)。

2. 4 ADR累及部位 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臨床一般表現為皮膚、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方面的損害, 比較容易觀察到的ADR上報率較高, 如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共225例, 百分比為42.8%。

2. 5 ADR史統計情況 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既往藥品不良反應有、無及不詳的結果分別為57例(10.8%)、278例(52.9%)、191例(36.3%)。家族藥品不良反應有、無及不詳的結果分別為8例(1.5%)、315例(59.9%)、203例(38.6%)。

3 討論

從患者性別和年齡分析, 男女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相當而且可以發生在所有年齡段, 說明不良反應具有普遍性的特點[4, 5]。60歲以上老年人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更大一些, 這是因為老年人肝腎功能都有所降低, 代謝速度減慢, 易造成體內的蓄積;老年人機體免疫力下降, 加之可能患有多種疾病, 服用多種藥物, 增加了ADR發生的幾率。因此, 給老年患者用藥時需要特別謹慎, 在用藥過程中及用藥后都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情況, 加強巡視, 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ADR。

從給藥途徑分析, 靜脈給藥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遠高于其他給藥途徑。①這與不良反應上報主要集中在醫療機構有關, 上報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大部分為住院患者, 靜脈給藥藥物直接進入血液, 沒有吸收的過程, 作用迅速, 效果較好, 住院患者一般都選用靜脈給藥途徑。②靜脈注射液直接入血, 常因滲透壓、pH值、微粒、內毒素等因素帶來不可預期的不良反應。所以, 一方面要加強門診及院外不良反應的搜集和上報工作, 另一方面, 可以口服達到治療效果的盡量少用注射藥物[6]。

從懷疑藥品分析, 引發不良反應的抗感染藥所占比例最高, 中藥制劑次之。這與抗感染藥和中藥注射劑的廣泛應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生主要與其成分復雜, 質量標準不統一有關。另外有些中藥比西藥安全的觀念的存在, 所以臨床用藥很廣泛, 發生率也就相對較高。臨床使用中應嚴格掌握用藥適應癥, 慎用抗菌藥物及中藥注射劑, 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垢腥舅幹笑?內酰胺類、喹諾酮類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較高, 與這兩類藥物在臨床上應用較廣有著極大的關系?!犊咕幬锱R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明確規定, 不應隨意選用廣譜抗菌藥物作為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 鑒于國內大腸埃希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率高, 應嚴格控制氟喹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臨床醫師應認真學習、貫徹執行, 降低抗菌藥物應用級別, 保護特殊級別抗菌藥物, 減少細菌耐藥性的發生, 嚴格掌握抗菌藥物聯合應用的標準, 保障廣大群眾用藥安全。

從累及部位分析, 易于觀察的不良反應數量較多, 而一些不易觀察的及慢性的不良反應數量較少, 臨床醫師、護師及藥師應仔細觀察, 加強用藥后的隨訪, 做到可疑即上報。

臨床醫師用藥前應詳細咨詢患者的既往ADR及家族ADR, 對既往及有家族ADR的患者, 應慎重應用該種藥品, 從而降低該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通過對本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全部上報的ADR報告表進行統計與分析, 可以為臨床科室安全合理用藥提供數據支持。臨床醫生、護師及藥師應重視ADR的監測和上報工作, 以減少或避免ADR的發生, 增加醫療用藥的安全性, 保證廣大群眾的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 陳新謙, 金有豫, 湯光, 主編.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1.

[2] 呂子濤, 李連茂, 崔恩晨.我院209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 中國藥房, 2009, 20(32):2535.

[3] 張嘉麗.我院312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中國藥房, 2009, 20(32):2537.

[4] 王桂芝, 胡海濤, 孫莉君, 等.我院303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2):146.

[5] 王桂芝, 胡海濤, 孫莉君, 等. 我院127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 10(31):7794.

[6] 吳儀, 鄭筱萸. 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中國藥事, 2004, 18(4):5-7.

[收稿日期:2016-05-11]

猜你喜歡
藥物不良反應用藥安全
團隊合作模式提高非糖尿病??埔葝u素用藥安全的實踐
基于Logistic回歸分析的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預測研究
我院活血類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及其對策分析
阿奇霉素藥物不良反應相關因素分析
奧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癥治療及不良反應國內研究進展
1例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例分析
探討PDCA循環法在麻精藥品處方中的應用和效果
兩性霉素B脂質體治療肺真菌病的療效及安全性
藥品不良反應研究
心血管內科用藥安全管理以及護理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