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國公司組織及權限和中國企業對比研究

2016-10-18 13:31程偉東毛良偉黃垂景
中國市場 2016年33期
關鍵詞:管理權限組織結構跨國公司

程偉東+毛良偉+黃垂景

[摘 要]中國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每年都有很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設立分公司、子公司,但是這些跨國公司的企業文化與中國企業又有不同。文章從跨國公司的組織結構與中國企業對比、跨國公司的管理權限與中國企業對比,得出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的不同之處。對中國企業改善內部治理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跨國公司;組織結構;管理權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187

1 跨國公司的組織結構與中國企業的對比研究

跨國公司的組織結構與中國國營企業的組織比較來說,比較務實,而且責、權、利相結合??鐕镜慕M織結構基本是以直線職能制結構為基礎,再加以矩陣結構、多維結構等形式,如形成股東會→董事會→總經理領導下的矩陣或多維組織結構,中國的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也采用此種組織結構,并且確實存在于一些國企和民企之間,但是中國的國企存在幾個權力中心,在一個國有企業存在董事會和黨委會,有些企業黨委書記兼任董事長,有些企業黨委書記和董事長由不同的人員擔任,作為上級考核單位主要是考核董事長的經營業績,上級黨委考核下級黨委的組織建設和黨政群工等工作事項,一般來講董事長對于企業生產經營班子的成員如人事部長、生產部經理等成員具有主要的任命權,但必須通過黨政聯席會議才能生效,這樣,董事長、總經理等擔負著生產經營活動領導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大責任,但對于下級主要生產管理人員的人事任免卻受到限制,所以說企業經營者的責、權、利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而反觀中國內地民營企業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就簡單直接得多,董事長全權負責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項,總經理全權負責公司的一切日常生產經營指揮活動,董事會對總經理有完全的任命權,而總經理對下屬各部門經理有完全的任命權,所以可以做到生產經營活動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具有完全的責、權、利相結合的形式,而為什么國有企業做不到這點,這是中國國有企業的性質所決定的,雖然中國國有企業也按照現代公司方式性質改造成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股東會、董事會,按照《公司法》規定有了一套完整的組織機構,但是國有公司的財產是全民的,代表全民對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的不能單靠任命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還有股東會,因為股東會中國家是大股東或控股股東,所以黨是代表國家和人民來管理國家的財產,在企業中有廣大的黨員存在,靠他們來監督這些董事長和總經理們最有效,這對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和企業決策的科學化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F在的問題是如何界定董事會和黨委會在企業活動中的功能和作用,筆者認為董事會下面的各生產經營職業經理主要負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一切事項,黨委會主要負責主要黨政領導干部的考核任命和對企業各級職業經理人的本人道德、操守的監督,而職業經理人的業績考核和任免由董事會、總經理等企業法人治理系統去進行,但要聽取黨委會的意見,而監察、組織和青工婦聯等系統主要由企業黨委會去負責進行。

從管理的組織結構和職位看,跨國公司和國內的國有企業的劃分有如下差異和共同點。按管理職級看,國內企業可分為:董事長——總經理——三總師(總會計師、總經濟師、總工程師)——部門經理(處長或科長)——小部門經理(科長或股長)——一般科員??鐕驹谌A企業可分為董事長——總經理——總監——部門經理——部門內主管——一般科員。從上面可看出一個企業組織內職位,跨國公司和國內企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跨國公司不設總會計師、總經濟師和總工程師這三個職位而設總監職位,總監的職權和范圍和國內國有企業界三總師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跨國公司的財務總監身兼總經濟師和總會計師兩種角色,財務總監的知識結構不但要求具備中國國營企業總會計師的知識結構,而且還要具備中國國營企業的總經濟師的知識結構,并且跨國公司對財務總監的職位很看重,如果在中外合資或合作企業中,外方只能派一名管理人員的話,跨國公司寧愿派財務總監而不派總經理。另外,跨國公司一般不設副總經理職位(有時為了適應中方的要求才設副總職位,以安排中方派出的在合資或合作企業的人員),只設總監職位,總監職位待遇相當于中國國營企業的副總待遇,其管理職責相當于中國國企的副總經理。在國企副總經理是一個行政職位,其任職資格并沒有職稱和學歷限制,而三總師是技術職位,其任職資格有學歷、職稱的限制,三總師一般沒有對下屬人員的行政人事權,只有技術指導和參謀權。但跨國公司的總監職位既有行政人事權又有業務和技術指導權,并且其任職資格有學歷、職稱的限制,其不但有中國國企副總經理對下屬的人、財、物的行政調配權,而且還有中國國企三總師對公司的業務和技術上的權威發言權,總監不但是某方面工作的技術權威,而且還是某方面工作人、財、物、供、產、銷等企業資源和行為的行政調配權威。

2 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管理權限與中國企業的對比研究

跨國公司總經理與國有企業的總經理在責、權、利三方面是不同的??鐕驹谌A企業的管理權限分配與國有企業對比起來,在企業的人、財、物、供、產、銷方面是不相同的??鐕驹谌A企業是跨國公司的分支機構,在每一個跨國公司內都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所有分布在全世界的子公司和分公司,只要跨國公司是控股公司都必須完全按照這個規章制度去執行,如果是非控股公司也必須執行和匯報這些規章制度的重要部分,下面分人事、財務、物資、供、產、銷幾個方面探討。

在人事管理權方面,總監及以上(包括總監級)的管理人員的招聘錄用,原則上由上級公司的人事總監和相關部門的業務總監級管理人員決定,總經理和部門總監互相監督,各自向上級公司的總經理和部門總監負責并匯報工作,本級公司總經理和部門總監只有對本公司部門經理等總監級以下(包括部門經理)的管理人員才有完全的人事招聘、錄用和辭退的權力,這點和我們國內企業的管理架構不相同,我們國內企業的領導班子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負責選擇副總經理和部門經理等管理人員,副總經理及部門經理對總經理負責和并向其匯報工作,總經理可以解聘和辭退副總經理和部門經理。上級公司只考核下級公司總經理,上級公司部門經理對下級公司的部門經理只有業務上的指導關系,而無人事上的考核、監督、錄用及辭退權力,這樣國內企業的總經理權力相當大,對總經理的監督只能來自企業的外部即上級公司對其的考核和監督,而本公司內部各副總經理對總經理卻沒有一種監督權力,這樣容易造成總經理權力過大。在很大一部分國有企業本公司的董事長由上級公司的總經理兼任,實際上本公司的總經理負責全面的企業管理工作,如果本級公司設董事長和總經理兩個專任職位,董事長不由上級公司派人兼任,那么就是董事長負責制,本公司董事長負責本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和部門經理的管理工作,上級公司只考核本公司董事長不考核總經理,而本公司總經理及部門經理對董事長無權監督,因此無論是公司總經理負責制或董事長負責制,國有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下屬副總經理或部門經理對董事長或總經理形成不了一種互相監督、制約和制衡機制,這樣就很容易使董事長或總經理以權謀私,以往中國很多國有企業出現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以權謀私的現象就是這樣發生的。而在跨國公司,由于企業遍布世界各地,只有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制衡機制,才能保證各子公司和分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不能以權謀私,所以在各子公司和分公司內部部門總監對上級部門總監負責并匯報工作為主,對本級公司總經理負責并匯報工作為輔,本級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無權單獨招聘或辭退本級公司的各部門總監,也無權單獨決定各部門總監的工資待遇,并且本級公司的部門總監還有權向上級部門總監及總經理匯報本級公司總經理的工作業績情況,當然本級公司的總經理也有權及有義務向上級公司的總監和總經理匯報本級公司各部門總監的工作情況,并提出任免或加薪、減薪的建議,這樣一種本級公司內部總經理和各部門總監的互相監督的制衡機制,有效地防止了離上級公司幾千里以外的下級公司總經理和部門總監的越權行為,以保證公司的財產不受損失和上級公司的政策和方針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在財務管理權方面,跨國公司的總經理和財務總監雙重負責日常生產經營費用的審批權,任何重大的資本性開支都要上級公司的總經理和財務總監批準,有時就是年初經批準的預算用款計劃在使用時都要上報審批執行,有些企業在開創初期,在中國內地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總經理或財務總監沒有得到授權,企業的大額存款賬戶的印鑒都保存在國外,每次大額支出的款項,都是由在國外的地區總部開支票后快遞回國內兌付。這種嚴格的財務控制方式,雖然有時絆住了下級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職業經理們的手腳,但卻有效地防止了資產的流失。另外在重大投資項目的決策方面,每個跨國公司都有一定的投資可行性、技術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程序,并且一定要聘請國際著名的咨詢公司進行可行性評估,并按照審批權限進行審批。在中國國內雖然國有企業都有一套固定資產投資的可行性研究和報告,但是在實際執行起來卻走了樣,變成了按首長意志行事的首長工程和樣板工程,如果后來投資失誤也沒有追究制,只是當作交了學費,而已提職的照樣提職,升官的照樣升官,而在跨國公司里,出現了投資失誤是要受到審計部門追究的,輕者降職降薪,稍重一點的投資失誤者就要被開除出公司。因此在投資決策方面,跨國公司職業經理人是很慎重的,嚴格按照規章辦事。在日常的財務開支方面,國內的國有企業基本上是董事長或總經理說了算,實行的是一支筆審批制度,如果董事長或總經理違反公司制度審批費用支出,總會計師或財務經理都無權過問,因為如果總會計師或財務經理根據原則過問或拒絕董事長或總經理的審批開支,輕者就會被扣工資或獎金,重者就會被董事長或總經理解聘下崗,但在跨國公司內部財務總監或財務經理有權拒絕董事長或總經理的違反規定的費用開支審批,并有權和有義務向上級公司的總經理或董事長和財務總監匯報,因為本級公司的財務總監或財務經理的錄用、辭退和升遷的決定不由本級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最后決定,而由上級公司的財務總監最后決定,所以這樣形成一個有效的財務總監監督機制。對比中國國營企業和跨國公司的管理方式,中國的國內企業包括國營和民營的企業實行的是塊管理方式,是以總經理或董事長負責制為首的以塊管理為主的形式,而跨國公司實行的是以條管理為主的形式。

3 結 論

將跨國公司的組織和中國內地國營、民營企業的組織進行對比,從管理的組織結構和職位,從企業管理當局所具權力中最重要的人事權和財務權方面探討跨國公司和內地企業的不同,為中國企業提供一定的管理方法,改善中國企業的內部治理。

參考文獻:

[1]劉安方.企業管理組織形式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16(3).

[2]王曉娟,王惠娟.談國有企業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管理[J].中國市場,2015(49).

猜你喜歡
管理權限組織結構跨國公司
以跨國公司為載體提升城市國際交往功能
基于企業再造理論的國企組織結構變革探討
談跨國公司知識資本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