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企業再造理論的國企組織結構變革探討

2016-11-15 08:36付靖尹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組織結構國企

付靖尹

摘 要:環境變化的同時也會帶動企業組織結構的變化。雖然,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國企組織結構出現了較大變化,然而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國企在對自身組織結構進行調整時,需參照企業再造理論進行轉變,進而完成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體系與規模經濟的構建,使企業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再造理論;組織結構;國企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8-13-2

1 企業組織結構相關概念

為達到企業發展目標,企業需要在業務流程與信息流的基礎上,通過部門分工與協調工作的開展,來將各個崗位上的人整合起來,構成一個集體,便是企業組織的創建過程。而對于組織結構來說,便是組織內各個要素的排列方式,即為組織各級管理層、部門與崗位間,所構建的人與人、人與事之間存在的聯系。

作為企業結構性管理要素的重點內容,企業組織與結構為價值鏈管理的基礎與支持。但對于工作流來說,其作為價值鏈管理上的一大功能性管理要素,其需要建立在企業組織與結構上,借助相關措施,方可得以實施。權變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希層表示,企業組織結構絕非永恒不變,而是處于動態變化當中的。為使價值鏈管理得以加強,對于企業來講,需對組織結構做到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調整。

2 國企組織結構特征與其劣勢分析

改革開放至今近四十年來,國企的組織結構雖然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然而,依舊存在不合理問題,特別在重復建設上表現較為明顯,企業缺乏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調體系與規模經濟的構建,因此在市場競爭上有所不利。通常,在國企當中,生產部門具備的規模最大,除此之外便是管理與行政部門,而對于市場及研發部門來說,所占到的體積相對較小。從而使得國企生產能力十分可靠,但是在研發與銷售上,表現出較多的毛病。從而使得國企能夠完成生產與制造過程,卻難以對用戶與市場做到充分把握,因此所生產出來的產品,難以適應市場變化,且不具有創新性。同時,受到歷史及觀念上的影響,國企的行政部門較為繁雜,且具備的權力較大,不管是何種規模的國企,都存在各式各樣的科室,這些大量行政部門的存在,使得部門溝通困難加大,對企業快速運作有著嚴重的不利影響。這種組織結構,還與現代企業要求有著很大差別,因此,對于國企組織結構來說,應當通過再造來對其生存與發展要求進行滿足。

3 國企實施組織變革的必然性

3.1 從經營環境角度來看

20世紀90年代末,自從泰羅組織科學管理誕生之后,企業組織變革有著巨大的變化。同時,進入新世紀以來,由于受到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在發展過程中,追尋扁平化組織結構,從而能夠讓企業在市場需求變化中,能夠做到快速應變,滿足市場需求。彼得層認為,受到市場范圍擴增,新競爭者、新客戶、新產品的出現,變化使得市場環境出現變化,從而使得企業不對自身組織結構進行變革。

3.2 從企業角度來看

組織創新變革之后,企業便會完成新經濟、新技術與人員狀況合理、有效的分工協作體系的構建,進而使得企業生產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對于企業來說,組織結構是其競爭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措施,其能夠對小而全、企業辦社會等問題做到有效破解,進而打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問題的出現。另外,企業在對組織結構進行再造時,便會構建出新的戰略聯盟等組織形式,進而能夠使企業打破邊界,做到企業間組織聯系的有效發展及完善,并能夠對企業本身存在經濟管理、技術等方面劣勢進行克服,讓企業在資源整合等途徑當中,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與創新力,使企業走向更好的發展道路。

4 國企實施組織結構變革的相關建議

4.1 導入組織變革思想觀念

不論是哪一家企業,其都面臨著影響自身生產的環境,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其實就是企業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一大過程。權變理論指出,任何一種管理方式都不是萬能的,更不存在最好的管理方式,只有對企業最為適合的管理方式,因此,企業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相關條件,來完成組織模型的選擇及設計。對于組織進行選擇或改革時,對權變變量要做出充分考慮,只有這樣,方可依據權變變量的變化,來完成組織模型的選擇。對于企業來說,最為關鍵的權變變量便是經濟因素、社會因素、技術因素、員工素質與自然環境因素。而對于企業來說,其變革后的組織模式,應為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所造成的影響。

4.2 轉變企業經營思想

國企在發展過程中,對新環境需有所適應,并需完成角色的轉變,對于長此以往形成的不良習慣,需要有所摒棄,并結合實際狀況,做好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工作,利用這些戰略,來為企業發展給出指導,實現企業的戰略化管理。對于企業組織結構來說,戰略有著根本性的作用。企業利用人員、文化、技術等因素,在變化中,完成組織結構的再次構造,進而使所構造完成的組織結構,能夠對新環境做到適應,進而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企業在依據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對戰略進行制定時,需考慮到組織結構的適應性,其也是戰略決定結構的基本內容與原理,也就是說,企業組織結構不論如何制定,都需為戰略提供保障與服務。

4.3 虛實結合組織結構的構建

歐美等國先進的企業組織結構變革采用的虛實結合結構,在我國企業實現組織結構變革中也可以運用上。同時,國企要想對原先不良的結構做出改變,同樣需要對虛實結合組織結構的有效運用。在虛實結合組織結構當中,所提出的虛,其表示利用生產、研發、銷售等外包形式,結合戰略聯盟等措施,來使企業與其他企業間的價值鏈得到優化,而所提到的實,便是企業本身,借助自身的品牌運作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方式,來將企業的核心業務運營得更好。而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出現,為這種虛實結合組織結構的構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目前來看,國企大體上的變革趨勢呈現遞減的層次,同時管理幅度有所增加,組織結構呈現扁平化模式。

4.4 有效處理集權與分權關系

針對當前國企的相關特征來說,集權和分權的有效處理,便是過度集權和分權問題的有效解決,企業管理體制的有效處理,是企業管理失控的有效避免方法,同時也能夠讓企業在管理時,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與靈活性。不論是分權,還是集權,其都是相對來說的。企業不同,企業所處的發展時期不同,其所對應的管理體制,均存在較大的差異。

另外,經營與管理部門間的關系,也需做到有效處理,使企業服務職能可以得到有效發揮,進而使管理部門原先所處的指揮狀態能夠得到改變,使其重心得到下移,只有這樣,方可使企業的管理質量與效率有所提升。

4.5 對結構中各個層次展開有效處理

長期以來,國企都存在橫向結構分工過細,牽扯到的機構過多,進而使得企業便是效率低下,收益得不到有效提升等問題出現。為了對這一問題做到有效解決,需對企業部門設置做到有效協調與處理。目前,我國有部分企業,其組織結構為金字塔形,呈現出來的職能型層次較多,進而使得辦事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應當建立一套具有彈性的流程型組織,并完成扁平化組織結構的建立,只有這樣,方可對市場變化做出有效反映,并從市場變化當中,尋找機遇,使企業的競爭優勢得以發揮出來。

5 總結

國企在進行組織結構再造時,其目的是為了 能夠使職能結構得到轉變,進而完成流程型結構的創造,并為學習型國企的構建,提供了有力的組織結構保障。按照業務流程對國企組織結構實施調整,即是將同一業務流程整合為一個整體,對原先的職能分工結構進行淘汰處理,根據業務流程的相關要求,做好組織調整工作,從而讓國企在新時代、新背景、新環境下,實現快速、有效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寧云柱,許贇.企業組織結構變革的阻力及對策分析[J].內蒙古統計,2012(02).

[2] 孫鸝.淺析創新理念下的企業組織結構變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06).

[3] 許莎莎,陳光明.組織結構變革在民營企業轉型中的難點與對策[J].企業活力,2012(08).

猜你喜歡
組織結構國企
從電能營銷管理角度分析線損預控措施
基于組織結構的轉型期化工企業戰略管理研究
“互聯網+”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轉型及有效對策
如何創新國企思想政治工作
淺談新時期如何發揮政工在國企管理中的作用
新形勢下切實解決國企黨建工作弱化虛化問題的思考
國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動態關系治理的新視角
跨國公司組織及權限和中國企業對比研究
企業創新管理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