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2016-10-18 14:22魏玉曦杜明鑄尹嘉敏張惠
中國市場 2016年33期
關鍵詞:創新方法創業教育創新思維

魏玉曦+杜明鑄+尹嘉敏+張惠

[摘 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2015〕36號文件的精神,如何將創新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學當中以及高校創新教育該如何開展,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地方本科院校尤其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還屬于探索階段,文章試圖通過地方本科院校的特點、地域經濟、文化特色,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創新方法;創新思維;創業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292

1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的意義

1.1 地方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不僅僅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南北方存在一定差異,南方尤其是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創業氛圍濃,創業環境良好,學生的創新創業激情高漲,學校的創新創業課程開展起來比較順利。但北方尤其像內蒙古地處西部偏遠地區,經濟和創業環境相對落后,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相對要弱,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與在校人數不成比例。有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正在嘗試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還有部分條件比較好的院校,花錢購買一些網絡課程,還有一些院校創新創業課程形同虛設,沒有從根本上發揮創新創業課程的實效性。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創新創業教育進課堂,修學分。但真正能體現這門課程核心詞匯的創新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大部分相關課程試圖教會學生怎么去創辦、經營企業,其方法和路徑是什么,其實在當下解決以上諸多問題并不難,學生只要通過各類搜索引擎搜索,創業的基本流程很容易解決。但從創新到創業的過程中,如何實現創新型創業,需要從供給側、需求側雙方發力去拓展創新創業理論。

1.2 研究經濟新常態下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擴張,從2003年212萬畢業生人數一路飆升到2016年畢業生人數達到765萬。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普通高校有2800多所,對于地方本科高校來說招生發展的壓力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學生的培養質量決定了學生就業質量,地方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將是培養學生人文和科學素質、就業和創業技能、創新和創業精神的機制和能力,推動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地方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基本上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創新創業能力是這類高校培養的重點,所以“招生、培養、就業”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將會是地方本科院校一段時間必須要堅持的事情。

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需要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不僅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側重教育創新和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并且強調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2 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現途徑

2.1 營造創新創業的生態化系統

傳統的教學看重知識的傳授、記憶、掌握、運用等,這樣做的好處是知識的獲取和傳承得以保證,但在學科領域中過多地追求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卻忽略對思維的啟迪和智慧的生發。創新的靈魂在于對思維的超常規激發,但此項活動在傳統課堂上很難得以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要想在大學課堂落地生根,需要在整個校園營造一種創新思維的生態化系統,就如同電腦的使用、互聯網的廣泛普及、移動互聯終端的廣泛擁有一樣,當信息的享有呈現為一種扁平化狀態時,互聯網的生態系統基本成型。創新也是如此,當在整個大學校園里,創新精神蔚然成風,每個專業、每門課程有創新,教師對學生的能力評估中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中更應該有對人才創新能力的評估。近年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取得了一定成果,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高校重視不夠,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密,與實踐脫節,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欠缺,教學方式方法單一,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實踐平臺短缺,指導幫扶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尤其像地方本科院校,從觀念意識、教學體系、方法等方面發展速度慢。

如何在地方本科院校建立一種創新創業的生態化系統,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構建。

第一,克服“創新小眾化”思想。創新創業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風險,總的來說還是少數人的事,不宜在全社會廣泛號召動員。從高校層面上看,對于學生人才質量的提升,關鍵在于專業知識的掌握以及專業技能的擁有,創新能力的強弱,往往并不被高??春?,高校普遍沒有形成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第二,克服“創新畏首畏尾”思想。創新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高校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對傳統思維的挑戰確實需要足夠大的勇氣以及相關技能知識的儲備,和敢于突破相關制度的藩籬。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辦學定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師的教育還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根本,教學的重點是教會學生技能。21世紀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其中學會學習就是一種創新能力的獲得。當前,知識信息大爆炸,作為大學生的一代,知識信息的獲取和擁有教師和學生是對等的。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思路要不斷創新,要緊密結合當下大學生的求職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在當下,學習資源豐富,教師要勇于創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專業創新熱情。當前,互聯網時代的教育理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的個性化時代正在到來,知識的更迭速度加劇,怎樣能以不變應萬變,變化是唯一的方法。以前看過一本書,叫《每天變“壞”一點點》,這本書并不是叫你變壞,而是叫你改變,每天改變一點點,久而久之,學生就成了一個習慣創新的人。

第三,克服“創新從屬創業課”思想。大部分教師認為創新應該是創新、創業課程的事,和自己的課程關系不大,在一定程度上說,創新是各個專業、各門課程都應該有的一種理念。當創新思維融入到各科的教學中,自然就會形成一種創新氛圍,當人人有創新想法,創新的生態化系統自然會形成。

創新創業的生態化系統的形成有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進一步開展,在整個創新創業的生態化體系當中,需要受眾群體人人參與,就如同互聯網生態系統中,從pc互聯到移動互聯的發展歷程,電腦和手機的保有量,同時為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根本。創新創業生態化系統其核心是觀念的轉變,從一小部分受眾群體中輻射到全體同學,輻射到各科課堂上,每位教師都關心創新創業、學生對創新的意愿就如同當下對手機的依賴性一樣,不可分割,創新創業便不是問題。

2.2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如何能有效進行

曾經中國經濟增長過多依賴“三駕馬車”來拉動,當下國內改革處于深水區,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對應著改革、轉型、創新)“三大發動機”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經濟發展更多地依靠改革、轉型、創新來提升全要素增長率。改革的動力在于創新,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地緣因素,與經濟快速發展的大都市的一些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地方本科院??梢猿浞掷玫貐^資源,例如河套學院地處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河套平原腹地,經濟發展以農牧業、礦產資源為主,食品加工生產為主,專業地方特色鮮明,如何從專業角度創新產業升級,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創新的主題。

創新創業教育要緊密結合當下經濟發展的常態化趨勢,當下三產服務業經濟增長迅速,工業的4.0時代逐漸到來,傳統的商業模式不斷地受到挑戰,服務理念的創新、服務方式的創新、商業模式的不斷發展及創新,都需要有一種創新的思維模式,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第一,改變思維模式。創新教育課堂如果仍延續傳統課堂的授課模式,可以說很難再吸引九零后、零零后這幫學生的注意力。創新課堂關鍵在于對“新”的詮釋。首先在于思維模式的轉變,創新課程一定是打破了傳統的邏輯思維模式,運用一種全新的創新性思維模式去思考和教學。激發學生右腦思維習慣,利用直覺、情感、圖形、知覺、形象記憶、美術、音樂節奏、舞蹈想象、身體協調、靈感等功能去思考,在教學環節的設計還需要一整套的工具和方法論,尤其像工具的設計一定要體現時代特色、地域特色以及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基本要求。對于方法論的研究,關鍵在于突破傳統思維,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創新性思維與創業課程的有效對接。如何讓創新成為現實,比較好的解決途徑之一就是創業。高校的創業教育不能僅停留在創業理念、精神、常識層面的介紹,更多的要充分幫助學生進行創業實踐,要回答創什么和怎么創的問題。尤其是怎么創,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有些學者懷疑大學的創業教育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創業的本質在于把握機會,創造性的資源整合、創新和快速行動。從國家層面來說,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但創業涉及相關因素眾多,創業的成功率有限,創新因素顯得尤為重要,不管是產品創新、服務創新、還是商業模式創新,都是創業成功的關鍵性要素之一。印度哲人曾經說過:“如果你是真正富有創造力的人,你不見得會擁有名聲。真正富有創造力的人要出名,往往得花上很長的時間,因為他必須要創造出價值:一種新的價值、新的標準,唯有如此,他才能夠得到適當的評價。通常,他至少得等上50年,往往是在他死了之后,人們才開始懂得欣賞他?!币粋€創新性思想或成果落地生根需要一段時間,創業教育除了程序化的一些教育理念之外,還需要創新基因的移植,幫助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加快創新的商業化路徑,例如創業孵化園的創立,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辦公場所,在一定情況下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創意集中、信息互通、能力互補等便利條件。

綜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要達到思想和行動的高度統一,在思想認識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從領導到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時代發展要求,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要求,越是時代發展的轉折時期越是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把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作為一項基因工程,滲透到地方本科院校生存發展的命脈中去。

參考文獻:

[1]魯百年.創新設計思維:設計思維方法論以及實踐手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陳吉平.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究[J].中國市場,2016(4).

[3]呂爽,羅二敏,王櫻琳.校企合作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新模式[J].中國市場,2015(15).

猜你喜歡
創新方法創業教育創新思維
初中數學解題教學的創新方法初探
從提升科學水平角度分析高校黨建工作
把握“金鑰匙”打開創業門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試論森林分類經營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