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文獻綜述

2016-10-18 19:02楊翠香
商場現代化 2016年22期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經濟增長

楊翠香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化,各國經濟關系日趨緊密,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越加受到重視。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對經濟增長是否有促進作用?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大量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本文主要從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的角度進行概括和總結。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經濟增長;技術溢出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知識產權保護逐漸被納入到新增長理論的研究框架中。近年來,學術界和政界幾乎都在探討知識產權保護和經濟增長兩者之間的關系。就學術界而言,突出表現在新經濟增長理論將技術進步視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研發由于承擔了改進舊產品,發明新產品的任務,日益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這種關注隨著WTO框架下的TRIPS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協議)的談判和實施變得與日俱增。

一、國外研究綜述

1.知識產權保護的正反觀點

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體現在創新具有很多公共物品的特征。由于創新往往是非競爭和部分可排他的,所以知識產權保護法其實就是用來調和創新發明者的個人收益與整個社會福利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一個創新被發明出來,它會被很多廠商以相對較低的代價使用,為了激勵創新,政府就必須讓發明者能從他的創新中得到一定的補償。但是知識產權保護在私人收益和社會福利之間存在這內在的張力,因此有可能會出現相反的情形,即如果對創新發明者給予太強的保護反而會限制創新的傳播,從而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經濟增長。

(1)反對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

很多研究表明,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可能會造成壟斷的產生,GilbertandNerobery(1982)就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廠商會采用阻止專利外泄的手段累積自身的專利數量從而增強自身的壟斷能力,以達到阻止別的廠商進入該領域的行為。在發展中國家里,很多公司進行發明創新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市場,壟斷技術,從而加強自身的壟斷能力。ChinandGrossman(1990)就認為如果在全球范圍內實施切實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未必能使得各個國家的福利最大化,并且這種知識產權保護行為會降低競爭從而導致壟斷行為的發生。在那些主要依靠國外創新的國家里,這種專利的壟斷在很大程度上會抵消甚至是超過知識產權保護所帶來的收益。倘若創新只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獲取壟斷地位的話,那么在企業所占市場份額已經確定的條件下,就算對知識產權保護非常嚴格,廠商也不會在創新方面增加太多的投入。

(2)支持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

但是,也有很多證據支持提供知識產權保護的必要性。Mansfield(1986),Mansfieldetal.(1977)宣稱,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刺激了美國的創新,而由此所帶來的社會收益遠比給予創新者的獎勵高得多。Sherwood(1990)對巴西377家公司的一次調查中顯示,80%的公司都表示,如果能有能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公司愿意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內部研發和員工培訓中去。Mansfield(1994)發現,很多公司尤其是化學、醫藥領域的公司經常會限制向那些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國家進行直接投資。

除此之外,另一個支持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觀點是: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那么技術落后國家獲取新技術的代價或許會相對低廉,但是其獲得的技術卻不會很先進。那么,從整體上來看,這會造成技術落后國家的生產率增長十分緩慢。另外,如果一國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即使該國廠商有能力去購買最先進的技術時,那些擁有先進技術的廠商也未必愿意將自己的技術出售,因為對方存在著很大的違反購買協議的可能。

最后,還應該看到,一個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凈創新消費國面臨著可能被那些凈創新生產國實施戰略性貿易政策,從而造成貿易戰的可能。有證據顯示,許多發展中國家開始實施更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這一舉動很可能和美國對這些發展中國家采取貿易報復有著直接的關系(GadbawandRichards,1988)。Taloy(1994)認為如果各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強度不對稱的話,就會使貿易模式受到扭曲,導致創新者不能采用最好的技術以致全世界R&D總量降低。若不對國外發明的創新以保護會使得R&D進口國的相對工資提高,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降低全球經濟的增長。

2.知識產權、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理論研究表明知識產權保護與貿易的關系依賴于產品和市場的特征,這一模糊的關系引起了廣泛的實證研究。MaskusandPenubarti(1995)是最早對這一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的學者之一,運用Helpman-Krugman的壟斷競爭模型,分別選用22個OECD國家和77個樣本國家1984年的雙邊貿易數據,估計專利保護對出口的影響。選取的變量包括進口國人均GNP、RappandRozeck(1990)構造的測量專利保護指標、代表市場規模的虛擬變量。研究結果表明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對制造業進口有積極的影響,這適用于大國和小國,盡管這一效果對小國的影響比較不明顯。雖然模仿能力對知識產權保護與貿易的關系有重要影響,但實證結果并沒有發現知識產權保護對專利敏感的產業有積極影響。

Falvey,FosterandGreenaway(2006)利用79個國家的面板數據進行門限回歸分析,來研究知識產權保護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結果發現知識產權保護的作用取決于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在高收入階段,知識產權保護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但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階段,則恰好相反。該結果表明,盡管知識產權保護會鼓勵高收入國家的創新,但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卻會因模仿的減少而造成負面的效應。知識產權保護對貿易的影響取決于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模仿能力和市場大小。

Coe,HelpmanandHoffmaister(2008)在CoeandHelpman(1995)的基礎上,拓寬研究樣本,運用面板協整方法,加入制度變量如專利保護,分析國內和外國R&D資本存量對全要素增長率(TFP)的影響,研究表明制度差異是TFP和R&D溢出的重要因素,較強的專利保護與高水平的TFP、較高的國內R&D回報以及較大的國際R&D溢出相聯系在一起的,一國的法律體制將影響本國從國內和國外R&D的獲益程度。

二、國內研究綜述

1.有關國際貿易與技術溢出的國內研究綜述

楊全發和舒元(1998)在Balassa(1978)和Feder(1982)的基礎上,將經濟分為出口部門和非出口部門,出口部門受到國際競爭的刺激,將更多的采用技術、新設備和高素質的勞動力,因此出口部門的生產效率就會比非出口部門高,新技術的出口產業所帶來的擴散效應,也會在其他非出口產業中產生連鎖反應,最后促進整個國民經濟增長。彭水軍等(2005)通過構造包含人力資本積累和中間品貿易的內生增長模型,綜合考慮經濟開放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國際技術溢出和本國吸收能力如何影響長期經濟增長率,指出技術吸收能力的提高、較高的人力資本存量有利于經濟長期增長,而貿易開放度、技術水平差距和穩態增長率的關系具有不確定性。李小平、朱鐘棣(2006)利用國際R&D溢出回歸方法,使用Falvey、Foster和Greenaway所使用的6種計算國外R&D資本的方法,全面考察國內和國外R&D資本的對中國工業行業的技術影響。進一步證實了通過國際貿易渠道的R&D溢出有利于中國工業行業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同時發現國內行業R&D資本對行業的技術影響具有負面作用,需重視國內自身R&D的投入結構、投入效率和分配機制等因素。

2.有關知識產權保護與貿易、經濟增長的國內研究綜述

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始于1980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進入21世紀,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在理論界掀起了一波研究知識產權的熱潮。余長林等(2003)在垂直創新的思想下構建了一個內生增長的技術擴散模型,討論了知識產權保護對于技術領先國和技術追隨國穩態經濟的影響,發現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與技術領導國和技術跟隨國都會產生負面影響。HongYin(2008)分析加強專利保護對中國雙邊貿易量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市場擴大效應”在知識密集型產品比在非知識密集型產品更加顯著;雖然加強專利保護對從OECD國家的進口有正的且顯著的影響,但其對從非OECD國家的進口的影響卻是微弱且不顯著的。專利保護對進口量的影響隨著進口產品和進口國的不同而不同;中國的知識產權改革有利于知識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從而有利于技術轉移到中國。姚利民、饒艷(2009)研究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地區差異和技術引進,利用門檻回歸技術揭示了人均GDP、市場開放程度以及研發投入強度等變量存在的門檻條件,發現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地區差異具有客觀性??讉ソ埽?010)在C-H模型基礎上,加入知識產權變量,分析知識產權保護下國際技術溢出效應對我國TFP的影響。研究表明,當期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和FDI的技術溢出有正向效應,國際技術擴散是中國經濟增長重要的外部推動力。各省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的技術溢出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Chin J, Grossman GM. International property rights and north - south trade [J].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asil Blackwell, Cambridge, 1990.

[2]Coe, D. T. and Helpman, E. .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 39:859-887.

[3]Coe, D. T., Helpman, E., and Hoffmaister, A.W. North-South R&D Spillovers [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7, 107: 134-149.

[4]Diwan I. and Rodrik D. Patent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north - south trad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1, 30: 27-47.

[5]李小平,朱鐘棣.國際貿易、R&D溢出和生產率增長[J].經濟研究,2006(2):31-43.

[6]劉勇,周宏.知識產權保護和經濟增長: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8(6).

猜你喜歡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經濟增長
商務書屋你應該知道的國際貿易
你應該知道的國際貿易
對中國國際貿易中“貧困化增長”的思考
對中國國際貿易中“貧困化增長”的思考
年底前我國將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國口岸全覆蓋
山寨現象與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東盟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機制的完善
普通中學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
普通中學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
我國知識產權犯罪刑事司法政策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