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探索

2016-10-18 20:21王琴娣
商場現代化 2016年22期
關鍵詞:教育變革會計信息化互聯網時代

王琴娣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電子辦公已普及與大大小小的企業之中。而在互聯網時代下將信息化應用于會計領域,也節省了大量人力,在提升了辦公效率同時提高了辦公質量。因此,各高校在教育變革中,也將信息化教育融入了會計專業學習?;诖?,本文將探討互聯網時代下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中存在問題與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

會計是一門實用性較強學科。在學習時,不僅要求學生要有較強專業素養和實際問題解決能力,還要時時刻刻掌握一些專業內最新資訊,與一些最新軟件應用,為以后工作打下基礎。而各高校以往的會計教育,總是注重理論教育,缺乏實踐演練,使學生不能對會計這門學科進行深入學習。通過會計信息化教育,讓學生緊跟時代潮流,在學校內就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化學習培養相關能力,并熟練應用一些辦公軟件或是先進理念。

一、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必要性

1.開拓學生視野

相比傳統會計行業中人工計算與機電計算這種古老計算方式,信息化會計是一門應時代要求而產生的學科,具有較強時代性,其中融入了許多先進軟件應用與新穎會計理念。傳統會計教學中,只是單純教學生進行一些賬本制作,會計算法以及財務處理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也比較重視基礎理論教學。而互聯網時代,不僅要求會計會利用這些基本能力解決工作上難題,還能將信息化會計理念融入辦公之中,建立信息系統。通過調取數據分析后,優化數據配置,平衡數據系統,提高會計信息這門理論的實用性。

通過會計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在校內就可以先體驗小范圍會計信息化教育理念,加深對互聯網背景下新型會計職業的認識,也更能適應未來職業規劃發展。

2.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教學模式中,為了提高學生專業素養,教師總是盡職為學生教授會計基本理論而不注重教學中互動和理論與時間之間的關系。據對某地區一些高校的會計專業上課模式與實習經歷調查中顯示;(1)大多數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僅僅是將課件中重點知識幫學生整理出來,方便期末考試,一學期之中也僅有3至5次課程作業為制作財務報表類實踐型作業。(2)學校會計專業每學期都會有一個月時間進行實習,但實習內容中只涉及到很淺的會計專業知識,對會計學習幫助不大。

而會計信息化教育很好的將會計基本學科與網絡相聯系,學生可以通過網上虛擬環境,操作會計信息化系統,實現不同管理區域內數據集成,利用數據銀行,連接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此過程中不僅加強了會計基礎技能訓練,還利用到新型會計管理模式,將會計學習中新與舊結合起來,幫助自己成為全方位人才。

3.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由于會計專業有較強實用性,只要在考取會計證后,就能從事相關職業,因此很多人為就業著想,都會選擇會計類專業,但是近幾年調查顯示,大多數會計專業學生在完成學業后并沒有從事會計專業工作。除了因外專業人員考取會計證而造成就業沖擊外,還有一個影響較大因素就是;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比較落后,不能配合現如今會計信息化要求。進行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很好的幫助學生改善這一弱勢,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同時,還能運用會計信息化系統,全面構建會計知識系統,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做新一代會計類職業的主人翁。

二、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學內容單一

教學內容單一主要體現在兩點。

(1)一些學校為適應現代化要求,使學生在學校中就能掌握會計信息化內容,為學生開設了《會計信息化教程》,系統分析了會計信息化從傳統手工計算到機電計算演變過程,分析了會計信息化特點,應用前景及其中一些相關理念。這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改革手段,但是矯枉過正,仍舊陷入了實踐不足的教學誤區。使學生不能通過實踐活動來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不能起到很好改革作用。

(2)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師啟發,教師授課模式還是以主導學生為主,師生間互動交流較少。這種教授方法,由教師大量灌輸知識,培養的只是考試型人才,學生在長此以往過程中會漸漸失去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這與會計信息化所需要的思維活躍型人才要求不符。還有一些教師在實踐環節,也以主導為主,雖然能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實踐過程,但跟著教師完成與自己獨立完成之間,在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上還是存在很大差距。

2.教學資源不足

由于會計信息化,是一個新興概念,一些學校并沒有對其有足夠重視程度。使得學校缺乏相應專業技術教師與相應網絡設備,方便學生進行實踐演練。且教師專業素養不高,不僅在教課過程中會出現教學疏漏,使學生不能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在實踐過程中,一些專業問題也不能做出及時、正確的指導。

三、對應不足的改良建議

1.課本與實踐相結合

學校在開設《會計信息化教程》時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課程內容應用與虛擬網絡操作系統中。通過虛擬運營模型,實現虛擬賬目管理與資源配置,達到企業內部之間各部門賬目合理管理,同時連接企業內部重要部門與外界重要客戶之間聯系,確保數據集成有效性,建立企業數據庫,信息化管理虛擬數據,使整個過程中數據成一個動態流動過程,方便各部門之間數據調用與工作聯系。通過進行網絡實踐,系統認識會計信息化模型,將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為以后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做好技術和知識儲備。

2.改善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與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對所學有及時反饋,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并且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思考,培養創新與反思能力。主動發現問題,更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也該退居二線,充當為學生出謀劃策的角色,而不是代替學生思考,完成實踐。教師可幫助學生,依據學校財務情況,為學校設計會計信息化管理系統。以自己學校為背景,在財務數據收集與實際情況調查與應用不足反饋方面都很方便。通過對與學校小環境的觀察與實習,積累經驗,在以后工作中也能舉一反三,順利進行企業會計信息化系統操作。

3.學校應優化會計類資源配置

及時關注會計專業行業內一些最新研究資料,擴充學校資源庫,方便教師充電,并且為學生營造一個時代性較強的實踐性環境,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新興理論應用。學校還可與當地一些企業合作,拓展學生實習范圍。為學生提供真實工作環境,積累更充足實踐經驗。并且請業內相關人士每學期為學生上一些專業技術輔導課或案例分析課?;蚴钦垖I人士,對學生實踐過程作指導,或者對學生自主設計項目,做出專業點評。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訓練專業素養,具備專業視角。

三、總結

互聯網背景下,我國各個工業已逐步走向信息化時代。而會計職業也從手工計算到計算機計算進步到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是借用信息化手段改革過去會計模式,這種全新模式不僅可以通過利用計算機進行精準高效的數據計算,還可以建立數據共享,調用和配置網上資源。通過對學生會計信息化培養,使學生更快適應社會需求。不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都能發揮專業優勢,更加全面的提升自己。

參考文獻:

[1]劉梅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2]遲紅梅,褚明輝.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J].現代商業,2010,33:262-264.

[3]饒俊.“互聯網+”教育變革時代背景下的互聯網思維[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12:83-85.

[4]乜勇,楊玉玉.“互聯網+”時代下的技術與教育創新--“第十四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述評[J].中國遠程教育,2016,01:68-72.

[5]陳宇馨.XBRL應用推廣與我國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調研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4.

[6]劉沓,章劉成,周航.新常態經濟的會計人才需求與會計高等教育變革[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5,04:33-38+43.

猜你喜歡
教育變革會計信息化互聯網時代
MOOC時代圖書館角色定位與創新服務
淺析媒體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加強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教育資源變革
試論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淺論“翻轉課堂”對教師培訓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