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高考下優化高三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有效講評淺析

2016-10-20 19:54顧亞敏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1期
關鍵詞:閱讀技能設問學生主體

顧亞敏

【摘要】“得閱讀者得天下”,近年來江蘇高考英語逐年加重對閱讀理解部分的考察要求和難度,這對教師如何提高閱讀理解講評課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在分析當前高中英語閱讀講評課堂常見誤區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課堂效率的幾點嘗試。

【關鍵詞】閱讀理解講評 有效性 學生主體 閱讀技能 設問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175-02

閱讀理解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給予學生感受英美文化、品味地道語言的機會,同時是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最直觀體現,更是在高考英語中取得理想成績的必要條件。近年來,江蘇高考英語逐年加重對閱讀理解部分的考察要求和難度。文章篇幅長度的增加對學生閱讀速度提出了新的挑戰;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時,問題的設項表述信息形式多樣,深入考察;更不容忽視的是文章的選材范圍廣、文化意識滲透性強。這種種調整無一不對教師的閱讀講評教學提出新的要求,也指明了新的方向:閱讀理解的講評教學不應當只是知識的積累,更應立足高考,運用語言智慧靈動教學,調動閱讀思維,最終幫助學生達到閱讀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講評常見誤區

每位高中英語教師都深知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同時在日常教學中也相當重視閱讀限時強化訓練等,但往往效果卻是事倍功半。老師的辛苦講評不但未能達成最初的教學目標,更有甚者嚴重挫傷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更不用談在閱讀中體味語言美了。究其根本,主要是在閱讀理解的訓練指導方面僅僅重視了閱讀量的積累,但卻忽略了最終要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對學生的錯因進行及時有效的講評指導至關重要。在閱讀理解講評中教師總是“吃力不討好”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

1.閱讀教學模式化,教師主體

閱讀理解講評課堂模式單一,陳舊缺乏新意。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更多采用“講解——接受型”課堂模式,老師講得“激情四射”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甚至“昏昏欲睡”。這樣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沒有參與度的課堂抑制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使得師生間缺乏信息的交流互動,容易產生疲勞感,同時大大打擊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2.側重知識點講解,有講無評

不可否認,要有輸出就必須先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輸入。在實際的閱讀理解講評課堂中,這里的輸入往往被理解為詞匯語法上的積累,過分側重語言知識點的講解,僅進行文本簡單翻譯或將知識點抽離文章,片面重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淺層理解。這樣片段式的講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語言運用的實效性,也掩蓋了英語閱讀的思想內涵,實則有“講”無“評”。

3.缺高階思維問題,忽視引領

閱讀理解的過程更應該是思維的碰撞,但很多時候,老師為了完成設定的所謂“教學目標”,即完成一節課的教學量,閱讀理解講評課堂時常被“功利化”:就題論題,偏重于核對答案而忽視了通過有效設問對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的啟發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充其量只不過是弄懂了幾篇閱讀理解的正確答案而已,教師用所謂的“標準答案”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而課堂效果實則如過眼云煙,面對不同的閱讀文章時學生依然束手無策。

二、提高閱讀理解講評有效性的策略

閱讀理解講評課不是簡單的糾錯課,要提高課堂效率,提高講評的有效性,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1.突出主體,適度留白,讓學生參與起來

學生是課堂的參與者,更應該是課堂的主人。閱讀講評課也不例外。閱讀理解的講評,學生始終是認識的主體,對文本的解讀最終要落實到學生自身的理解和感知。教師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利用一切機會搭建師生交流平臺,調動學生思維,給予他們表述觀點的機會,從而增強學生的自我實現價值感。例如:在充分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對于部分錯誤率相對不高的題目讓學生進行二次閱讀和小組討論,最后請學生進行講解。老師可對重點信息或學生易忽略信息進行提前預設,進行提問以及補充講解。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課堂的熱情,進而提高講評的有效性。

2.拓展技能,深入分析,讓思維厚重起來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2003)》要求:“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比欢诟畹俟痰膫鹘y教學理念、學生接受理念的差異以及片面追求分數等因素的作用下,實際課堂中關于語篇和文體的把握以及方法和技巧的訓練最終成為了形式主義。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嘗試:

(1)教會學生辨識各種不同的文體特征。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到,學生對文本材料的解讀方式和內容深層含義的理解不同程度地受到體裁的影響。例如,閱讀新聞報道類文章時學生會有意識地關注文章的起始段信息。這是因為這類文章大多采用“倒金字塔”結構,即將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在文章起始交代清楚。說明文更多的是對事和物各種特性的說明和解釋,抓住文章關鍵詞就成為幫助理解文章大意的有效手段。議論文則側重作者觀點或立場的表達闡述,文章是通過一個個段落來進行中心論點的論證,段落又是由表達中心思想的主題句和若干支撐性論據組成,因此每段中心句的把握尤為關鍵。

(2)教授并訓練學生使用英語閱讀技巧。了解掌握并熟練運用最基本的閱讀技巧是提高整體閱讀能力的基本保證,主要概括為提高對慣用詞的敏感性;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分析長難句主要結構,化繁為簡;通過關鍵詞準確定位;利用略讀、查讀尋找特定信息等。

(3)注重課后延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絕不是簡單依靠閱讀量的積累。不少同學認為在老師講解后,或者在理解出錯部分后閱讀活動即可結束,并不會對文章整體進行二次閱讀或對解題技巧理解反思,更不用說及時練習應用所學到的解題技巧了。要讓閱讀理解講評課真正落到實效,課后的反思、鞏固、練習必不可缺。

3.巧妙設問,引領思考,讓課堂靈動起來

傳統的閱讀理解講評采用“教師包辦制”,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過度注重灌輸性學習。要打破教師主體地位,優化講評方式,就要適度留白,給學生留下思維空間以激勵動機。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巧妙設問,引領學生思維。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經常通過一系列相關問題的引導下幫助學生進行整體信息理解,使學生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信息體。同時貫穿需要講評的題目,避免就題論題,提高課堂效率。

“得閱讀者得天下”,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不僅影響他們在高考考場的表現,同時也是他們英語整體素質的體現。教無定法,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如何實現高效講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還需我們不做思維上的懶人,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閱讀技能設問學生主體
論英語閱讀中的母語因素
歷史課堂的雙翼:設問和史料
淺談學生主體在高職《經濟數學》中教學改革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淺論高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文本細讀
“支架式”設問,點燃思之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