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2016-10-21 21:34律星光
財經界 2016年10期
關鍵詞:放管服投融資事項

律星光

9月1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政研室巡視員楊潔,價監局局長張漢東,法規司司長李亢,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辰昕,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財金司副司長李聚合出席發布會,介紹國家發改委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兩張清單、四個平臺”等改革進展情況,并就“放管服”改革下一步考慮、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作用、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文件“立改廢”等有關問題,回答了與會記者的提問。

取消下放審批事項已超60%

楊潔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對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高度重視,明確要求國家發改委要走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前列,持續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國家發改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始終把簡政放權作為自身改革的首要任務,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采取了一系列減少審批、加強監管、優化服務的具體措施,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放管服”,首先是簡政放權。2013年以來,國家發改委連續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由長變短,2014年提前完成國務院削減審批事項1/3的目標任務。具體來講,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全面完成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清理,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全部取消執業資格認定事項,包括價格評估人員、價格鑒證師、招標師職業資格認定,以及價格評估機構資質認定等事項。與2013年初相比,取消下放審批事項的比例已經超過60%,其中近80%是企業投資項目核準。

第二,以投資領域改革為重點,抓好“四個減”。一是減核準。二是減前置。三是減報建。四是減環節。

第三,大幅減少政府定價范圍。修訂中央和31個省區市的定價目錄,中央、地方具體定價項目分別減少80%和55%。

“放管服”,要求做到放管結合。國家發改委按照“權力和責任同步下放、調控和監管同步強化”的要求,初步建成了“放管服”改革的“2張清單4個平臺”。2張清單,就是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權力責任清單。4個平臺,就是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12358價格監管平臺。這些平臺為放管結合、加強和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提供了抓手和支撐,而且已經在投資領域和價格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

“放管服”,很重要的是優化服務。圍繞16個字,就是“簡化手續、優化程序、在線運行、限時辦結”,抓好3件事,努力做到把審批變成服務。一是大廳受理。二是明確時限。三是規范運行。

楊潔強調,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把“放管服”改革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加大“放”的力度,強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更好地為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清障搭臺,加油助力。

12358是監管理念的一大創新

有關12358價格監管平臺,張漢東介紹了兩方面情況:一是平臺的運行情況。12358價格監管平臺在2015年1月1日正式開通運行,是國家發改委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各地價格監管部門通過平臺共受理價格舉報、咨詢、投訴共100.84萬件,實施經濟制裁115.49億元。其中,退還消費者7.3億元,沒收違法所得30.15億元,罰款78.04億元。12358價格監管平臺實現了四級聯網、一件一碼、痕跡管理、全程監督、動態分析,是大數據時代監管理念的一大創新,推動了價格監管工作與互聯網的融合。在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價格監督,保障價格改革順利實施,推進價格監管切實履責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二是平臺工作成效。12358價格監管平臺全方位提高了價格監管能力水平。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借助平臺,第一時間及時平息了多起價格異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當前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尚不完備,價格欺詐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的情況下,監管平臺提前預警,及時處置,強化市場監管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發改委9月1日新聞發布會

張漢東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繼續發揮好12358價格監管平臺作用,進一步創新理念,優化監管方式,加強信息分析研判,完善預警監管功能,提高監管效率,更好地為廣大消費者服務,為保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服好務。

“立改廢”作為“放管服”的重要抓手

李亢表示,一是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工作,2013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把深化文件“立改廢”作為推進“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開展三輪文件清理、梳理了所有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發改委發布實施的各類文件,其中廢止了與企業和老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文件一共2857件,占現行國家發改委所有規范性文件總數的60%。

二是關于權力和責任清單的編制工作。2016年12月,國務院確定國家發改委等7個部門開展清單編制試點工作,目前清單已經按照要求報送中央編辦審核。

三是關于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將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據初步匡算,全國每年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達到20萬億左右。

累計減少76%的核準項目

有關近期深化投融資改革方面的問題。羅國三介紹了兩個方面,一是關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簡要的情況。2016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即中發[2016] 18號文件,這是投資體制改革歷史上第一份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印發的文件,上一輪的文件是2004年7月份由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這次中發18號文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綜合性、指導性和綱領性的文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兑庖姟肥钱斍昂徒窈笠粋€時期投融資領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頂層設計,是在新起點上縱深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是經濟新常態下發揮好投資關鍵作用的重要遵循。

二是近期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的改革情況。持續取消下放投資審批事項,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修訂了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已經累計減少76%的中央層面核準項目。

三是規范和完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平臺從去年12月份試運行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37個地方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抓緊在線平臺的規范完善工作,主要有三項工作:一是推動完善平臺運行的法律依據,具體來講就是推動出臺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政府投資條例。二是進一步規范平臺日常運行,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運行管理暫行辦法,準備跟條例的出臺同步實施,同時堅持每天調度、動態跟蹤,及時掌握各地的平臺試運行情況。三是推動相關部門和地方共同做好平臺應用的工作,在條例出臺前和暫行辦法實施以前,國家發改委聯合19個部門印發了通知,主要目的就是要求部門和各地能夠加快平臺應用。

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發揮樞紐作用

李聚合介紹了國家發改委四大放管服平臺當中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情況。國家發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牽頭部門,當前部級聯席會議成員已經達到43家,在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發現部門信息共享非常重要,打破信息孤島,推進信息共享是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從去年9月開始建設全國信息共享平臺,到11月份初步試運行,這是一個先導工程。到目前為止,這個平臺在各部門和各地區的共同努力下,已經歸集到政府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包括基礎信息、行政處罰、行政許可信息、黑紅名單信息等,已經達到將近5億條,為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整個政府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探索了一條路子。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主要有三個功能。一是交換功能,是國家的政務信息交換的基礎設施,可以通過平臺實現部門之間一對一、一對多的信息交換。二是查詢功能,把各地區、各部門的信用體系歸集起來以后要進行清洗比對,要計入一個主體名下,在平臺上就能生成關于某一個市場主體的全景式的信用信息報告,通過訪問平臺查詢市場主體的基本情況。三是依托平臺開發了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專門平臺,這方面工作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另外,建立了一個發起響應和反饋機制,各部門把需要懲戒或激勵的黑名單紅名單上傳到這個平臺,由平臺推送到各部門,各部門把這些信息嵌入到辦事系統里,逢辦必查,把實施激勵和懲戒的結果反饋給平臺,這樣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工作件件有落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總的來說,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能夠通過發揮樞紐作用,為信用信息的跨地區、跨部門共享,推進“放管服”,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供有力的支撐。

猜你喜歡
放管服投融資事項
宜昌“清單之外無事項”等
新型抗凝藥利伐沙班 這些事項要關注
投融資關注榜(2019.6.16-2019.7.15)
6月投融資關注榜(5.16-6.15)
4月投融資關注榜(3.16-4.15)
一周重大重組事項一覽
3月投融資關注榜(2.16-3.15)
國家發展改革委:多措并舉強力推進“放管服”
推進“放管服”改革釋放更多制度紅利
讓重大事項清單“活”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