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設計的實踐與思考

2016-10-21 16:37孫霞
小學生·教學實踐 2016年1期
關鍵詞:長方形面積數學知識

孫霞

教學內容是教師組織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只有高效地設計教學內容,才會更好地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生理特點、認知特點以及知識發展的規律,根據促進學生思維活躍的根本需求設計教學內容,以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來“度量”課堂的效率,以便達到“授人以漁”的教學目的。

一、合理設計教學情境,營造思維氛圍

在課堂教學時,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置有效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知識探究的沖動與興趣,通過情境的設置引導學生探索、思考、發現的過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能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進入良好的狀態。一些看似“簡單”的教學情境卻能從中體現教師的教學智慧,流露出一位老師把握教材、挖掘教材的駕馭能力。老師要善于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關注學生知識系統的形成,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重視數學知識結構的構建,帶領學生走出僵化的思維定式。這也是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案例1:《秒的認識》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我們這節課的上課時間是多少?

(板書:×時×分)

師:今天是××××年×月×日×時×分。

(板書:××××年×月×日×時×分。用彩色粉筆顯示時間單位:年、月、日、時、分。)

師:其中用了哪些時間單位?

師:這些時間單位,它們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從大到小的順序)

師:但是還有更小的、更精確的時間單位: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秒”。

(板書:秒的認識)

這個案例是筆者在教學三年級《秒的認識》中的導入部分,這樣的導入很簡單,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情境導入能為學生構建知識結構圖起著不簡單的作用。

這個“簡單”的教學內容的設計,隱藏著對構建知識系統的“不簡單”。這樣也更好地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關注學生知識系統的形成,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重視數學知識結構的構建,帶領學生走出僵化的思維定式。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確保思維時空

數學課堂應避免片面地追求課堂教學的容量,避免“串講串問”的集體作業或回答。如果在課堂中用“一問一答”的方式牽著學生走,一味地通過老師無數的問題來“啟發”學生,而不肯留出時間讓學生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或者僅僅提出一些思維含量很小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是”或“不是”。這兩種方式都起不到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更不能促使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甚至也會出現為了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用標準的答案來框定學生的思維空間;或者是千萬百計“引導”學生走到預定的“軌道”上來??傊畬W生對學習內容或問題都沒有真正進行思維加工的時間與空間,當然也沒有實質性的主動參與過程。長期如此,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就會淡薄,思考能力也隨之降低。因此,要讓學生的思維處于良好、高效的狀態,促使數學課堂教與學的高效,教學中要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需求,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從而促使學生展開思維活動,保證學生有參與活動與探索的時間與空間,才能真正加大思維的密度,實現教學內容的高效學習。

案例2:《長方形的面積》教學片段。

……

師:通過擺一擺,我們把長方形擺滿了,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我們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看看一共有多少個1平方厘米(面積單位),那么這個長方形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同學們一起數一數這個長方形有多大?

……

師:通過擺一擺,我們可以度量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有多大。像右邊這個長方形,我們沒有足夠的面積單位把它擺滿。你能想方法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有多大嗎?

師:你發現長與寬所擺的面積單位與長、寬有什么關系嗎?

……

這個教學內容的設計,引導學生理解“數面積單位的個數”的簡化過程:從長有幾個面積單位簡化到長的長度,寬有幾個面積單位簡化到寬的長度,通過數出每一行或每一列面積單位的個數,轉化成了“長度”問題,變成“幾個幾”的求和方法。從用面積單位度量一個圖形的面積開始探研學習,這不但引領學生回歸到認知原點,回歸概念的本質,更重要的是通過內容的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歸納提升,逐漸接近數學概念的真相,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建模的過程。這樣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留足時間、空間,引領學生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不但保證了學生的高效思維,也更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2011)》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的精神。

三、把握知識本質挖掘習題,促進思維發展

習題也是一種課程資源,好的課堂練習能發揮承前啟后的作用,不但能鞏固新學知識,發展學生思維,又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思維深度,使知識的整體聯系性加強,對學生的知識構成與思維的發展有較好的作用。如何把習題用足、用好,對于發展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樣是值得老師們深入思考的問題。同一道題目,按不同的層次設置不同的問題,就能很好地打破練習目標的單一性。只要清楚解讀課程標準,兼顧整個知識體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做到把握知識的本質,就可以把握住教材、跳出教材、質疑教材、補充教材,加強知識的構建,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多個目標維度去設計使用課堂練習,我們普通教師也能成為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成功者”。

教學內容的設計,不可逐一而舉,但一切要從學生出發,每個環節、每個設問都應踩在學生的思維線上,要多從發展學生思維的角度出發,用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度量”課堂教學的高效,這才是小學數學課堂的根。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開發區小學)

猜你喜歡
長方形面積數學知識
小長方形找朋友
面積最少的國家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巧替換,妙解答
巧用面積法解幾何題
尋找圖形中的比
三種不規則面積的求法
一次函數和三角形面積
動手實踐,尋找規律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