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休閑產業轉型發展的結構化研究

2016-10-21 14:31馬文佳
華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轉型發展產業結構

馬文佳

【摘 要】近年來山西休閑產業發展迅速,在經濟轉型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等諸多問題。文章對山西休閑產業的結構進行了分析,把它分為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體育產業、娛樂產業四大類別,并對這四類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以后發展的方向進行了剖析,以期推動休閑產業結構的轉型發展。

【關鍵詞】休閑產業;產業結構;轉型發展

經濟學家貝爾指出,在后工業社會中,經濟結構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經濟由實物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休閑產業在許多發達國家已經成為支柱產業。近年來,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山西的休閑產業逐漸興起,并形成了涵蓋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體育產業和娛樂產業的產業群,在經濟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發展時間短,總體體量不大,占全省GDP的比重較低,產業內結構發展不平衡,要想發揮休閑產業的巨大的發展潛力,必須進一步研究山西省休閑產業的特征和構成,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轉型發展。

一、山西省休閑產業結構現狀

文章對山西休閑產業的考察沿用孫林葉的產業分類標準,主要從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體育產業、娛樂產業四大類別來加以分析。盡管這些產業之間彼此包涵、彼此滲透,并沒有清晰可辨的界限,但仍然從大體上對山西省的休閑產業發展現狀做一把握。

(一)文化產業

隨著山西省文化強省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其文化產業的規模和實力正在不斷的壯大。2009年山西省的文化產業增加值為250億元,同比增長了25%。山西文物古跡縱橫全省,有“中國古代東方藝術博物館”之稱。但是,由于地處內陸,政治、經濟等因素導致文化產業與其它地區相比存在很大差異和差距。

目前山西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存在以下問題:文化產業產值總量及增量偏少;文化市場主體偏小,產出低、產值小,產品缺乏競爭優勢,沒有產值上億的文化企業;市場化、多元化、社會化的投、融資機制尚未形成,資源價值和資源優勢向產業價值、產業優勢的轉化率低緩;文化產業低水平擴張,仍處于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文化產業結構水平低下,行業發展不平衡。

(二)旅游產業

旅游業是目前我國休閑產業中的支柱產業。山西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其旅游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名第3位,但山西旅游收入卻排在第24位,旅游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旅游業在山西經濟中的貢獻逐步增大,但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旅游業各環節分散、低水平復制同質競爭多、整體競爭力低下等問題。山西旅游資源豐富,加之全省轉型發展的機遇,必須促進旅游產業的全面轉型。能夠通過文化旅游挖掘其文化內涵,提高客觀消費能力和主觀消費愿望,提高其核心競爭力。但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還需要進一步地規劃、開發、整合,才有望逐漸形成特色鮮明的休閑度假旅游業。

(三)體育產業

為全面準確了解全省體育及相關產業的基本情況,從2013年2月開始,歷時一年,山西省統計局、山西省體育局聯合開展了全省體育及相關產業專項調查工作。在本次調查所獲得的相關數據的基礎上,運用科學、合理的統計方法,對全省體育及相關產業的主要指標進行了核算。數據表明,山西省的體育產業的發展仍有極大的潛力,且存在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體育產業的增加值中,體育用品、服裝鞋帽等的生產和銷售占到整個體育產業增加值的56.2%,體育服務業的發展卻比較緩慢,在整個體育產業中比值偏低?!皬陌l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體育產業發展越發達,體育服務業在體育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就越大”。體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從體育產業結構的調整上下功夫。

(四)娛樂產業

娛樂產業的范圍比較廣泛,而且常常滲透到文化產業和體育產業甚至旅游產業中,因而比較難于單獨統計,但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大類對其有個大致的了解:“一類是文化類娛樂產業,如電影院、戲院、音樂廳、圖書館、茶館、戲劇愛好者俱樂部、文化宮、青少年宮、公園、游樂園等;二類是康體類娛樂產業,如體操館、乒乓球室、網球場、游泳館、溜冰場、健美和健身活動中心等;三類是消遣性娛樂產業,如舞廳、卡拉 OK 廳、保齡球館、高爾夫球場、酒吧、陶吧、大型游樂園等項目”。

山西的娛樂產業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真正開始起步的,近幾年來,產值與從業人員數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從總體上看,娛樂產業遠遠滯后于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娛樂企業的數量、規模、經營實力、經營理念等還有待發展提高。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的娛樂內容較為單一,主要以歌舞為主。而面向青少年或老年人的娛樂場所則相對較少,尤其缺乏健身類、益智類的娛樂場所。因此,山西在娛樂產業還可以挖掘更大的潛力。

二、山西省休閑產業轉型的重點發展方向

(一)文化產業為龍頭,加強產業間聯動

文化產業是消費型產業,生產的文化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是一種終端產業。因此,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必須依靠其他產業的各種資源和條件,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必然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使得它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漸凸顯。

山西具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但是山西的文化產業無論規模還是影響都與其文化資源的地位極不相稱。這也意味著山西發展文化產業是極具潛力的,文化產業完全有可能成為山西未來經濟的龍頭,帶動其他產業持續快速地發展。深入挖掘山西本土文化的內容和特質,對文化、旅游、體育和娛樂產業進行資源整合,以文化為紐帶,以多樣化的商業形態為依托,結合新技術創造新服務,創建文化產業園,集中培育多種休閑產業聚合空間,加強產業間的資金、技術、信息和資源的溝通和流動,促進產業聯動發展。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創意產業對整個文化產業和其他休閑產業的帶動作用。

(二)打造特色的休閑度假旅游業

目前山西省的旅游業發展整體水平較低,仍停留在觀光游的階段。觀光游階段對旅游區的數量和質量有很高的依賴性,旅游景區的建設、服務設施的完備性對游客的旅游參與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山西省旅游業的發展主要依靠的是游客參與的廣度,而非旅游參與的深度,導致旅游資源分散且同質化增長,利用效率低下,數量增加但競爭力并無明顯提升。而山西省的自然景觀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二者比較而言,文化旅游資源更具有獨特性。對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如果僅僅停留在觀光游的層面上,則是對文化資源的浪費。

山西省旅游產業的轉型發展要從觀光游轉向休閑度假游,以文化體驗和深度參與來增加游客的居留時間,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提升他們的旅游滿意度。在旅游景區的建設上,要充分利用現有山水人居資源,以改造和環境融入為手段,把民俗、非遺、甚至是自然景觀等變成可體驗的文化產品,鼓勵當地人展示傳統人居生活,在此基礎上參與到體驗項目中來。休閑度假游景區的建設有幾個明顯的特點:首先是對原生態環境的改造程度低,避免了因為旅游景區開發建設對本地生態造成不良影響,也避免了大型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其次,更有利于當地居民融入景區并為享受到旅游開發帶來的經濟效益。第三,為游客提供更為豐富的、多層次的旅游體驗,把欣賞自然風光、體驗異鄉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的學習和體驗結合起來,告別過去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走馬觀花,讓游客能夠通過旅游豐富生命體驗,達到真正的身心放松。

(三)打造主導產業,優化體育產業結構

盡管存在著總體規模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但體育產業依然具有很大的潛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狀況卻越來越令人擔憂。發展體育產業,提高人們身體素質也越來越被全社會關注。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部署積極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體育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促進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

體育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勵。政府可以通過多種政策手段支持那些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產業關聯度高、附加值高的行業,促進體育產業的進一步優化發展。在山西省的體育產業結構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體育健身娛樂業、競賽表演業、體育培訓業、體育中介業、體育金融保險業、體育用品銷售業、體育用品制造業、體育彩票業”。其中,體育用品銷售業和體育用品的制造業發展體量最大,占到了山西省體育產業的56.2%。體育競賽表演業以山西汾酒男子籃球職業俱樂部等為代表的職業體育俱樂部為主體,積極承辦多種高規格的賽事,如“太原國際馬拉松越野賽”等,打造了城市品牌,逐漸使體育競賽表演業走上了穩步發展的良性軌道。

在未來的體育產業發展中,應該繼續發揮現有的優勢,同時著力打造主導產業,促進體育產業結構優化,帶動關聯體育行業的發展。首先,以體育健身娛樂業為主導產業,緊密結合《全民健身條例》帶動山西體育產業結構全面升級;其次,重點扶持發展山西體育競賽表演業,帶動其他中介和關聯體育產業的發展;第三,以市場需求調控山西體育用品制造和體育用品銷售業發展,避免其盲目的發展與復制;第四,適度發展體育彩票業,加大對體育產業發展落后的鄉村等地區的扶持力度;第五,因地制宜,大力挖掘山西體育旅游項目,把體育產業的發展的民俗活動的傳承結合起來,凸顯體育產業的地方特色。

(四)大力發展體驗業

體驗是指出于滿足好奇心、學習、積累經驗和娛樂等目的,在確信安全的前提下嘗試性地接觸和感受某種新事物,而體驗業是指提供體驗服務的產業。例如“體驗模擬的地震、火災、月球行走、陶瓷制作、琉璃制作、古法造紙、成人禮、傳統婚禮、插秧、收割稻谷、釀豆腐、踏水車、潛水、滑翔、真人激光野戰等”。體驗業基于異文化體驗。每一個個體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接觸的文化環境具有局限性,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時代等等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文化傳統和表現形式,對于沒有參與其中的個體來講,這些都是新奇的,具有強大的吸引力。B·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爾摩認為“人們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并且是向往和追求快樂的,因此對擁有一段愉快、刺激和值得回憶的消費經歷一般是不會拒絕的,并愿意為此付費”。人們渴望能夠短暫地參與到異文化體驗之中,獲得知識,增長能力,更多的是獲得娛樂。體驗業使得人們以游戲的心態參與到文化的傳播和再創造中。毫無疑問,這是一種休閑產業的創新,它以游戲的形式讓文化參與變得不再嚴肅和死板,讓文化的傳播變得更有樂趣,它可以和任何形式的休閑內容結合,提供全新的休閑業態。目前國內的體驗業剛剛開始萌芽,主要體現在商業領域體驗式營銷。在未來,體驗業會成為休閑產業發展的主流樣態,體驗業將成為休閑經濟中不可忽視的生力軍。但是從目前的體驗業的發展來看,一窩蜂似的你追我趕地搭體驗熱潮的便車真的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嗎?體驗業體驗的是什么?應該為大眾提供什么樣的體驗?在沒有搞清楚這些問題的時候盲目發展將會使從業者走很多彎路。

體驗業本質上是休閑產業,是一種文化產業,也是新形態的娛樂產業,把“體驗”的概念引入休閑產業的發展中,這是傳統休閑產業的一次轉型,把提供休閑產品和服務變為提供可體驗的產品和服務,把文化體驗根植于休閑產業之中,讓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系統的、豐富的休閑體驗中獲得快樂,增長見識,提高素養,傳承文化,這樣的休閑產業才更加生機勃勃,能帶來更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謝域培.體驗業改變未來[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013.

[2] [美]·B·約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爾摩著,夏業良,魯煒等譯.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3] 劉月花,成民鐸,梁艷江.體育產業結構及政策選擇的研究:以山西省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03).

[4] 孫林葉.休閑產業的結構分析和發展對策——以山西為例[J].生產力研究,2007(14).

[5] 山西省統計局.2011、2012年山西體育及相關產業統計公報[R].2014-08-18.

猜你喜歡
轉型發展產業結構
私募股權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西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山東省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山東省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轉型發展形勢下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方法
大學本科高年級怠學現象調查與對策研究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煤炭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