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紀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審美特

2016-10-22 10:09征余鋼
電影文學 2016年16期
關鍵詞:審美特征

征余鋼

[摘要]貴州苗族題材電影作為新中國電影史上一道亮麗的景觀,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種題材的電影追求原生態之本真美,苗寨民俗、風情之奇觀美,神靈、圖騰崇拜之神秘美等,再現了苗族人原初性和本真性的生活方式,突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棲居的生態觀念。在全球化的語境中,貴州苗族題材電影必須以新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同時吸收外來文化的合理因素,積極走市場化的道路。

[關鍵詞]苗族題材電影;審美特征;本真美;神秘美;奇觀美

一、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概述

新中國成立后電影事業發展如火如荼,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也隨著發展起來,成為新中國電影史上一道亮麗的景觀。貴州苗族題材電影以自身獨特的文化蘊涵和特殊的民族風俗,成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苗族是貴州世居的少數民族之一,苗族居民大多居住在較封閉的、與世隔絕的環境中,較好地保留了原生態異域景觀和文化習俗,這些原生態文化作為原苗族居民“詩意棲居”的母體,不僅為苗族人提供了彌足珍貴的、亟待開發的資源,而且也為苗族題材電影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創作源泉,開拓了新的審美領域。

貴州苗族題材電影是指以反映貴州苗族的風土人情、神話傳說、歷史事件和人物、民族生活、民族心理等為題材的,發生在苗族地區,以苗族人物形象為主角的電影作品。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七年”時期(1949年—1966年),貴州只出現了少量電影,比如《蔓蘿花》(1961)以及之后的京劇《苗嶺風雷》(1977),這些影片對于之后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創作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新世紀伊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紛紛打著“原生態”的旗幟而受到更多的關注,成為電影藝術家挖掘的一個新領域。近年來貴州苗族題材的電影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先后出現了胡庶的《開水要燙,姑娘要壯》(2006),丑丑導演的《阿娜依》(2006)、《云上太陽》(2012),寧敬武導演的《鳥巢》(2008)、《滾拉拉的槍》(2008)等一批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的影片。

這些影片的編劇、導演中既有少數民族導演丑丑,也有漢族導演胡庶、寧敬武。即使是漢族身份的導演,他們也都能深入貴州苗族地區體驗生活,了解苗族歷史和文化的發展脈絡,時常關注苗族的民族文化及生存狀態。正是這些不同身份、不同成長環境的導演立足不同的“視點”聚焦于貴州苗族題材電影,才使得這類影片呈現出多元化的景觀。

本文主要結合這幾部貴州苗族題材電影進行文本分析,探討其所具有的審美特征,并進一步對貴州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在全球化的語境中如何生存和發展的問題進行思考。

二、新世紀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審美特征

貴州苗族題材電影以苗族風土人情、神話傳說、歷史事件和人物、民族生活、民族心理等為題材,帶著苗族獨特的審美意蘊,同時具有原生態之本真美,苗家風情、風光之奇觀美,神靈、圖騰崇拜之神秘美等美學特征。

(一)原生態之本真美

進入新世紀,在全球化的沖擊下,貴州苗族題材電影主要表現苗族尚未或較少受現代文明影響的習俗和生活方式,這一時期出現了丑丑的《阿娜依》《云上太陽》、胡庶的獨立制片《開水要燙,姑娘要壯》、寧敬武的岜沙系列《鳥巢》《滾拉拉的槍》等影片,這些影片為貴州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創作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它們大多采用原生態敘事,深入挖掘和表現苗族原汁原味的生活狀態。

原生態電影是“一些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采用非專業的本土演員,說民族語言和地方方言,用真實的視角來展示民族文化,在視覺上讓觀眾獲得了一種紀錄片的真實感受,在形式上又感受到由虛構的電影故事的藝術性帶來的視覺沖擊,從而對影片中展示的民族文化元素印象深刻,并發出一種對民族文化熱愛和保護的自覺意識?!盵1]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原生態之美具體表現為通過苗族非職業演員的本色演出、苗語對白以及敘事的日?;佻F苗族人原初性和本真性的生活方式,它們多運用自然音響、自然光效、同期錄音等,采用自然素材進行實景拍攝。

寧敬武的《鳥巢》《滾拉拉的槍》把目光投向中國最后一個槍手部落,這兩部作品以岜沙苗族原生態生活為基礎,呈現了原汁原味的苗族岜沙寨子的風貌。丑丑的《阿娜依》中將參加苗族姊妹節游方的身著苗族盛裝、佩戴華麗銀飾的一千多個苗族姑娘的宏大場面淋漓盡致地在銀幕上呈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貴州苗族文化的異域情調和多彩魅力。胡庶的《開水要燙,姑娘要壯》用苗語貫穿整部片子,演員都是居住在月亮山苗寨的苗族居民,影片透過他們真實的生活細節,展現了苗家人淳樸的民風和苗家少女具有的“羞澀美”、苗族人性格中的某種執拗。影片追求苗族生活的原初面貌,使它也成為人類學的一部珍貴紀錄片。

貴州苗族題材電影往往并不刻意設置曲折離奇的情節,敘事呈現出日?;纳?,影像敘事的重點是苗族人原初的生活方式。

《開水要燙,姑娘要壯》《阿娜依》等影片采用紀實性的敘述手法、散文式的敘事結構,真實地展示了苗族人原生態的本真生活。如《開水要燙,姑娘要壯》再現了苗族人在火塘邊吃飯、聚會、休憩、接待賓客、做手工活等家居生活,導演胡庶還采用中景鏡頭展現主人公小片編織花帶和刺繡的場景?!对粕咸枴分袑а菘桃庹故玖寺轼B一家上山砍樹枝、削樹皮、踩樹泥、在手工作坊造紙等生活細節和瑣事。

貴州苗族題材電影正是通過對苗族原生態本真之美的展示,使觀眾在享受審美愉悅的過程中身心得到解放,達到自由和諧的審美境界。

(二)苗寨民俗、風情之奇觀美

貴州苗族地區有著獨特的異域景觀和民情風俗,向世人展示著一種獨特的奇觀美,吸引著導演們紛紛把鏡頭對準了這一美輪美奐的景觀。這種具有原始質感特色的陌生化的景觀對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觀眾構成一種“他者”的視覺,從而引起他們強烈的觀影興趣。

影片《滾拉拉的槍》通過一個岜沙苗族少年滾拉拉的敘事視角,展現了岜沙苗族人的淳樸善良及苗寨古樸的民風民俗,如成人禮儀式、樹葬以及制槍、紡紗織布、蠟染等風情?!而B巢》將岜沙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現給觀眾,始終出現在影片中的是苗寨的風光,青山秀水,峰巒疊翠,綠色的山野、金色的稻田、美麗的竹林。

影片《阿娜依》運用了淡化的敘事結構和有意凈化的影像空間,刻意營造了一個“本真”的文化生態,在這個純凈的、與世無爭的空間中,苗族少女阿娜依在刺繡、唱歌、跳舞中長大,青山綠水、苗寨木樓是她全部的生活空間。影片對苗侗兩個民族原生態的生活方式與民俗進行了文化展演。

影片《云上太陽》營造了一片詩意的氛圍,貴州山區那云遮霧繞的山峰,層層疊疊的梯田,清泉相伴的苗寨,吊腳樓前的錦雞舞……這些原生態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讓觀眾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影片中還展現了蘆笙舞、錦雞舞、苗族醫療術、寨老投石決事等民俗,以及苗族古法造紙的工藝流程等。

上述這些電影以其陌生的苗族異域文化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造成一種視覺上別樣的新鮮感。一方面,這些苗寨風景、風光、風情作為“異域空間”吸引著觀眾的眼球,另一方面貴州苗族賴以生存的空間是展現苗族民族性格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作為隱形的敘事者與貴州苗族的人物共同塑造著苗族的精神實質,展現出貴州苗族“天人合一”的生存狀態。

(三)神靈、圖騰崇拜之神秘美

原始社會時期,苗族先民在尚未形成明確的超自然觀念之時,對大自然的許多現象無法理解,本能地對這些自然現象產生了神秘和敬畏的心理,也逐漸將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向未知神明轉化,在腦海中虛構出許多怪誕的形象,將其生存的希望寄托于這些神靈身上。這些將自然物和自然現象神化了的形式造就了苗族先民最初的自然崇拜。

《滾拉拉的槍》就表現了岜沙苗族部落的自然崇拜,他們相信萬物有靈論,崇尚“人樹同體”的樹葬文化,他們認為人與樹共生,生命是不斷循環的過程,岜沙苗族的男子在他的小孩兒出生時為其種下一棵生命樹,等到年老病逝時,人們就砍下這棵樹做成棺材,死者被掩埋后,在密林深處死者的墳上再種上一棵樹,生命便以另一種形式重新開始。

影片一開頭展現了岜沙人拜祭樹神的習俗: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一個父親請求樹神認下自己的孩子做兒子,就讓生命樹做孩子的父親,消災樹當他的母親,保佑他快快長大,一生平安順利,有出息就褒獎他,犯了錯就懲罰他,當孩子對著自己的生命樹喊一聲“爸爸”時,苗寨里的男人一齊朝天鳴槍,拜祭結束后,寨子里的男子一起吹起蘆笙,女子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岜沙人崇拜樹,認為樹是生命和靈魂的象征,對樹神有一種敬畏心理,認為它們具有人格意識,岜沙人代代相承著愛林護林的生態保護觀。他們砍樹也是有節制的,比如滾拉拉想通過賣柴攢錢買一支獵槍,當他抄起路邊的獨輪車推柴時,耳邊響起了寨老的訓誡:“柴是不能用車推的,必須用肩背……砍的柴夠用就行,不能太貪,一樹一木都是神靈……”滾拉拉尋父離家出走之前祭拜樹神,以祈求保佑。影片中這些細節為我們生動地展示了神秘古樸的苗族岜沙文化,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自然觀。

在人類歷史上,圖騰崇拜是最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在當時差不多每個氏族都以某種自然物(主要是動植物)作為自己的標志物,視作同自己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系,認為它是本氏族的保護者和象征,對之進行崇拜,并禁殺、禁食或禁止觸摸?!盵2]貴州苗族題材電影也表現了苗族人的圖騰崇拜及圖騰崇拜所帶來的神秘力量。

生活在貴州黔東南丹寨的苗族人以錦雞作為他們的圖騰崇拜,他們認為錦雞是庇護苗族人的神鳥,是他們的神靈,錦雞的傳說和對錦雞的圖騰崇拜包含著苗族人對祖先的共同記憶和信仰,關乎這一支苗族的文化之根。[3]丑丑拍攝的《云上太陽》中上萬苗族村民齊跳“錦雞舞”的恢宏場面頗為壯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苗族人普遍相信靈魂的存在,死去的親人還能在夢中見到他們,于是認為靈魂就是鬼魂,所以巫術在貴州苗族中很盛行。一些電影中也表現了招魂、驅鬼魂等儀式。如《云上太陽》中波琳病了,一個穿著苗族服裝的老者站在送波琳去醫院的路上為她招魂,他朝著四個方向分別用苗語講了一些話,整個過程充滿了苗族特有的民俗的神秘感和儀式感?!堕_水要燙,姑娘要壯》中小片為了減肥參加苗舞比賽不吃不喝,母親以為她的魂丟了,到山上去喊魂。這種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對于以漢文化為主的觀眾來講非常神秘,是電影中“異域奇觀”的主要內容,也是貴州苗族題材電影中最顯著的民族元素。

三、新世紀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

現實困境及發展前景貴州苗族題材電影作為我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中的一部分,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審美價值。這些影片通過展示貴州苗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態文化的原初性與本真狀態,突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棲居的生態美。在全球化語境下,貴州苗族題材電影雖然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及嚴峻的挑戰,卻以其特有的魅力而一直活躍于影視舞臺,并不斷走出國門,獲得了世界文化的認同,如丑丑的作品《阿娜依》在法國產生轟動性效應,《云上太陽》在美國塞多納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滾拉拉的槍》入圍第59屆柏林電影節新世紀競賽單元等。

然而也應當看到,在國內這類電影進入到主流商業院線的少之又少,尚處于電影市場的邊緣,資金的缺乏迫使這類題材電影只能走小成本制作的藝術片之路,即使是有些經過商業運作的影片,聘請明星參演,但依然無法得到很好的商業效果,這其中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諸如資金投入的匱乏、創作隊伍的缺乏、情節設計的模式化等。

在全球化的語境中,貴州苗族題材電影必須以新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同時吸收外來文化的合理因素,積極走市場化的道路。新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電影導演開始關注反映“原生態”生活的影片,這對苗族題材電影而言是一個好的發展機遇,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貴州苗族題材電影將會以新穎的創意、鮮活的苗族風情、獨特的人文原生態及其現代美學風采,顯現出歷史與現實的別樣光彩。

[課題項目] 本文系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13—2014年度中央財政專項“中國古典文獻重點學科及漢語言文學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項目“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審美特征及其敘事文化研究”(項目編號:2013zczw26)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梁黎.民族題材的“原生態電影”——全球化時代下的另一種人類學記錄[J].中國民族,2008(03).

[2] 張永國.關于苗族的圖騰崇拜問題[J].貴州民族研究,1980(07).

[3] 胡譜忠.中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研究[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72.

猜你喜歡
審美特征
現代中國畫審美特征分析
北海與上海兩地水彩畫比較研究
論廣西龍州旦歌的審美特征及功能
試論動漫藝術的審美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