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盤風格切換 尋找產品配置的邏輯

2016-10-25 11:27
股市動態分析 2016年32期
關鍵詞:券商估值板塊

提到銀行,以往大家想到的就是利潤豐厚、躺著賺錢,然而隨著宏觀經濟下行以及競爭格局改變,銀行的好日子也到頭了,不僅利潤增速呈現不斷下滑態勢,其日益高企的不良貸款率也讓人望而生畏。不過,近段時間銀行股在二級市場上用突破走勢打斷了人們對其投資價值的疑慮,股價高挺之下,是什么支撐著銀行股不斷刷新人們的想象呢?

一是低估值優勢。Wind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末,16家A股上市銀行的平均靜態市盈率為6.6倍,已經跌入歷史最低水平。當然,由于銀行股業績增速持續下滑,也有許多人不認同其低估值價值,認為低估優勢不再。不過,銀行信用卡、理財等高估值業務未來存在分拆的可能,而且銀行業全牌照時代即將來臨,業務模型將更加全面,這些都將為其業績添磚加瓦。

二是破凈股的安全性。截止8月16日,仍有過半的銀行股市凈率低于“1”,其中交通銀行市凈率最低,只有0.82倍,市凈率最高的寧波銀行也只有1.39倍。未來只要保持盈利,銀行的凈資產就會不斷上升,其市凈率還會下降,況且銀行還有很多隱性資產,并未在報表中表現出來。

三是高股息率的超高性價比。眾所周知,銀行的高股息率一直高居市場前列,每年分個3-5%的點不成問題。這樣的分紅在貨幣寬松、利率下行以及市場風險較高的階段,其投資性價比顯露無遺。加之目前監管層強化對題材股的操作監管,鼓勵價值投資。很顯然,高股息的銀行股是價值投資不二的選擇。

四是城商行扎堆IPO提升行業估值。新股效應同樣適用于銀行板塊,江蘇銀行上市后連續上漲,目前動態市盈率已經達到16倍,而可比的其他銀行例如北京銀行市盈率僅為7倍左右,后續還有江陰、無錫、貴陽銀行上市,新股對銀行板塊的估值拉動有一定的作用,短期銀行板塊依然有上漲的動力。

自8月16日起,連漲7個交易日的銀行股終于停止上漲的步伐,集體陷入調整。然而在分析人士看來,銀行板塊指數已經創出年內新高,出現調整可以說是預期之中。畢竟短線漲勢太猛,暫時歇歇腳,有利于后市的行情向縱深發展。

投資機會方面,太平洋證券表示,銀行股重點推薦兩條線,一條是PB 修復:建設銀行、光大銀行;另外一條是業績彈性: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

深港通獲批開通

券商股全面爆發

“舉牌”行為在資本市場并不少見,上市險企被舉牌卻很少見。新華保險8月10日公告稱,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于8月8日通過集中交易方式買入55萬股新華保險H股股份,約占新華保險總股本的0.02%。此次增持之后,復星系共持有新華保險1.56億股H股股份,約占新華保險總股本的5.01%。復星表示,此次增持主要是出于對新華保險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未來仍有可能繼續增持。受此消息提振,A股保險板塊出現了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上漲,其中新華保險8月漲幅超過15%。

保險行業是經營“未來”的行業,又是A股最賺錢的三大行業之一,其投資價值不言而喻。首先,保險在我國還是個朝陽行業,人均保險占比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較低,潛力巨大。其次,保險板塊估值還很低,在A股6個保險品種中,除了西水股份和天茂集團,其余4只主要品種PB 2倍左右,PE 10多倍,估值不高,未來股價進一步上升空間較大。第三,保險股看似體量很大,但去除掉前幾大股東所占股份,其實實際流通市值很低。比如中國人壽實際流通盤僅8億,目前流通市值僅160多億,甚至比一些創業板股票流通市值還要低。第四,大多數險企已發布了上半年盈利預警,短期內最大的利空因素已經出盡,預計市場情緒會有所反彈,特別是那些增長前景和償付能力良好且估值偏低的個股。

對于保險板塊,海通證券認為,保險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防御價值凸顯,推薦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市場對于利差收窄和利差損風險已經充分反應,悲觀預期或將改善。而低息環境下,保險產品吸引力顯著增強,保單銷售持續好轉,個險新單保費和新業務價值增速仍會較快,2016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增速預計超出市場預期。

資本競相搶入

地產股屢創新高

8月15日,沉寂多時的券商股全面爆發,華泰證券率先漲停,隨后多只板塊個股也紛紛沖擊漲停,板塊整體漲幅一度超過8%。券商股此番王者歸來,很多業內人士將其歸結為深港通獲批開通的結果。因為深港通開通后有望持續帶來增量資金,擴大券商業務量。同時深港通開通后將對較好地提振市場信心,帶動市場交易量活躍度上升,提升兩融業務規模,券商手續費和傭金收入有望大幅增加,有助于券商業績的提升。但除此以外,券商股再次受到資金垂青,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一是行情轉暖帶來業績回升。從7月份的經營數據來看,25家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175.09億元,環比減少15.60%;實現凈利潤75.57億元,環比減少26.44%。、剔除不可比公司第一創業,24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9.32%,凈利潤同比下滑37.88%,降幅進一步縮小。鑒于去年同期的較低基數,8月業績數據值得期待,對應到下半年的業績,也有望實現大幅回升。

二是低估+超跌帶來反彈需求。經過三輪股災的洗禮,券商板塊再度回到低估值區域,截止8月16日,A股上市券商整體動態市盈率為32倍,若剔除新股第一創業,則估值約為27倍,2015年牛市峰值時的40倍市盈率仍有較大差距。從今年的市場表現來看,券商股是金融三板塊中表現最差的板塊,平均跌幅超過10%,未來存在較大的補漲空間。

三是金融創新帶來無限想象空間。國內銀行系統掌控著超90%的金融資產,僅不足10%落在保險和券商手中,而歐美發達國家證券市場金融資產規模達到社會金融資產規模的70-80%,相比之下,國內券商的成長空間巨大。而且A股市場的發展史僅26年,期權、期貨以及遠期合約等金融衍生品仍處于萌芽期,金融創新的開拓潛力極高,包括未來A股逐步國際化、注冊制的推行等,都將為券商業績添磚加瓦。

中銀國際表示,堅定看好證券行業在金融要素改革和居民大類資產配置調整過程中的發展。建議繼續關注綜合實力、創新能力、戰略前瞻性都比較強的華泰證券和光大證券;中小型券商中的國海證券、東吳證券和長江證券;次新股中的東興證券和國泰君安。此外,繼續關注華創證券曲線上市的平臺寶碩股份。

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價和房地產股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樓市、房價異?;鸨?,股市中的地產股卻跌跌不休。然而進入8月份以后,房地產股上演超級大反轉,萬科A、廊坊發展等恒大系舉牌股頻頻漲停,在A股掀起了價值投資的浪潮。從表面上看,房地產板塊本輪行情的啟動在于資金的推動,恒大系大規模舉牌A股上市房企,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從而推高了房地產股票走勢。但從根本上看,房地產板塊本輪行情的崛起,實際還是源于價值重估的驅動。

從行業情況來看,根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1-7月房地產投資、新開工、銷售等主要數據全部出現回落,顯示樓市高熱有所降溫,但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幅仍達到15.3%,這個數據則意味著房企依然不差錢。

而與此同時,地產股估值卻一直在低位徘徊,房企PE均值在24倍左右,龍頭房企在12倍左右,區域配置占優的房企也概莫能外。相比之下,土地市場價格日新月異,尤其是7月一線城市住宅土地均價超越3萬/平方米,較去年均值水平增長174%,一二級市場價差愈演愈烈。在優質資源稀缺的時代,擁有豐厚資源的上市房企對產業資本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由此可見,產業資本舉牌上市房企并非是“一時興起”。

除此之外,產業資本看中的還有上市房企背后的融資平臺。2015-2016年公司債、定增計劃大批量涌現,暢通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大幅優化其財務結構。正如萬科獨董華生在其微博所說的:“資本大佬競相搶入,不是為管理團隊,也不是為越來越高的估值,更不是為幫散戶,而是為了萬科這個可再融幾千億資金的平臺?!笨偠灾?,萬科效應讓很多資金回過了神,高股息率、低估值、每股業績增長穩定的上市房企在目前經濟形勢不明朗、資產荒加劇的背景下儼然成了香餑餑。以金地集團和保利地產為例,按8月16日收盤價計算,股息率分別達到3.25%、3.43%,大幅跑贏10年期國債收益率。

當然作為大盤的權重板塊,房地產股連續大漲的可能性較低,更容易陷入分化的格局。事實上,經過連續兩個星期的持續大漲之后,房地產板塊已經于17日出現退潮。而房地產本輪行情當中,個股分化的現象也十分嚴重。相比于廊坊發展、萬科A等動則以漲停收盤的個股,還有更多像迪馬股份、世榮兆業等這樣沒有涉及熱門題材、缺少高分紅的誘惑力或者成長性又很一般的板塊個股依然在底部徘徊,得不到資金的垂青。

由此也可以看到,即使風格轉換的風向已經轉到了房地產板塊,也要慎重選擇個股,價值投資絕不是盲目投資。中銀國際表示,預計年內傳統開發類板塊持續性的機會不大,但股息率高、資產折價高、現金流穩定的持有型物業企業值得關注:浦東金橋、金融街、外高橋;資產安全邊際較高兼具轉型資質的中小市值個股也值得關注:華業資本、嘉寶集團、中洲控股、廣宇集團、天宸股份、天?;ǖ?;國企改革題材且資產優質的個股也具有擇時配置的機會:華鑫股份、保利地產、華僑城、中糧地產等。

猜你喜歡
券商估值板塊
板塊無常 法有?!鍓K模型中的臨界問題
板塊拼拼樂
巧用估值法
木衛二或擁有板塊構造
如何創業一年估值過十億
豬八戒網為何估值過百億?
新三板十大主辦券商
100億總估值的煉成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