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火塘

2016-10-26 17:45得文
海外文摘·文學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火鉗炒米火塘

得文

家鄉的火塘,是火的家。

火塘是鄉里人燒水做飯炒菜熬豬頭煮豬蹄烤粑粑等多功能的主要設施,也是鄉里人談論小事大事家事國事的地方,鄉里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它。因為,有人才有火,有火才有家的溫馨,有家的溫馨才有好的家風。

過年,我家的火塘邊圍一圈人,像是一塊四方的地被插上了嚴嚴密密的圍欄。我們緊挨在一起,伸出雙手,或者蹺個二郎腿,靠近火塘里的火,讓火的溫暖傳遞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暖暖乎乎的。我們聊天,時不時地哈哈大笑。歡笑時,我聽見娘在廚房里喊:“烤火的,把火燒大點,過年嘛,就要熱熱乎乎。你們快把放在豬欄邊的枯樹蔸抱到火塘里燒起來!”這樹蔸是娘在山溝里挖地刨了大半天才刨回來的,晾在我家豬樓邊,只等過年掀入火塘,好燃出新年的吉祥。按照娘的安排,我喊上幾個人合抱這個樹蔸放入火塘。我用一桿吹火筒鼓起腮使勁地吹,火光像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一會兒,火苗跳動,一片片的火光映照著火塘周圍,也映照著我們的臉龐。一個孩子見柴煙熏人,拖起火鉗就掏火塘里的柴。我娘連忙搶過火鉗:“小孩,過年火塘的火,莫用火鉗敲,讓它自然燒落,這樣的火,才長命百歲?;鹑紵龝r,千萬別盤它,人盤窮,火盤熄、叫花子盤得沒米吃?!蹦镞呎f邊架柴,轉身時,她還補一句:“燒火要空心,做人要實心啊……”說著說著,火塘上方吊的鼎鍋中的水“嗬嗬嗬”地笑了起來,坐在火塘邊的我們笑起來,火塘里的火羨慕我們的笑,忍不住,也笑了起來。我們瞧著紅彤彤的火,異口同聲地說:“火笑,有客來……”真湊巧,說客來,客就來,一個教書的叔叔,嘴銜煙斗,微笑地走進我家屋子,我們左一聲“叔叔,坐……”右一聲“叔叔,坐……”喊個不停,一句句貼肉的話,不僅溫暖了叔叔,同時,也振奮了我們的心靈。這時,我娘連忙取來熱水瓶給大家泡起炒米來,一碗碗的炒米,似雪純白,吃起來,像喝絲瓜湯的舒服。炒米沒吃完,娘又把煮在鼎鍋中的雞蛋夾出來,我輕輕地除去蛋殼,白白的、嫩嫩的、圓溜溜的蛋差點照得出人影,我舍不得吃,捧著它,想起了娘每天早上都要給雞喂食,晚上從山里做工回來即使再晚還要為它們關好門。在品嘗中,一個小孩發問:“為什么今晚煮這么多的蛋?”“孩子,今天是過年,蛋是圓的啊,意味大家團團圓圓?!?/p>

雞蛋在品,炒米在嘗,不知娘從哪找來一個烤架放到火塘里。彎彎的烤架,美味從這里烤出。我娘從水缸里取出泡好的糯米粑,毛巾一擦,上了架。瞧著粑粑,立馬想起娘起早貪黑在稻田里的辛苦。粑粑烤熟了,圓圓鼓鼓的,我讓娘先吃,娘老是推辭。我們在熟透粑粑的邊緣用勺子打開一個小洞,洞內盛點糖,再烤融。一嘴咬下,滿嘴的糖,好甜好甜,甜出了愛,甜出了芳香,甜透了整個童年的記憶。

粑粑還沒吃完,又是烤臘肉了。

臘肉不用找,在火塘的上方,掛滿了臘肉、臘鴨、臘雞……熏得滴油。我順手在肉林中割,我娘站在旁邊看,叫我只管割,說越割越有。一片又一片的臘肉,我給割下來,放上烤架,燒出“滋滋”的聲音,滿屋充滿的都是肉香味,讓人饞得直流口水,一口下去,外脆內嫩,油水溢出嘴角。吃完,大家相互投遞著意猶未盡的眼神,濃郁的臘肉味還留有余香,我們的小腦袋里馬上閃出“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的念頭,這時候,我娘連忙從口袋里扯出紅包:“今晚守歲,大家通宵不要睡?,F在,我給大家發紅包,今晚有錢,來年更有錢!”見著紅包,一個個小孩高興得像滿田青蛙大叫起來:“我要,我也要……”紅包發完,大家又高唱起《美麗的火塘》這首歌:“過年的晚上,迷人的是火塘;跳動的火苗,伴隨我們把歌唱;迷人的火塘,照亮咱們的臉龐;迷人的火塘,點燃歡樂的時光……”

頓時,紅紅的火苗呀,映紅了歲月;淡淡的柴煙,熏出了喜悅!

責任編輯:黃艷秋

猜你喜歡
火鉗炒米火塘
調皮搗蛋的詩
溫暖的火塘
火鉗燙發
“燒火”這件小事兒
鎮江年俗炒“炒米”
最是香甜炸炒米
故鄉的食物
炒米
火鉗燙發:只收4元 可定型3個月
大火塘,小火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