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群能否拓展人脈

2016-10-26 04:49林采宜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16年26期
關鍵詞:群友群主帖子

林采宜

一個微信群,大至四五百人,小至三五個人,傳遞、分享著各種帖子、文字、語音以及網絡表情。百人大群,有些像人來人往的廣場:路過的人雖然多,彼此都是陌生人,偶爾遇到個熟悉的朋友,一般也不太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當著幾百號人聊私房話。

群里比較多的信息,是帖子,廣告帖或者無關痛癢的網絡分享帖子。雞湯帖和信息帖多半是群主用來活躍氣氛的。其他人發的大部分是各種類型的廣告帖。自己出的書、寫的文章、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或者自己服務的商業機構的招聘信息、營銷活動招貼、商業機構宣傳資料……大群基本上是免費廣告發布中心。有些規則嚴格的群,禁止發硬廣告;一定要發,那么,紅包跟上。好在紅包金額不限,大小隨意,比起網絡媒體的明碼標價,到底是親和許多。

據我觀察,三百人以上的大群,大部分人是一言不發的潛水者。他可能只看不說,更多的是從來不看。估計這些僵尸群友多半是礙于群主的面子,不好意思退群才待在群里的。

大群里,最忙的是群主:今天分享一個帖子,明天分享一個段子,像個殷勤的主人,生怕冷場;其次是閑人,有事沒事分享個帖子,轉發個段子。實在沒啥好發了,就發個表情,問個好。這讓我想起我奶奶,每次回家,她老是跟我講過去的事情,一個故事可以講無數遍。一些群友看帖子,就和我奶奶說話一樣,內容是什么其實不重要的,關鍵是“看”本身,見到新帖子就忍不住點開看一眼。

中等規模的群多半是專業討論群,人數多半在幾十個人到一兩百不等。不同的群,聚集的人職業身份不同,關注、討論的焦點也不一樣。群友在一起討論某個問題或者某種現象,類似于非正式研討會或者網絡派對。這樣的群,大部分群友彼此認識;即便未曾謀面,多數也是網絡熟人。討論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掐架。觀點不同、意見相左時,有時會意氣用事,甚至上升為人身攻擊。這時群主多半以和事佬的身份出來勸架。

還有一些小群,就是三五個、七八個“趣同味合”的好朋友聚在一起,不僅分享各種大道、小道消息,同時還吐槽、八卦。有人說,這種微信小群類似于網絡客廳,我不同意。但凡能叫客廳的,都有主人,且主人在客廳里發揮著維持場面、協調需求的主導功能。我觀察到,越小的群,越沒有群主的概念,熱鬧時七嘴八舌,冷清時寂然無聲。這讓我想起鄉下農閑時的大爺大叔在村口蹲在一起,抽著旱煙聊天干地支,發牢騷。村口是公共地界,來去自由,沒人張羅。有時人頭攢動,有時空無一人。

微信群里,能稱作“朋友圈”的,我以為只有這一類:閑聊的內容雖然瑣碎,但聚在一起瞎聊的都是很熟悉、關系很近的朋友。而且,因為熟悉,口無遮攔,話題廣泛,娛樂效果大大超過大群。

為什么這么多人拉群,尤其是拉大群?拓展人脈資源無疑是一些群主的訴求。

什么叫做人脈?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想認識你。

現實社會中,但凡有拓展、經營人脈思維的,都是把社交當作投資,希望通過社交,認識一些“有用的朋友”。然而,交情是有門檻的,你想結交有用的朋友,前提是你自己在對方眼里也必須是個“有用的人”。如果你自己沒有當期或者遠期的利用價值,別人會愿意結交你嗎?

所以,一個人能擁有怎樣的人脈資源,取決于他自身的地位、財富、學識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實力。一個沒有實力的人,在名利場上是沒有利用價值的;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自然不會有拓展人脈的能力。

通過社交來拓展人脈,是一廂情愿的如意算盤。線下如此,線上也一樣。

(摘自《東方企業家·財富生活》)

猜你喜歡
群友群主帖子
大樹當群主
高價值私域社群的定位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變出“精彩”
天上不會掉餡兒餅
暴力老媽
幽默新群規
朋友圈不是“捧友圈”
兔子當群主
高手是這樣拍馬屁的
我是怎樣在壇子里墮落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